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业主委员会地位不明、职责不清、运作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使业主委员会的作用难以发挥,致使在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业主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害,这种状况也成为影响我国物业管理水平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借鉴国外物业管理相关的立法经验,井结合我国法律实践,深入探讨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并就构建更为合理的业主委员会制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物业管理的法规.  相似文献   

2.
赵恒 《现代经济》2005,(8):23-25
自从《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2003年9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社区相继开始了筹备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的工作。然而,许多社区在召开业主大会通过了社区公约,并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之后,随着业主委员会工作的开展,业主内部治理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解决全体业主对外的纠纷、维权等问题,而且又带来了业主内部的各种纷争和矛盾。  相似文献   

3.
郑华 《现代经济》2005,(10):23-24
近年来业主状告业主委员会的事件日渐增多,状告的内容千奇百怪,有业主委员会私下将小区的车库出租,收入私分;有业主委员会成立不符合有关法律;有业主委员会违法雇佣工作人员并发工资,有私自发包小区更新改造工程的;有业主委员会改选后,上任业主委员会不交出公共维修基金的……业主们与业主委员会的对抗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拒交物业管理费的;有另外再成立一个监督业主委员会的"监督委员会";有的甚至是对收取物业管理费的人大打出手……这些是是非非充分说明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矛盾已经浮出水面,而且目前处理相互关系毫无章法.  相似文献   

4.
张兵 《现代经济》2009,(3):39-41
本文阐述了业主委员会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指出了目前业主委员会存在的法律困境,提出了关于完善业主委员会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困境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直以来,我国物业管理实务中就存在着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不明,职责不清,运作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在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物业管理公司处于强势地位,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常常发生损害业主合法利益的情况,这种状况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物业管理朝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使业主委员会走出这种法律困境,更  相似文献   

6.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为新的社区组织,已经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士的重视.但是,由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无须在社团登记部门或者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多数人认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甚至有人公开指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是个无人管、甚至无法无天的怪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某法学教授在《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30期撰文称,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没有独立的财产,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并声称物权法草案彻底删除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有关诉讼权利条款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来自不同小区的业主集中讨论社区治理问题,其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是什么?不同小区有不一样的现状,看似纷繁复杂,但其根源实际上往往都是因为业主组织作用的缺失.2010年1月16日,由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市业主委员会年会",集中讨论了如何从业委会的法律地位、组织建设、社区工作基点等方面发挥业委会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分析了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义务的内容。认为理论上业主委员会既非法人也非其他组织,无法律主体资格,而将此种资格赋予业主大会更加合理。但是在实践中,基于代表人理论,应由业主委员会进行起诉和应诉,并由全体业主共同承担诉讼结果。进一步介绍了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制度,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5年初我们居住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收到一封业主来信,题目是“交钱怎不保平安?”内容是:2004年底的一天晚上,该业主家中发生一起盗贼撬开门锁入室偷窃案,窃贼盗走摄像机,瑞士名表、钻石及金银首饰等价值三万余元的财物。  相似文献   

10.
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常以各种理由拖欠物业服务费,物业企业需要采取包括催告和诉讼在内的各种措施进行催费,因为如果物业企业怠于行使权利,超过2年诉讼时效会导致最终丧失实体胜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会因主张权利而中断,但鉴于物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和立法的局限,法律赋予用来保全诉讼时效的手段十分有限,如何取得、保留主张权利的证据一直以来是物业企业困惑的问题,极大制约了物业企业保全诉讼时效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业主委员会对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的业主委员会制度存在着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不明、职责不清、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业主委员会的作用难以发挥,致使在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物业管理公司处于强势地位,业主合法利益与权益经常受到损害,这种状况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物业管理朝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提出解决思路,以期使之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生敏 《现代经济》2007,(1S):59-61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为新的社区组织,已经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士的重视。但是.由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无须在社团登记部门或者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多数人认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甚至有人公开指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是个无人管、甚至无法无天的怪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某法学教授在《新世纪周刊》2006年第30期撰文称.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没有独立的财产.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并声称物权法草案彻底删除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有关诉讼权利条款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5日,“物业管理法律事务研讨会”在北京十月大厦顺利召开,会议由北京市律师协会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并得到了新浪网和《现代物业》杂志社的大力支持。著名律师秦兵,孟宪生共同主持,社区治理专家、和谐社区发展中心成员蔡若焱和舒可心也出席了研讨会并作了精彩的发言。此次会议是北京律师协会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次物业管理法律论坛,论坛主题为“我的物业我做主”。会议以当前物业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中最前沿问题为线索,围绕社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的相关法律环境建设,社区公共财务管理及收益管理,组织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针对物业管理指导规则,公共收益的管理监督,前期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诸多观点和想法。本文选编了六位与会代表人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物业管理行业中,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各主体之间尚存在诸多法律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业主的权利义务、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物业管理标准及物业管理公司的聘用等几方面就目前的法律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独立的财产不明确,使得他们各自的法律主体资格也不明确,导致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产生一系列关于财产方面的纠纷.为了制约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权力,业主监督委员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1991年,以"业主委员会"为名称的中国第一个业主组织诞生了.准确地说,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业主组织,而是一个由政府、物业服务企业策划和监控的、由几个业主组成以维护业主利益为目标的业主群体中的一个委员会,一个"小组",只不过冠以"业主"这两个字而已.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中,都规定了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在第四次审议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经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或者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可以以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名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但是在第五次审议物权法草案的时候,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不再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8.
张亮 《现代经济》2002,(12):35-35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是指业主委员会在国家法律关系参与者(主体)中所处的地位或归属于哪一类法律关系主体及细分。根据中国现行物业管理法规的规定,中国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分为三类:1、有肉体构造和生命力的具有法律人格的自然人;2、社会组织性的法人和非法入团体;3、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业主委员会介于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在物业管理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立法相对滞后、业委员会的地位、职责模糊不清等原因,造成业主委员会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发挥业主委员会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小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纠纷越来越多,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地位因《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模糊,也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2007年10月1日,随着《物权法》的施行,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界定问题、绿地及经营性用房的界定问题等,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作为代表全体业主执行业主大会决定事项和履行义务的业主委员会,其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对此,笔者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提出“明确业委会诉讼主体资格是众望所归”,并反馈给了相关部门。一、何为业主委员会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业主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其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参加业主大会并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