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营改增的实施,有助于推进以科技为主的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进步,推进产业审计,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增值税会计的业务范围。为促进当前增值税会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妥善改革和创新,本文基于营改增大环境下探讨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的创新,以构建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推进市场的不断进步,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建立在“财税合一”基础上的增值税会计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财税分离”的增值税会计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式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向国际化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新会计规范的实施对我国现行的“财税协调”税务会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阐述发达国家税务会计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税务会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必要在新的会计规范下,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税务会计模式,并积极探索“财税分离”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我国增值税财税合一的税务会计模式,该模式核算下存在的以及对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5.
增值税会计处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我国增值税财税合一的税务会计模式,该模式核算下存在的以及对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6.
刘又瑞 《中国市场》2014,(39):145-146
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中第一大税种,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增值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较明显,增值税会计在工作中实行财税合一的模式,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更具有信息的可比性、配比性,保真度也更强。然而增值税会计在核算信息过程中存在着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论证了现在增值税会计在核算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营改增,是税务改革的大趋势,从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从制度上解决营业税制下“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收、层层抵扣”,税制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国际惯例。随着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营改增”也迫在眉睫,但因建筑企业取得进项税发票存在一定难度,使得建筑企业在“营改增”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需要引起建筑企业的关注。建筑行业要想能够利用这一时机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认真分析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营改增”措施的实施对建筑企业的影响的多端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4年实施税制改革以来,有关增值税会计的问题一直是人们议论较多的话题。首先,这是由于增值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我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看,中国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因此税收收入以流转税为主,而增值税是流转税种中的重中之重,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而受到政府尤其是税务机关的重视.其次,《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的会计改革和增值税为标志的税制改革至今已进行了7个年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前改革中隐含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增值税会计处理上的矛盾,对增值税会计属性的认识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增值税会计处理弊端的研究,为其进一步得到改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春 《北方经贸》2014,(10):142-14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加入WTO之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财税合一"的会计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比如难以兼顾会计和税法的要求,背离了增值税的会计内涵,会计信息的揭示不够全面。本文试图构建一种"财税分离"、"价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模式,采用一种新的会计处理思路:增值税费用化。目的是使我国增值税会计核算变得更加规范,为我国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铺好道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营改增”改革是一个事关财税体制全局的重大改革。自2012年初上海开始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大多数试点企业未接触过增值税,对增值税实务操作和增值税下的税收风险了解不深,因此极易在日后埋下隐患。基于此,本文就“营改增”企业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做出深入分析,以期为企业对潜在税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模式为“价外税”方式.企业不再将增值税的税费涵盖在销售价格内,而将税款和价款明确划分开.本文以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方式的现状作为文章切入点,分析企业增值税会计处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没有合理有效的增值税核算办法,将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有效统一起来。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弊端,进而提出了财税分离会计核算模式等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晓微 《现代商业》2015,(2):183-184
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制度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流转税改革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程中存在的部分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税收征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3)
随着我国推进"营改增"的进程愈演愈烈,增值税在我国的税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现行"财税合一"的模式使得增值税在财务会计上遵从于税法,同时增值税在会计处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回顾多数文献都认为应对增值税当前存在的问题,"财税分离"模式是最优方法。文章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探讨"财税分离"模式当前环境下的可行性研究。研究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不适宜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增值税管理的现状是"暂行条例决定补充规定,补充规定规范企业行为",税收征缴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对策有:建立统一的"价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核算体系;构建"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适时制定增值税会计准则;完善我国增值税税制。因此,本文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对我国增值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从而为加强增值税征管,提高增值税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1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改革。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文件,在试点改革中,融资租赁业由原先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噌值税。本文现就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营改增”后,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增值税问题结合现行国家有效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探讨,分析不同企业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兼顾国家、出租方企业、承租方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对“营改增”中售后回租业务过度期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建立在财税合一基础上的增值税会计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财税分离的增值税会计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式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后,有关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规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目前没有系统、全面的对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财税[2008]17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固定资产增值税会计和税务处理,从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不得抵扣、抵扣后扣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我国对增值税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修改,2009年1月1日新的规定开始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这一税制的改变对企业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带来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新旧税法对固定资产增值税规定的差异,并用实例剖析二者在固定资产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区别,分析新增值税在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增值税财税合一的核算制度,在该制度下会计核算虽然较为简洁、高效,但是日益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核算结果方面没有体现可比性要求,有关增值税的详细信息没有单独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准确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不断完善,有必要对这种增值税会计模式进行改进。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实行的增值税会计模式的弊端,并对背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增值税会计新模式的构建方法和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