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加积累,能够拿出钱来改变和不断完善生产条件,仅仅靠发展粮食作物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要重视农业,切实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大农业的内部结构。 一、促进观念转变,为调整结构打好群众基础。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弄清“一个关系”,树立“三个观念”。一个关系即“减轻与发展”的关系。减轻农民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的基本政策,是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根本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这是应该做而且应该认真做好的一项农村工作,但是只减轻不发展,只能是减而不轻,越减越穷,就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利益。一手抓减轻,一手抓发展,重要的是抓发展;要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基层党政组织的重要责任和经常性的工作。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导向、活动、阵地、队伍,可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抓手。 首先,要抓导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就告诫我们,农民教育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广大农民的思想武器,我们除用灌输的办法向农民群众宣传这一理论外,还要善于用身边生动具体的人和事说服群众。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已经表明,小平理论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农民是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者。要向农村和农民宣传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引导农民群众讲  相似文献   

3.
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所以难以解决,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找准“三农”问题的症结,没有对症下药。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由于旧体制的弊端没有完全克服,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的结果。所以,真正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必须进行体制性的改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进程中要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华 《发展研究》2010,(12):105-107
本文厘清征地与失地农民社保、土地权利与农民变市民等关系,认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关键在于:征地补偿应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保制度,建立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保障农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明确农民对整理节约出的农村建设用地享有收益权,建立健全农村拆迁法规,遏制"拆房占地"活动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几乎靠政府投资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很难长期的走下去。同时,一下子把农民集中起来,没有了经济来源他们以后该怎么生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优先发展农村经济,尤其要优先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在上级的指引下,让村领导带领农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6.
一、深刻领会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振兴农业、农村经济 ,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必须自觉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共同脱贫致富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带头学习农业科技。要围绕当前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与发展现状 ,认真学习有关市场农业、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等各类知识和技术 ,提高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要引导农民树立科技意识 ,提高科技…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信用合作社要继续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民服务。再一次为农村信用社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向。我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要做好支农服务工作,就必须做到“四到位”。1、思想认识到位。农村信用社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决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学深学透,使《决定》精神入耳入脑,真正认识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并将《决定》作为今后农村信…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在固原地区是很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一种耐旱作物。俗话说:一年庄稼两年种。明年的冬小麦能否丰收,主要看今年的准备工作做得扎实与否,因此提请农民朋友认真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良种。如果要选种,就要在今年收割的优良品种中选出颗粒饱满的大麦穗,单独打碾晒干后,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购买籽种一定要到种子推广部门购买引进的优良品种;兑换品种也要知根知底,千万不能兑换劣质的籽种而误了一年的收成。二是肥料。农民朋友除积好农家肥外,还要筹措资金到当地供销部门去买化肥。请注意在其它地方购买化肥要谨防…  相似文献   

9.
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田桂 《经济论坛》2004,(7):106-1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正在逐渐转型,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农民大规模地进城务工,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个庞大的群体“非工非农”、“亦城亦乡”,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现象。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村人均占有的资源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10.
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叫响发展主题 ,切实搞好服务 ,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位置与作为的关系。首先 ,要找准部门位置 ,明确服务的主要对象。县委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服务对象的主体 ,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为农民服务、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成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其次 ,要找准岗位位置 ,明确个人的服务途径。无论是搞新闻、搞理论 ,还是搞精神文明或其他岗位 ,都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 ,也就是说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第三 ,要据位定“为” ,明确服务的基本内容 :一是提供思想服务 ,抓好观念更新。二是要提供智力服…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要在五大新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李正文一、乡镇企业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龙头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农村经济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靠农副产品加工、储...  相似文献   

12.
要警惕“暗摊”毕春回前不久,一位农民朋友对乱摊派这样评说:"明摊易挡,暗摊难防"。眼下,一些乡村干部对"明摊"虽然不敢轻举妄动,但对"暗摊"却是胆大妄为。诸如:一是无凭查考。有的地方为了逃脱检查,在乱摊派时,既不建留底帐,也不给农民开收据,让你无凭可...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角》2006,(7):48-49
4月18日到20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四川进行“百村调研”时指出,当前要抓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形成“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通过部、省、县、村上下联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应的税收支持政策既着眼长期、统一城乡税制体制的建立,更要注重现有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国家税务总局农税局局长陈杰近日就进一步完善涉农税制,增强税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有效性问题发表如上看法,并提出设想。就如何通过税制的完善来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真正受惠的问题,陈杰提出,取消农业税后,还应该做到:通过规范和完善现有的涉农税制,利用价值规律引导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将对农补贴由暗补变为直补;对农业企业着重所得税的优惠。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制定出台涉农优惠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和论证此…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全体中国人民,包括8 亿农民.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从一定程度上说,农业、农村问题都是农民的问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一切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塑造农民.  相似文献   

16.
1·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这必然带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要解决这一矛盾,国家可以按照粮食安全储备水平(总消费量的20%)确定储备量(约1亿吨),划定国家专用商品粮基地,国家加大对专用商品粮基地农民的直补,全面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使农民种粮纯收入不低于当地种植经济作物纯收入。这样既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又可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处理好实施惠农政策与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关系。国家在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时,对因减免税收造成的地方财…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迈向市场农业,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目前,广大果农对市场经济已经初步适应,果品重点产区的果农对果品产业化经营也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强烈的实现要求。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邢台市果品产业化的进程。 第一,按照地域条件,对果品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努力提高基地建设水平。首先,要继续坚持“山区重点抓发展,平原重点抓提高”的调整方针。山区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干果和优质果方面,建设太行山区优质果品带,不断扩  相似文献   

18.
孙增武  胡士杰 《经济论坛》2006,(15):118-1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处理好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农民持续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难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相似文献   

19.
农业合作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中最复杂的一个问题。中国共党正领导着全国农民,动员各方面,配合力量,在加速度地解决着这问题。党据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客观规律,最主要的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了我们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也决  相似文献   

20.
王荣翠  曹向红 《经济师》2002,(12):257-257
目前 ,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推广在全国已全面展开 ,它成为农信社立足农村、服务“三农” ,充分发挥金融纽带和桥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这项工作顺利深入地开展 ,农信社在推广中应做到“两到位”。1 .思想认识要到位。首先 ,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推广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不断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农村信用社的办社宗旨决定了它的资金来之于农 ,用之于农 ,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以其方便快捷、见效明显已成为农民朋友易于接受的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