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应确立双非发展战略王思铁如何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我个人认为首先应把非公有经济发展和非耕地资源开发(以下简称双非)作为重大突破口来抓,确立“抓双非.奔小康”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双非战略的确立依据(一)现存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山区地域差异大、后住分散...  相似文献   

2.
确立双非发展战略 重构山区经济结构──浅谈双非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孙应成如何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我认为:确立与实施双非发展战略是一种必然选择。(一)辨识县情,确立双非战略地位双非,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非耕地资源开发。确立与实施双非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通...  相似文献   

3.
贵州山多耕地少,山地和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92.5%,非耕地资源丰富,加上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的优势,具有开发山区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下,贵州开发非耕地资源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打好两个基础,搞好四个结合。一、进一步提高对开发非耕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贵州省非耕地资源开发起步早,经历了认识逐步深化,不断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的过程。贵州省委、省政府19…  相似文献   

4.
所谓双非,就是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耕地资源开发。其重点,前者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后者是开发“五荒(荒地、荒坡、荒山、荒水、荒滩)”资源。 目前,中国农村生产力的特点是“总体水平低,多层次不均衡”共生。这一特点在中西部农村表现最为突出。一方面,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经营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另一  相似文献   

5.
“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山多坡陡,是全国唯一没有大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耕地资源稀少瘠薄,而荒山荒坡等非耕地资源决定了做好贵州山区非耕地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将直接关系到贵州山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目前,贵州省荒山开发有多种形式,其中租赁开发具有以下特点: 1、荒山租赁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开发非耕地治穷奔小康──遵义地区开发“四荒”地的调查贵州省遵义地委农工部胡之华遵义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北段,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山区,山地起伏差异大,地形地貌复杂,但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全区非耕地面积3288.21万亩,占总面积的71.28%,待...  相似文献   

7.
“五荒”及其它非耕地资源使用权拍卖的性质及相关的法律问题王惠昌,龚正,范重世,胡铁威目前,在全国正兴起一个拍卖“五荒”使用权的热潮。有的地方还把这一做法扩展到草原等其它非耕地资源。这种做法,把市场机制引入到资源开发和水土流失的治理中来,深受广大基层干...  相似文献   

8.
从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来,在确保粮食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立足本地资源,以开发非耕地资源、大办绿色工程为重点,推进了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支柱产业,加快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1986年以来全县开发非耕地面积共66.0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3.56%,人均开发2.39亩,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1倍,开发建设的主要绿色工程项目有: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8.5万亩,柑桔商品基地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万亩),五倍子基地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福泉县非耕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0%。福泉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经过10来年的实践,采取多形式。多体制,多方式抓好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绿色企业,走出了一条山区人民致富的路子。到1996年开发非耕地种植果树1.55万亩,初步形成了以福泉梨为主产品,巨峰葡萄、猕猴  相似文献   

10.
“四荒”资源流转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近年来,四川和全国一些地区为加速非耕地“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承包、转让、租赁、拍卖等形式将集体的、国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等转让给个人、单位长期经营,出现了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为了及时总结各地非耕地资源流转的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资源“金三角”,系指云、贵、川三省接壤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这是《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八五”期间,国家加快了这一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并已取得明显成就。但这一地区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非耕地资源开发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2.
铜梁县出台拍卖“五荒地”使用权的政策规定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充分发挥非耕地资源的效益,把非耕地资源的使用权引入市场。最近,铜梁县出台了拍卖"五荒地"使用权的政策规定。一、凡全县范围内尚未开发或开发利用不好的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荒山、...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省州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作为贫困山区,怎样做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县情、乡情、村情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寻找对策。通过前段时间到三河乡矿区村蹲点调研,结合我县扶贫攻坚中开展的“温饱试点村”和“生态村”建设的实施,我对贫困高寒山区如何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走山区综合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尽快摆脱山区贫困问题的认识供商究。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农村要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究竟走什么路子?福建省提出“山海经”,甘肃省提出“草木经”,四川省应当念什么“经”?我们认为:四川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经济条件差异大,一方面剩余劳动力无生产门路,另一方面非耕地资源利用不足。因此,应走剩余劳动力与非耕地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发展四川农村商品生产和实现“富民”、“升位”目标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双非: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非: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王思铁当前,在中国农村发展中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且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观;二是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矛盾突出且会日趋严重。那么,今后如何加快中国农村发展呢?笔者认为:确立并实施双非战略是一个重要选择。(一...  相似文献   

16.
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一要增加农业投入,逐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过渡;二要注重非耕地的开发利用,抓好林业和牧业的发展。整个农业资源的开发,应立足于生态环境改善的前提下,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7.
统分结合壮实力增收致富奔小康———宣汉县大力开发“绿色工厂”和“庭园经济”成效卓著宣汉县委政研室近年来,宣汉县充分挖掘非耕地和剩余劳动力资源潜力,把开发“绿色工厂”和大搞“庭园经济”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增收致富目标的重要途径来抓,先后制定了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绿色企业”是村社集体经济的重要成分。在现阶段兴办集体“绿色企业”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难度要大得多。从山区情况看,当前除抓好宣传,加强领导外,还需要政策启动。 (一)土地政策。在坚持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兴办“绿色企业”应着眼于挖掘和开发非耕地资源,并应实行相应的政策。(1)对集体  相似文献   

19.
山地开发中的制度、政策和农户行为─—山西省吕梁地区拍卖四荒地使用权个案研究王西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在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①我国总耕地少,但包括草地、林地、滩涂、水面在内的非耕地数量却远远超过...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经济翻番和人民生活奔小康的目标,1991年,遵义地委、行署作出了“在今后十年把发展开发农业,兴办绿色企业,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重大战略措施来抓”的决定。两年多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非耕地资源开发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