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生的过程中,每天都在发生许多事情,我们会不断地遇到许多障碍、挑战、挫折、失败与问题,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会如何处理呢?逃避?埋怨?沮丧?放弃?让所发生的一切增加我们的痛苦,还是我们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要把握老天给我们成长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陈阳 《乡镇论坛》2014,(32):45-45
一位记者采访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大妈:“大妈,您种的番茄产量高吗?”大妈说:“很不错!”“那您想不想让番茄产量再增加一些呢?您可以使用一些复合肥,提高产量!”“不,我现在什么都不用,番茄多得够我们一家人吃了,我为什么还要再使用化肥呢?”傣族大妈的话令人回味,她的话正体现了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理念,让我想到了物尽其用这个词语,现在,我的家人和朋友,正在实践这种朴素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科技》2013,(26):88-88
现在谁都在说:打工不是一辈子的事,是永远没有出头之路的!既然如此,身为打工族的我们该如何寻找自己未来的前程呢?  相似文献   

4.
《财会月刊》2007,(11):I0002-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5.
陈建平 《成功之路》2012,(11):31-31
常听周围的朋友说一句话:“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同时,还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找出不适合某种工作的借口,比如“我性格内向.不适合做销售”、“我从小作文不好,不适合做文案”等,殊不知,这些借口不但不会帮助我们克服难关,反而会让我们更加不喜欢目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1999年之前.没有人知道蒙牛;2001年之前.没有人知道尚德;2002年之前.没有人知道如家快捷,就是那个经济型酒店:根本就不可能有人会知道.因为那个时候这些企业还都没有建立呢。可是现在.还有人不知道牛根生吗?不知道施正荣吗?不知道那个瘦瘦的梳着大背头的沈南鹏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周波 《乡镇论坛》2008,(36):44-44
“去说了吗?”她问。“还没。”李四说。“干吗不去说?”“让我想想嘛。”“想啥?家里都漏成这样了!不就是个局长吗,会吃了你不成?”唉!怎么摊上这种倒霉事?李四耷拉着脑袋只得出门。  相似文献   

8.
贺建新 《乡镇论坛》2009,(32):40-40
假日里,我回家探望母亲.看见她在操坪里晒着几件粗布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妈,现在又不是没衣服穿,还留着这些老‘古董’干什么?”“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母亲说。  相似文献   

9.
年关又至,但是,年关难过——这是对各大企业的营销战将们而言。原因很简单:又要到老板们论功行赏、因过施罚的时候了!你的销售任务完成了吗?没有?那还不赶快压货!为了保住你的乌纱和饭碗。但是,你能将赁压下去而商家同时又买你的帐吗?想压,怎么压呢?行业不同,压法一样吗?压下去的赁是不是最终还像水中葫芦,转瞬又会冒起来呢?  相似文献   

10.
朱乃洲 《乡镇论坛》2011,(29):32-32
不久前的一天,城里的姐姐回村走亲戚。快到中午的时候,我问姐姐:“今天想吃什么菜呢?我去街上买些回来。”姐姐一听这话,连连说:“罢了,罢了,不要去街上买,你就到地里割一些韭菜炒炒,再烧点鸡蛋汤就行了,街上买的东西我吃也不放心啊!”姐姐还说:“还是咱家好,都是自己种自己吃,蔬菜瓜果没有一点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现在城里卖的农产品我们都不敢吃了啊!”  相似文献   

11.
三月的一天,天空飘着零星的小雪花。吃完晚饭,就匆匆奔向自己的住处。禁不住问自己:怎么现在还有点冷,春天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2.
“情绪消费”曾经让我喜欢让我忧,现在我坚决对“情绪消费”说NO!还是让我们回归理性消费吧。在理性消费的框架下,我们能更合理地配置时间、精力和金钱。使亲友更亲密无间,使自己更充实快乐,使生活更温馨甜美!为什么不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闻之 《乡镇论坛》2014,(33):24-25
有这样一个孝心故事:刘宾的父亲十年前被确诊为骨癌,医生说老人的生命只剩下两到四年的时间了。闻听此讯,刘宾兄妹几个心里十分难过,一向慈爱的父亲几年后真的会离开他们吗?他们还没有好好孝敬父亲呢!兄妹几个一商量,在父亲不多的时间里要好好孝敬他,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病情,要让老人生活得快快乐乐。虽然他们对父亲隐瞒了他的病情,但细心的老人还是从自己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法中得知了真相,变得消极忧郁。  相似文献   

14.
报复的结果     
《财务与会计》2006,(4):78-78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趋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李克 《财会月刊》2014,(9):I0016-I0016
如果钱的数量不能让我们满足,我们还可以怎样用钱来让自己开心呢? “购物!没错,但你只答对了一半。实际上,与物质上的拥有相比,追寻快乐的过程更能使人产生强烈、持久的愉悦感。”两位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特拉维斯·卡特和汤姆·高威奇说:“换句话讲,与花钱买到的具体东西相比,花钱的经历其实更让你开心。”  相似文献   

16.
成健 《乡镇论坛》2010,(27):37-37
那天有人抱怨,现在这世道,怎么好学生都成了雇员,差学生都成了老板! 接着大家分析,多数好学生成绩好,路子顺.大部分进了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梯队,可是差学生呢,进不了这些最稳妥的地方,自然要去跟别人一番厮杀,几个回舍下来.就成了不怕风浪的大鱼,没有不敢闯的大海。反过来你问问那些好学生,有几个是习水性的?  相似文献   

17.
8个月前,出生不久的微信遭遇到扑面而来的质疑—不外乎腾讯惯常遭遇的批评:抄袭模仿、利用海量用户资源上位;三四个月以前,微信成了人们的谈资—不局限某个小群体,而是覆盖了各色人等:现在呢?它已成为一款用户数量超过5000万的无线互联网产品。更让“企鹅”兴奋的是,它还将许多QQ体系之外的高端用户纳入腾讯版图。  相似文献   

18.
富士康的劳资关系曾轰动全国,富士康,不仅富而不康,还让人好恐慌。看到这样的情形.许多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慌了,都在担心这种事情会不会出现在自己的企业里。因为很多企业和富士康的情况差不多,加班也非常多。他们怕这样的事出在自己这儿。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相似文献   

19.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一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张金典 《人力资源》2005,(11):26-27
最近,公务员考试成了街谈巷议的焦点.公务员也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选择公务员的职位类别时要注意与自己的性格相匹配.否则即使你成了公务员.工作起来也会很别扭.甚至痛苦。此外.选定了某一个公务员的职位.也不意味着永远不变.那么,什么时候变最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