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开展出口加工区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已批准了39个出口加工区,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江苏省作为全国外贸大省之一,已被批准的出口加工区有8个,占已获国务院批准加工区数量的五分之一强。首批获得批准的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管理的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本地区对外开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我国入世大背景下出口加工区发展的创新之路,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跳跃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当地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昆山出口加工区充分利用加工区发展的先发优势,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在试点工作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按照创建全国出口加工区“样板区、示范区”的要求,始终在全国出口加工区中一路领跑,走出了出口加工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事件     
中国再增13个出口加工区 总数达到38个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再增设13个出口加工区。至此,全国出口加工区达到38个。 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介绍说,出口加工区是国家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形势设立的。从2000年我国设立第一批出口加工区以来,出口加工区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区、出口创汇的重点区、规范加工贸易的示范区,同时在带动周边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阳 《北方经贸》2005,(10):74-75
全国出口加工区呈现成倍增长、加速发展趋势,但是各地出口加工区发展良莠不齐,水平各异,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加工区单一的加工出口功能束缚了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经营运作不良的加工区须要政府干预退出市场。文章即从如何拓宽出口加工区功能和建立完善出口加工区准入退出机制入手,分析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以来,全国出口加工区迅速发展,但多种原因导致各地出口加工区发展良莠不齐,发展受到束缚。本文从我国出口加工区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口加工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全省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规范管理,扩大外贸出口,自2000年4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39个出口加工区,其中在江苏共设有8个出口加工区,占全国出口加工区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江苏各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出口加工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仅限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区,区内设置出口加工企业,以及相关仓储、运输企业。海关实行封闭式企业管理,海关24小时监管,实现出口加工区货物“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出口加工企业的设立贯彻“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管理、提高水平”的方针,引导新增加的加工贸易企业及区外现有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为避免重复建设,出口加工区只设在原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加工贸易监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对于加工贸易的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7.
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2003年3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2004年3月正式封关运作。2005年上半年,在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在对全国所有出口加工区出口总额排名中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名列第三。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是实行全封闭、卡口管理的特殊监管区,园区内实行一系列税收、外汇管理等优惠政策,有利于入区企业降低成本。同时,4小时  相似文献   

8.
2000年4月底,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出口加工区已达到38家。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等沿海地区。江苏省累计被批准8家,目前通过验收封关运作的已达到7家,特别是苏南地区出口加工区密集,其中既有全国出口加工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昆山出口加工区,也有刚刚  相似文献   

9.
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是在原有单一保税加工制造功能上增加保税物流和研发、检测、维修方面的功能,通过对拓展功能后的出口加工区与区外所享受的政策优惠进行了横向对比,指出功能拓展后的出口加工区已成为目前我国所有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后产生贸易自由度效应、产业链延伸效应、物流综合化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功能拓展将为出口加工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金桥出口加工区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功能拓展的方案。以优化其原物流监管业务流程,实现工作流自动化作为功能拓展的支撑,对加强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业务流程再造和工作流技术的理论,对出口加工区海关监管的原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出口加工区中普遍存在的、导致货物入区慢的主要瓶颈为区内企业数据与海关数据分离管理、海关中报审批人员与卡口入区货物检验人员数据分离。从企业端、海关端两方对原出口加工区物资入区流程优化,为设计、开发、实施出口加工区海关监管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工作流自动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淮安出口加工区的封关运营,实现了加工贸易的规范管理,促进了淮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针对当前淮安出口加工区功能定位比较单一,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出口加工区加工制造与现代物流协调发展,提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发展区港联动,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昆山出口加工区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全国出口加工区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这得益于它充分发挥其竞争环境的优势,不断进行政策调整、制度创新,努力保持通关便利的机制优势,以求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通过研究昆山的成功经验,试图对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蒋海芹 《市场论坛》2009,(2):17-18,16
我国出口加工区是我国规范加工贸易的重大改革,但目前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却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集聚效应较弱、西部承接困难重重等较多问题,因此,文章探计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淮安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为淮安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势平台,为拓展淮安市对外贸易开辟了一条新通道.淮安出口加工区获批以来在资本运作、招商引资、验收封关和运行速度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被海关总署赞誉为“淮安模式”.淮安出口加工区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严峻考验.运用 PEST分析法深入剖析淮安出口加工区的运行现状,探讨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对淮安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出口加工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实施特殊政策的产业区域来说,出口加工区企业的生产网络关系以及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体系的一个缩影。本文对出口加工区企业的生产网络关系以及管理方式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几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业界动态     
国务院近日批准大连等15座城市设立出口加工区。据介绍,建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是我国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扩大外贸出口的重要措施。出口加工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体制,允许在区内兴办出口加工型企业及专为出口加工型企业提供服务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享有生产所需的进口机器设备等予以免税、加工出口产品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全额保税、国内原材料进入区内予以退税、区内加工产品不征收加工环节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出口加工区将成为我国政策最优惠、服务最便捷的工业生产经营区。  相似文献   

17.
出口加工区是我国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面临经济全球化形势而设立的。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立的,它是借力中亚,推动新疆外贸结构升级、发展加工贸易的向西出口加工基地。由于它具备的各种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现行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在此,本文就加快发展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并提升其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出口加工区的规范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设立出口加工区的理想目标,探讨了我国出口加工区现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出口加工区进一步规范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谈我国从保税区到出口加工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口加工区是中国走向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作为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对外开放度最大的特殊封闭区,出口加工区的出现以及它对本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倍受人们关注。从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的区别来看,我国设立“境内关外”的出口加工区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倍差法联合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出口加工区的建立对所在城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加工区建立后,出口加工区城市中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改进程度不及非出口加工区城市的企业;出口加工区的物理围网所引致的外资垂直溢出阻断是抑制所在城市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而"拆围"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出口加工区的负面影响;出口加工区建立后,位于高产业错配(拥挤)地区、生产高技术产品和以混合型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其出口产品质量改进程度更低。本文不仅指出并证明了出口加工区发展的重大缺陷,并为当前以海关特殊监管区作为平台探索新一轮开放模式的相关尝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