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了我国地方债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现状,并从地方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地方债券的收益、风险与评级体系、地方债券的监管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地方债发行制度,指出我国的地方债发行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法律制度,明晰政府责任,多管齐下加强监管,加快建立一个优质、完善的地方债体系。  相似文献   

2.
蔡亮 《云南金融》2010,(1):20-20
2009年9月4日,中国财政部代理发行了110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券。这也是年初中央政府拟定的三年期2000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中的最后一笔债券。从公开融资的结果来看。这笔地方债已售罄。意味着地方债已赢得一定的市场认同度,但也意味着地方债的发行必须要有一个长效机制来跟进。  相似文献   

3.
面对地方政府日益庞大的赤字,一场关于是否需要发行地方债的争论早已在学术界展开。当前,争论许久的地方债开始进入试点发行阶段。吉林、广西、黑龙江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发行。然而地方债的发行并不如预期的顺利,发行以来,不仅不受投资者青睐,并持续跌破发行价;此外,发行地方债也存在加重地方政府负债负担,减少私人投资不利于经济发展等问题。本文就对发债以来的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程志龙 《时代金融》2013,(17):80-81
长久以来,不同学者对地方债的看法就存在着争议。一些学者的认为,只要有国际经验可以作为参考,那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就是可行的。但另外一些学者就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这种推断并没有科学地和认真地推敲地方债发行可能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其实,当前许多学者反对地方债的发行并不是针对地方债本身,而是认为,在一些必要的制度不完备的前提下,地方债的发行有可能会弊大于利,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一些学者就认为,我国地方债总体规模较大,部分地方政府偿债有很大的偿债压力,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我国目前的地方债存在风险隐患,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金融危机.弥补财政减收增支形成的缺口。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确定河北60亿元的地方债发行额度,计划分两期发行,第一期已于4月29日招标发行40亿元,第二期计划于10月份发行20亿元,全部用于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6.
赵珺 《金融纵横》2013,(2):64-68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发行的状况和特点,指出当前地方债发行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投资主体不成熟三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借鉴国际市场地方债管理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立足于地方债发行管理相关部门角度,建议可通过健全地方债管理体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三方面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债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试点省市均采用单一利率发债定价机制确定债券发行利率,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及时披露政府财政状况,建立完善的偿债保障机制。截至到2011年11月28日,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和深圳市均顺利地完成共计229亿元地方债的招标、认购与发行工作,地方债受到一级市场承销商的热捧,认购均超过3倍以上。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等四省市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顺利进行,不仅体现了地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15日,上海市率先自行发行地方债,揭开了此次地方债自行发行的序幕。随后,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相继完成自行发行的试点工作,总发行规模为229亿元。作为地方政府一种市场化融资的方式,地方债券试点无疑会对我国的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危机加深以及我国实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今年全国财政预算赤字为9500亿元,将发行7500亿元的国债和2000亿元的地方债,从绝对数额来看是历年最多的。本文对影响我国国债发行的各种规模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地方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制度约束以及地方债属性而言,地方债趋同于公司债而非国债。我国在地方债发行的法理基础和相关配套约束制度缺位的前提下,2009年发行的地方债实质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有银行等多方博弈的短期制度均衡,其发行制度和市场表现必然趋同于国债。完善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现实路径应分两步走,即先完善地方债发行配套制度支持,后确立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地方债的发行情况,通过目前地方债发行现在找出地方债发行中的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作者几点建议,以期望能够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地方债管理方面的制度,从而提高地方债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发行分期还本地方债使得项目现金流与债券现金流更好匹配,促进政府债券资金集约高效使用,同时可以提高地方债发行与管理效率。在当前的定价模式下,分期还本地方债发行利率较高,低久期、高凸度优势明显。与固定期限地方债相比,分期还本地方债发行利率整体略低,边际倍数优势不够明显,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整体流动性较好。文章提出分期还本地方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2015年及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置换情况着手,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置换中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了预算管理,减轻了地方政府还本付息压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地方债还本付息预算不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或转型步伐缓慢,债务置换缺乏公开透明的操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计划,地方债开始在我国发行,地方债资金主要用途是被政府用于公益性项目,对社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随着我国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地方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然而,地方债资金使用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地方债的总体发展规模较大,资金使用程度较低,偿债压力过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本文针对于地方债的形成原因,了解地方债的发展趋势,根据地方债政府性债务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于找出地方债的风险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美国市政债的两种发行定价机制——竞争性承销和协议承销,探讨了为何协议承销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超越竞争性承销成为主要的发行方式并延续至今。结合中国当前的地方债发行定价机制,本文给出了三点建议,包括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降低融资成本,加强信息披露和审计。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地方债自发自还,随着发债规模快速扩大,地方国库库存波动更加剧烈,进而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本文梳理了地方债发行改革历程,总结了地方债自主发行的新情况,通过解析地方债发行对国库库存的影响方式及程度,提出熨平国库库存波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纪敏  孙彬 《中国金融》2012,(4):36-38
日前,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作为地方债发行试点,是建立规范地方债务融资体制的突破口近年来,地方政府预算外融资支撑了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也引发了对地方负债风险及其可持续性的关注。笔者认为,日前,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作为地方债发行试点,是建立规范地方债务融资体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从地方债认购倍数、各省地方债与城投债发行利差、境外资金对城投债与地方债的持有量变化等角度,分析境内外资金对券种的投资偏好差异,初步测算各省可行性地方债置换规模并提出城投化债方案。研究发现:(1)本轮化债之前,各省地方债发行利率均低于该省AAA级城投债发行利率,并且发生过城投风险事件省份的利差更大;化债之后,利差有收窄趋势;(2)投资者对某省地方债的偏好高于该省城投债,并且境内资金对发生城投风险事件省份地方债的偏好更加明显;(3)按照2022年财政收入和地方债余额测算,除吉林和云南外,其余省份地方债发行规模尚未触及阈值,存在地方债置换空间。基于上述实证结论,提出城投债化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就地方债发行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作为背景展开分析,并深入探讨地方债发行背后的风险情形,地方政府究竟有多大的财力为地方债发行市场开路?这些都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有望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君杰 《证券导刊》2011,(40):19-20
从国内环境来看,经济与通胀均缓落持续;从政策层面来看,开闸地方债自主发行试点具有标志性意义,将成为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重要途径;从国际环境来看,欧债问题出现短暂的平静期。在此背景下,短期股指进入整理阶段。消极因素仍持续一些消极因素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