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8年,成千上万人曾经收到一条同样的短信,说是橘子里生虫了,千万不能再吃。很快,全国各地的柑橘种植业均遭受重创,橘农们守着烂掉也没人要的橘子开始哭泣,仅湖北一省,损失就估计高达15亿元。事实上,真正生虫的只是四川旺苍县的橘子,其他地方的橘子并无问题,可为什么也遭此劫难呢?  相似文献   

2.
午夜的守候     
我的老家在农村,是个很偏僻的小山村,全村只有村支书家里有一部电话机。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要提前和母亲约定。  相似文献   

3.
小执 《乡镇论坛》2009,(33):22-22
下班回来我照例打开信箱拿报纸,突然报纸堆里掉出一封信,是老家来的!自从母亲再婚后我就很少回乡下老家了,每年只接母亲到城里住十天八天.回去接母亲我也只到村子附近的小镇,母亲提前到小镇等我。我不能接受继父,不想见到那个又老又黑的男人,尽管他曾做过几年代课老师,在山村属于有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4.
采购来迟没货源 巧用关联反占先 1999年浙江橘乡虽是个欠收年,可是来订橘子的客商却络绎不绝。有位客商因故来迟一步,货已被别人全部订完。千里迢迢来了,没有货源怎么办?这位客商一时急得不得了。可他静心一想,着急也没用呀,得找个出路,总不能白跑一趟吧。于是,他在橘乡几个大场山下山上跑了一圈。这一跑还真跑出个办法来。原来,他发现无论大小客商买橘子都极需包装工具,一时间筐篓紧缺,价格上扬。  相似文献   

5.
正趁他们笑时,我瞅了瞅他们的脸颊、脖子、胳膊和露在外面的小腿,上面红的血印一道一道,横七竖八,有的结了痂,黑黑的;有的结了笳又划掉了,粉红粉红的;有的刚划开的,张着口,鲜红鲜红的那年夏天,母亲打来电话,老家40天没有下雨,地里作物的叶子都打卷了,让我回去帮着抗旱。村子里的地已经被附近的药厂征用了很多,  相似文献   

6.
父亲十周年忌日那天,我携妻子回到乡下老家,时值中午。年迈的母亲正在机井边上往水缸里抽水,她见到我们走进院门喜出望外,赶忙扳下电闸,把我们领进堂屋,拧开吊扇开关,说:“看你们,脸都热红了,快扇扇。”而后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冰砣般的猪肉,去厨房给我们做饭。  相似文献   

7.
张雪威 《数据》2011,(2):50-51
每个周末,小小的一根电话线把身在北京的女儿和远在黑龙江的母亲连接了起来。此时,赵玉洁的母亲都会习惯性地守在电话旁,等远在北京的女儿打来电话,时间虽不长,但这已经成了老人与女儿之间的一种默契。  相似文献   

8.
甲壳虫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要知道,这个标榜个性的可爱"虫子",曾经俘获了多少女孩的芳心。现如今,新甲壳虫家族的新成员-"墨橘"闪亮登场,橙色和黑色足够冲击人们的视线,运动性能的提升也一改往日温和"小虫"淑女的形象。橘子墨了,目光来了,男人来了  相似文献   

9.
枣子     
又是枣熟时节。母亲说老家那棵枣树一定又结满了枣子,想回去看看。我心中明白,母亲是想念那些与她相伴半生的乡亲了,那棵长在院外的枣树上的枣子,也许早已被村里那些调皮的孩子摘光了。但我不能令年迈的母亲失望,更不能违背她的意愿,于是在一个双休日,我便陪母亲回到了那个偏远的小村。刚刚进村,乡亲们便热情地与我们攀谈,并争相往家中拉我与母亲。等走到我们老家——那座已岌岌可危的土屋时,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我亦已被乡亲们那份朴实厚重的情愫所深深打动。更令我惊讶的是,那棵院外的枣树上挂满了红焰焰的枣子,并未有被摘过的痕迹。面对乡亲们的热情,面对那满树的枣子,我不禁泪流满面。一位乡亲对我说,就是村中的孩子,也知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蔬菜     
鸟人 《乡镇论坛》2008,(36):20-20
母亲住在距城市200里外的乡下,那当然也是他的老家。城市有直通村头的公共汽车,一天一班,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他和母亲间的联系几乎全靠了这辆汽车。每隔一个星期,母亲都要托司机师傅为他捎来一些新鲜蔬菜、西红柿、黄瓜、韭菜、白菜、萝卜、卷心莱、莴苣、大葱、豆角、冬瓜……母亲的菜园物产丰富,她是一位勤劳的农妇。  相似文献   

11.
永远有时间     
他事业小成,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一天正在会见客户,母亲打来电话,他想,母亲的电话可以怠慢,客户却怠慢不得。那天他母亲的电话一共打了三次。第一次他挂断了电话;第二次他看了一眼,又挂断了电话,并向客户道歉说是妈妈来的;当电话第三次响起他又要挂断时,客户说既然是妈妈的电话,  相似文献   

12.
海岛红圆     
施立松 《乡镇论坛》2010,(33):35-35
红圆是我老家浙南海岛洞头的一种特色小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红圆是“洞头八大巧”之一,又被称为“熟饭用粉包”,这里的熟饭是馅。粉是皮。  相似文献   

13.
九九女儿红     
黑白 《乡镇论坛》2008,(33):18-18
小时候在江南,老家有一种酒叫“女儿红”。女儿红总让我联想到画家陈逸飞或林风眠的某些古典唯美的作品——贴了方块红纸的酒坛子搁在雕花桌案上,穿红袄的女儿面对烛影鬓红,大红灯笼挂在高高的屋檐土,一队民乐班子在天井围着花轿吹吹打打。  相似文献   

14.
家书     
母亲最有意思了,每次电话结束时都要叮嘱说,记着写信回家!没有电话的时候,母亲这样说,现在有电话了,母亲还习惯这么说。尽管她不识字,读不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习惯     
父亲早早去世。母亲独自一人将几个儿女养大。羽翼丰满后。兄弟姐妹们一个个都飞往外地打拼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在离老家较近的省城。  相似文献   

16.
我的成长经历见证了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远在四川工作,为了节约开销,一年才能回一次农村老家.老家虽然人口不少,但爷爷奶奶身体弱,完全没有劳动能力.我们兄妹四人当时年龄都太小,不是要吃要喝,就是任性哭闹.母亲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她用赢弱的肩膀硬是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了多挣点工分,母亲白...  相似文献   

17.
为母亲梳头     
听到母亲病得不轻的消息后,我从离故乡很远的城市赶回到老家.一进门,就直奔母亲住的房间,希望第一眼看见母亲仍然像记忆中的那样微笑着,拥我入怀.母亲躺在那张老木床上,听说我从远方归来,吃力地起床.  相似文献   

18.
“住橘房,走橘路,开橘车,享橘福。”日前,在盛况空前的“橘香新农村”中国湖南浏阳金橘节上,荣获金橘十佳种植能手的浏阳橘农余春来,指着满筐金橘笑呵呵地亮起了大嗓门:“特色精品金橘已成为我们山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举目金橘盛会,但见人欢橘香,高潮迭起。采橘竞赛千帆竞发,身怀绝技的村姑们个个出手不凡;近百台购橘车队排成长龙,海内外橘商络绎不绝;万名赏橘游客纷涌而至,文人骚客赋诗题联,与漫山遍野的金橘构成了一道新农村的盛世美景。  相似文献   

19.
魏宝 《乡镇论坛》2020,(6):23-23
母亲今年已经70多岁了,岁月染白了她的双鬓,生活压弯了她的脊背,唯一不变的是她那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母亲在老家时,一直在村里的小学做民办教师。  相似文献   

20.
映山红     
对映山红的情结,还是孩子时代的事情.人间四月花最红,最红要数映山红.这句老家妇孺皆知的顺口溜,是我对映山红的最初认识.每到四月天,老家的房前屋后、路边山角便开满了映山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成簇成团,争奇斗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