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属于世界,中国属于亚洲;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支撑力日渐坚实,中国经济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2.
关于亚洲经济与合作的成就与问题华东师大国际商学院唐海燕1994年是亚洲经济依然辉煌的一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预测,1994年世界经济增长约3%,而亚洲经济增长则达到8%。根据该组织的推断,1995年亚洲经济将再创辉煌。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  相似文献   

3.
亚洲经济已经见底回升,但目前仍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通货紧缩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亚洲国家经济基础较好,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努力扩大内需,经济正地持续发转,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过去12个月充分证明亚洲多么依赖它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可能回暖,美国经济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然而中国10%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成为亚洲希望的支柱。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影响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从上世纪未至今。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仍未退去的全球金融危机。1997年由泰国货币贬值为导火索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横扫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  相似文献   

6.
记者12月22日荻悉,雷曼兄弟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亚洲(未包括日本)评论——《中国:一个远比想象中庞大的经济体》,认为中国2005年可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7.
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青 《亚太经济》1999,(1):16-20
纵观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以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分析对象的理论非常少。这当然与目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程度不高有关。不过从目前亚太地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尤其是从经历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更普遍地认识...  相似文献   

8.
陈晓东 《中国西部》2008,(7):118-120
在亚洲经济版图中,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活跃着一支极为进取的新鲜力量.在狭小的地域空间里,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这就是被后人尊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至今,“四小龙”经济版块仍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格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该升值而未升值将为亚洲带来机会,亚洲各国将继续以低估的货币维持相对较高的竞争力。无论人民币升值与否,亚洲经济都将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0.
【日本《钻石》周刊6月13日】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亚洲经济已经不可能保持“无通胀增长”。亚洲再次实现出口和投资的良性循环、重现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V”型复苏的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田丰伦 《西部论丛》2004,(12):40-41
2004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已成定局。据预测,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超过5%,美国和日本经济将分别增长4.25%,西欧国家将增长2.25%。亚洲发展中国家达7.75%,中国经济增长率将高达9.4%。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东盟首脑系列会议和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所确定和签署的有关文件,对东亚地区以及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现状与未来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这样的时机和背景下,第七届东亚经济研讨会在中国的宝岛台湾举行,意义重大。借此机会我想对世界经济和亚洲经济逐渐  相似文献   

13.
1995年世界经济形势综述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吕庆哲90年代初,世界经济一度陷入不景气状态,但从1994年开始步入稳定复苏阶段。进入1995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比上年减缓,所幸的是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表现优异,才使得全球...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持续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戛然而止,从短期来看,危机通过消费、贸易、投资等渠道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从长期来看,危机对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十分深刻,世界经济增长缺乏需求拉动力的时代已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经济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亚洲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热点之一,东北亚则是亚洲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圈。2002年底,东北亚区域的GDP之和已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中,中日韩三国的GDP之和占亚洲GDP总量的73%。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的威海,应加强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合作,以实现威海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动荡及启示赵娇健8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飞速发展,其中东南亚国家年平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使该地区一些国家成为令人羡慕的“亚洲小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也高达9.3%,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各国经济人士都看好亚洲,甚至认为21世纪是“...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近日发表了一份题为“2003年全球金融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决策者已无更多方法重振日趋衰退的全球经济。此外,报告还强调,亚洲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中国正在日渐成为亚洲经济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8.
林华生 《开放导报》2004,(1):16-21,36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将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而亚洲这个有着世界最多人口的地区,却至今在经济协作方面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是亚洲唯一的自由贸易区,目前尚未完成贸易的完全自由化。亚洲的两大经济贸易体中国和日本,基于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对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9.
赵伟 《浙江经济》2014,(17):17-17
2014年已然过了一大半,年中偏后总揽经济走势,大体上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总体上在走弱。这个判断在两个空间层面都是成立的:一个是世界经济;另一个是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层面来看,三大经济核心中的两大都在走弱。早先我曾说过,世界经济由三个大的核心主宰,分别为美国、欧盟和东亚。沿着这个视点来看,这三块经济中,除了美国经济而外,其余两块都在走弱。  相似文献   

20.
2001—2002年,当美国的经济困难没有使亚洲一些国家,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增速相应减缓的时候,经济学家第一次谈论“脱钩”问题。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测,亚洲经济可能不受西方国家飞跃或波动的影响,而是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香港的所有经济论坛都在讨论“脱钩”理论,这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便美国开始衰退,亚洲也会保持高速经济增长。1月中旬亚洲股市暴跌,使“脱钩”理论的铁杆支持者立场有所松动,但也没有影响对亚洲经济稳定的普遍信心。摩根士丹利公司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实际上,中国政府应担心的不是美国经济下滑,而是美国不衰退。”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的“忧”来自两大主要因素既受美同次贷的影响,也存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