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财智生活     
《资本市场》2011,(4):126-126
《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之可能性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奥地利学派的思想家们卓越的理论洞识,在学科内外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学派是以卡尔.门格尔创立的,以路德威斯.冯.米塞斯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罗斯巴德为代表的,而芝加哥学派米尔顿·弗里德曼、乔治.斯蒂格勒、加里.贝克尔等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同为自由主义的代表学派,他们都是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自由放任经济学的继承者。然而对于同样一个经济事件,他们却有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本文以大危机为例,探讨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对大危机的不同分析,并揭示两大学派产生分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经济计算与组织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阐明奥地利主义对企业理论的特殊贡献,这些贡献在奥地利主义文献的内部和外部都被大大忽视了。米塞斯的经济计算的概念应该被置于组织性质及设计的奥地利主义研究的中心。第三代、第四代奥地利主义经济学家对市场以及对中央计划下的资源配置困难有着独到见解,但他们一直是含蓄地去理解组织经济学。罗斯巴德对企业规模的分析首次明确采纳了罗纳德·科斯1937年提出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是大多数现代企业理论的分析基础。米塞斯和罗斯巴德不仅预见了现代文献的部分内容,而且还有重大创新,尽管这还没有被普遍认识到。  相似文献   

4.
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经济学派的大家庭中默默无闻。虽然其众多的理论洞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当代经济学所吸收,但长期以来一直遭到主流经济学的排斥和打压。然而,立足于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将经济学纳入人类行为通论架构之中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符号逻辑和数学思维遭到普遍质疑的今天,其理论魅力正与日俱增。因此,重拾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观念,并反思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就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哈佛学派始,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且主要通过结构、行为、绩效三个范畴研究市场的垄断竞争关系。后来出现了芝加哥学派,由于这两个学派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产业组织理论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产生了新的学派和分析框架,主要表现为新产业组织理论、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本文研究这些学派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追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渊源,其次对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即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以及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即芝加哥学派、新制度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了各学派理论的区别及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本能和虚荣本能,凡勃伦将社会制度分成两类:(1) 动态的社会技术制度,它塑造了由工程师、科学家等组成的生产者阶级.(2) 特定产权的礼仪制度,它塑造了由董事、经理等组成的企业家阶级.同时,机器化生产改变了企业形态和企业家行为:(1)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出现了无主所有制.(2) 生产与金融分离,产生了商业和工业的分离和对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就出现了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现代企业经营主要通过运用价格制度而非财货制造获取优厚利润.很大程度上,正是企业家阶级的逐利行为造成了银行信用的收缩,最终引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由此,就需要重新界定企业家的内涵和作用:由虚荣本能驱动的企业家往往不是生产者而是投机者,不是技术革新者而是利润攫取者,其逐利行为往往对社会发展产生破坏性而非创造性作用.进而,基于美国制度学派的二分法思维,我们就可全面地审视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和企业家才能理论.  相似文献   

8.
〔山西〕解   《经济师》2014,(4):248-249
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是19世纪世界上两个重要的经济思想流派,他们在19世纪中后期展开的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大论战名留青史。文章先对此次的论战经过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该论战是一场关于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的争论:历史学派主张运用历史归纳法分析经济现象,角度系统化;奥地利学派则强调运用抽象演绎法研究经济问题,从个体效用视角出发。然后分析了这场论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方法论的演进特征。最后探究了这两大经济思想的碰撞与演进对现代经济学持续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辉 《时代经贸》2011,(2):56-56
本文筒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该学派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并不会导致经济周期,现实中出现的经济周期是由政府干预,特别是政府垄断并滥发货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考察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现象学之间不同阶段的历史联系,并从两者对实证主义的态度,意向性对人的行动理论的影响,两者关于时间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复兴中遇到的理论困境以及解释学转向等方面出发,论证了现象学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影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在现代表现为科学主义思潮,哲学基础的不同使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