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刘燕 《中国经贸》2011,(20):132-132
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总体上不断扩大,虽然目前分配差距仍处于警戒线之下,但已逼近警戒线,要高度重视农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问题。因此,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扭转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有步骤、有重点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全体农民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对全省2560户农村住户的调查“,十五”时期,广东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由不断扩大转为有所缩小。“十五”时期广东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征1、总体收入差距扩大,但仍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20  相似文献   

3.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当前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着相当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初次分配秩序混乱。企业的约束机制不健全,多本帐、设立小金库等现象较多。名目繁多的工资表外收入接近甚至超过工资表内收入。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在改革开放20年的较短时期内,我国已经从一个收入比较均等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3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警戒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都较为突出。个人收入分配隐性化、多元化。腐败和违法现象加剧了收入分配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依然严重,且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94年就已越过了警戒线.且每年以0.1%的速度在递增。对于这种现象,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特别是财政税收界的专家学者大多主张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以期实现趋于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状态。笔者认为,这种良好的愿望很难实现。个人所得税应以筹集财政收入为首要任务,实行比例税制:至于收入差距的调节,可通过增加就业、提高教育水平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
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0.4作为个 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我国的基尼系数 已超过0.4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 区间。合理的收入差距,既是经济公平的 要求,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若收入差距 过大,会产生社会不公平问题,也会带来  相似文献   

6.
同其他省市相比,目前浙江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在全国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属于收入水平上升较快并且收入差距扩大较慢的地区,预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时期浙江的总体收入分配差距、城镇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城多及地区间的差距还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拉大.但扩大的幅度会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7.
垄断行业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的难点和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并且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从国际发展的经验来看,基尼系数超过0.4就进入了贫富差距拉大的黄灯区,而0.45则是红色警戒线,高于这个水平,说明收入差距已经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和社会发展失序。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6,并且仍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公平分配制度,逐步缓解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是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体制和政策性因素是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贫富逐步分化的趋势,收入分配不公平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2004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365.87元,比上年增加311.29元,增长7.7%,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收入分配差距却持续扩大。一般认为,一个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将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推行和深化,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扩大。这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日益凸现;对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今,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已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加大惩治经济违法犯罪的力度等,均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与村镇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各种金融抑制现象和村镇银行在消除这些现象过程中的作用,并就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农村零售业 开拓农村市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力发展农村零售业,对开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市场的现状和特点,进而对农村零售业在开拓农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加快农村零售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市场定位是关乎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本文认为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联系农民的最好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有其存在的理由,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农村信用社必须立足“三农”才能实现经济金融共赢。同时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支农”现状,进而对“支农”措施作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美青  张磊 《乡镇经济》2008,24(10):17-19
新农村建设文化路径之一是建立农村社区文化组织,文章采用个案定性研究方法,运用AGIL模型分析农村社区文化组织的运作机制,进而在个人、家庭、村庄三个层面探讨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最后提出其面临的困境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谋洲 《乡镇经济》2008,24(3):78-81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它具有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功能,但在发挥这一功能方面它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为了规避或矫正乡村旅游在此方面的不足,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加强整体规划和机制设计,提高乡村旅游地农民的参与范围和程度;提高建设规划水平,在保持乡村整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价格机制,调节游客流量;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克服乡村旅游经营分散性带来的弊端;加大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久磊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75-178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离不开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地位特殊,分析探究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分析需要,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揭示了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昌发 《科学决策》2020,(12):47-72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受信贷约束,金融需求很难充分满足,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合作金融体现了农村内部成员的互帮互助,对于缓解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有重要价值。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一直都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进,游走在“自主管理”、“官办”和“准官办”的循环怪圈之中,立法上的缺失导致其发展受限。通过立法将零落分散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上升为《农村合作金融法》,把长期以来探索实践的经验和有效机制法定化,彰显合作金融的自我服务和民主管理,让合作金融组织有法可依、合法经营,促进农村金融资源聚于农村、用于农村和惠于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总要求。在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品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这一背景,从乡村旅游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营销和品牌保障四个方面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体系,对目前乡村旅游建设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提升战略及展望,以期为国内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汪园英 《特区经济》2021,(1):115-118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农村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党执政基础是否扎实。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乡村治理面对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不断增大,给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新时期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正确把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理清基本思路,科学筹措资金,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以增强新农村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