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蜀质量跟踪》2001,(25):46-47
当我在办公桌前埋头苦干时.有人敲了敲我的隔板.抬头一看原来是我的一位做建筑设计的朋友.它得意洋洋地告诉我.他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去海底世界喂鱼。”喂鱼?”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在慢条斯理地做了一番解释之后.因为要赶着和他的哥们儿去潜水.他便晃着粗布中式上衣潇洒地离去。  相似文献   

2.
阿碧 《企业世界》2006,(3):45-45
从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相似文献   

3.
米生化 《劳动月刊》2012,(11):52-52
晓宁去应聘一份秘书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用来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很多年前,晓宁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位老先生,虽然头顶已经不剩几根头发了,可是这位老板工作能力一点没打折扣,更难得的是非常体恤下属。他会自己坐出租车去参加会议.而让他...  相似文献   

4.
人生如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前有一位智收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我有时感到前途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你能讲讲我的价值吗?”老师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光溜溜的石头,对他说:“你先帮我做件事情,我再告诉你人生的价值。你把这块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相似文献   

5.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不管吃醋有一个姓张的盐务官,谈吐很风趣.一天,他坐轿回家,忽见一妇女拦着轿子,说要告他的丈夫拈花惹草,他笑着说:“你走错衙门了。我是朝廷卖盐官,不管人间吃醋事。”(何益群)帽子哪儿去了“对不起。”一位父亲说:“昨天是你把我儿子从湖中救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开着奔驰见主席” 8月.我陪女儿去北京.上过天安门.我带她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参观的人很多.绕了纪念堂整整一个圈。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企业家模样的中年人.他一直在打电话.“我在毛主席纪念堂呐.我去看一下他老人家。”他的身后站着两个小伙子.一个抱着好大的一捧鲜花.另一个则给他打伞遮阳。进到纪念堂内.每个人在水晶棺前停留的时间不过两三秒,他想冲到前面一点去.结果被管理员不留情地推了回来.于是.他很深地鞠了一个大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相似文献   

7.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333(3):146-146
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位美洲会的前行政主厨。他用芦笋、西红柿和山药做了一道汤给我,盼着我把它们吃光。我听见他问我:如果这辈子还剩最后一顿饭可吃,你会吃什么?我一向是个对于未来没什么主张的人,只好拿这个问题反问他。他的回答符合我对于一位厨师的职业想像。他说,要真只能再吃一顿饭,他宁可是康师傅泡面和没完没了的青岛啤酒。  相似文献   

8.
前一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颁奖典礼,在给一位业务员颁奖时,我问他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他告诉我是MDRT,他说只有登上MDRT的领奖台,才会感觉到自己在寿险行业里真正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0,(11):134-134
“4S店送的脚垫并不适合我的车.我还得自己去重新购买.咨询朋友什么品牌的比较好。得到的答复也是各有不同.我还是自己做功课吧。”十一长假,记者一位刚买车的朋友,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来选购汽车脚垫,要说他对脚垫的在意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容易打滑,有时甚至影响油门和刹车的正常使用,对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  相似文献   

10.
林夕 《乡镇论坛》2011,(33):27-27
我的朋友前不久回国.给我讲了一个他在美国移民局看到的事.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美国。他在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时。曾遇到过一位中年妇女,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看,可以断定是一位户外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肖知兴 《中国企业家》2008,316(10):118-118
去年我教的一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班里,正好大致一半是华裔美国孩子,一半是犹太美国孩子。犹太孩子一方面在理论深入能力方面让我吃惊(他们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如笋拨壳、如茧抽丝的分忻能力),另一方面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的务实。一个领头的犹太孩子上学的同时在做他的宠物食品生意,准备在中国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一个周一,他一睑胡子拉碴.赶过来上课,我问他怎么了.橡来他趁周末的时间跑了一越福建、到耶去实地考察一家工厂。最让人印象深到的是.这个犹太孩子同时叉是我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土摩托 《经营者》2011,(24):137-137
最近几次旅行都是跟团,很久没有一个人单枪匹马杀出去了。但我发现跟团也挺好的.可以遇见各式各样有趣的人。上次去德国就遇到这么一位.他名叫路易斯.来自墨西哥,是团里年纪最大的记者,总是第一个举手提问.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后来我发现他居然还会说德语.而且据同行的人说他的德语其实更好.完全没有口音。  相似文献   

13.
经常去书店买书,碰巧我的一位老同学也常光顾于此。可他捧起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却很少购买。终于,我忍不住问他:“老同学,你怎么只看不买?”  相似文献   

14.
艾晓丽 《企业研究》2004,(11S):27-28
一位美国友人说.他周游世界各地,却从未有过出国的感觉.因为到哪里都有美国的品牌.从吃喝拉撒直至商务活动.一个也不缺,一样也不拉。早晨起来用的是佳洁士牙膏牙刷.吃饭上麦当劳,外出乘通用,远程有波音.在畅饮可口可乐之时.接听还有摩托罗拉.去许多公司洽谈业务,处处可见海沃思系列组合办公家具……他不禁暗自思忖:我离开美国了吗?  相似文献   

15.
凌波 《财会月刊》2008,(5):97-97
很多大学生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些工作。不喜欢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三条:第一嫌钱少,一个月2000元,怎么过?第二嫌工作重要性不够,让我去当一个干事员?我得做有创造性的工作。第三不喜欢或者看不起自己的老板,就他--凭什么我给他干呀?  相似文献   

16.
《中外管理》2004,(2):97-97
有一个人开车到加油站,他停在服务区,三个工人快速地迎接他:第一位为他洗窗,第二位为他检查机油,第三位帮他量轮胎气压。他们很快地完成这些工作。交了十加仑油钱后,这个客人就把车开走了。三分钟后,他又开回来了,这三个人又冲出来迎接他,这个人说:“很不好意思,我想知道有没有人为我的车加油了呢?”  相似文献   

17.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听完大家的回答后说:“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18.
同事先生去一个新落成的小区考察,遇到一个热情的物业人员,一番攀谈,知道了他是我的学生,说他提到我,脸上满是光彩,大学里他最喜欢我的物业管理课。第二天同事转述了先生的话,告诉我他的名字,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他是富二代,父母经商多年,毕业后就自然而然进入家族公司上班。有一次我去一个大厦某单位做讲座,电梯里巧遇他,他说工作单调,提不起兴趣,很怀念大学时的生活,那时他比现在开心。  相似文献   

19.
一位朋友来找我征求意见.他说,猎头公司找到他,说有一家IT公司请他担任总经理,年薪16万美元.去不去?他希望我出出主意.  相似文献   

20.
日本见闻     
日本见闻大连亿达公司陈逊1995年12月,我去日本学习研修一年。刚和日本人接触时,觉得他们的礼节太多,“有些虚”。有一次,我去商场买东西,一不小心碰撞到一位日本青年,刚想赔礼,没想到他却随口先向我道歉。我回到“团地”向日本朋友大鼓先生请教:“为什么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