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场”,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动。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政策市中的正反馈交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颖  何小锋 《经济经纬》2005,(2):144-147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但我国政策市的政策效率低下,国家宏观政策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股市上非理性投资者对政策反应的情绪作用被放大,从而导致了宏观政策出台后,股市的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本文研究背景和思路 “政策市”应从两方面来定义:一是指政府利用政策来影响股市而出现的股市涨跌现象,政策的操作和影响对象很明确,就是股票指数;二是指股市运行状况主要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从这个定义来看,我国股市是“政策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A股估值过高的危害、诱因与化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A股高估值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股市功能认识上政府的实用主义态度诱发的,政策目标的错位使得股市政策存在功利化倾向.因此,要化解A股高估值困境,关键是要明确股市立市宗旨,并运用市场化手段疏导股市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2年2月7日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近期乃至今年的股市政策和股市运行定下了基调,那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而中国股市的十一年运行历程却经常是大幅波动,引起股市大幅波动的原因在于双重金融政策的内在逻辑矛盾,避免股市大幅波动的对策在于建立金融政策的信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以后,中国股市大幅下落的主要成因在于宏观经济紧缩的政策组合拳和一系列抑制股市上行的政策措施实施,这反映了中国股市依然处于政策调控的走势格局。股市并非国民经济晴雨表,也不具有财富效应,因此,政府部门不应以此而调控股市;政府部门主要职能在于监管股市运行,不能调控股市。股市平准基金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估值标准必须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它受到制度和体制的严重制约。对中国股市而言,治市重于救市。从发展角度出发,应着重以加法做减法,推进中国股市的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以后,中国股市大幅下落的主要成因在于宏观经济紧缩的政策组合拳和一系列抑制股市上行的政策措施实施,这反映了中国股市依然处于政策调控的走势格局。股市并非国民经济晴雨表,也不具有财富效应。因此,政府部门不应以此而调控股市;政府部门主要职能在于监管股市运行,不能调控股市。股市平准基金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估值标准必须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它受到制度和体制的严重制约。对中国股市而言,治市重于救市。从发展角度出发,应着重以加法做减法,推进中国股市的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正经历一次激烈的震荡,市场信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重塑股市的财富效应,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带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文章分析了我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重塑股市财富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将中美两国股市从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按年度为标准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中美两国股市的联动性。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剖析两国股市联动性的内在机制。在剖析两国股市联动性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物价在上涨,为了打压通胀,政策全面收紧,政策收紧,股市滑坡.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市周期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选择是不断变化的,文章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而如何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稳健性程度。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而表现出随股市周期变化的稳健性特征,即在股市上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减弱,而在股市下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增强。文章的结论为投资者及监管部门加深理解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选择是不断变化的,文章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而如何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稳健性程度。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而表现出随股市周期变化的稳健性特征,即在股市上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减弱,而在股市下行周期,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增强。文章的结论为投资者及监管部门加深理解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严武  肖民赞 《当代财经》2005,(12):29-33
基于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市收益波动具有“时变性”、“集群性”和“不对称性”三个特征;但在我国,政策因素作为影响股市走势的一个重要变量的事实比较明显。而政策因素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会中断股市长期运行的走势;另一方面容易加剧下一阶段股市长期运行的波动程度。  相似文献   

14.
廖昕  张钰 《生产力研究》2022,(7):118-122+144
文章以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为样本期,运用SVAR模型探究投资者情绪、经济政策不确定与股市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增加时,投资者不再愿意持有流动性资产,股市流动性急剧降低;随着政策实施效果逐渐展现,长期投资者将预期看好股市,股票市场流动性快速增加。同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引起投资者的恐慌,这是因为政府政策实施存在时滞。但投资者情绪会因为国内政治环境的稳定和投资者预期看好政策执行的效果而逐渐回归理性。当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较高时,即使投资者情绪高涨,投资者也会先观望市场情绪,谨慎投资,导致短期内股票市场流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黎元奎 《经济论坛》1994,(11):10-1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股市持续低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原因何在?人们纷纷探讨,见仁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需求不足”论,认为供给大规模扩容的同时,需求并未相应扩容,主张以需求扩容为基本对策;二是“股市机制”论,认为股市低迷的根源在于股市机制不成熟,主张把重点放在股市机制的完善上;三是“人气散淡”论,认为人气散淡是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主张重聚人气;四是“宏观政策”论,认为宏观股市政策不明朗,主张尽快明朗股市政策。这些观点,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但由于角度不同,缺乏全面深入分析,结论未免偏颇,对策难免片面。仅就后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股市最需要的就是持续的稳定,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也以维稳及提振信心为第一要务。本文从中国股市的基本决定机制、股市政策的三个层面、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平准基金的必要性等几个方面,强调要出台有利于股市发展的政策,恢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股市的转折年,也被称为股市的春天。上证指数从2006年1月4日的1087.85,一路飙升到4月7日1340.26收盘,涨幅23%。众多利好消息不断涌现,本文从政策因素、舆论因素、市场因素三方面分析了股市看多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加坚固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制度完善下的转融通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股价走势不仅受到经济政策、行业增长、公司盈利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和股市制度的出台有着直接的相关性。自中国股市诞生以来,股市制度规则的调整和完善对股价走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就近几年出台的制度政策来看,2005年股改揭开了中国股市启动的序幕,2006年印花税的上调结束了小盘股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2002,(9):14-17
<正> 由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与南方证券公司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前不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我国经济周期、政策周期、股市周期互动关系的研究。其主持人为中央财经大学的贺强教授。该课题通过对股市的牛熊更替、政策的松紧变化及经济增长的波动,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抽象出股市周期、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然后将重点放在三个周期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上,从而对认识现实股市运行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该课题通过对三周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实现以下目标: 1.合理预测未来经济走势; 2.合理预测未来政策走势; 3.合理预测中长期股市趋势; 4.为宏观调控者制定政策提供依  相似文献   

20.
黄明 《经济管理》2005,(13):28-30
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基金对证券市场逆向操作,熨平非理性的市场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由于国内股票市场长期低迷,特别是近来不断创出五六年来历史新低,不少理论界和证券市场业内人提出建立股市平准基金以平抑股市非正常波动的政策建议。我认为,对于目前我国股市平准基金的建立,有必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