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为什么上来就感谢这个时代呢?是因为我们真的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的创业故事:创意中国首先感谢这个时代,特别是感谢中关村这个地方,让一群有想法的人,一群愿望创造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人,有了很好的机会和环境。1994年,我开始正式创业,就是在海淀。当时我们创业主要做一件事,就是围绕企业,做企业形象设计和咨询服务几个方面。我们的创业历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正好也折射了20年来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是什么地方?中关村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精英地区,这里聚集了中国的一些精英企业和精英高校。中关村的很多企业领全国技术之先,体制的许多方面也比别的地方先走了一步,中关村内的大学很有加快改革的必要。中关村经济的繁荣和高速发展,得益于这里是高校的集中区域,得益于它的科技优势,也得益于一定体制上的优势。在面向市场经济的总体改革中,中关村的高校也有很大发展和进步,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相对于面向市场的中关村众多企业而言,教育体制和高校内部改革的步伐我认为有些滞后,有些所谓大张旗鼓的改革,其实并没有真正地针对顽症,从而…  相似文献   

3.
我与许多中关村的创业者们一样,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这个地区充满了深厚感情。后来办企业又摸爬滚打二十来年,见证了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电子一条街,到成为海淀区的开发区,再上升到国务院批复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应该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关村的创业环境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这两届“双优”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身上我们就可以切身感受到这一点。作为本届“双优”评选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我衷心地祝贺他们。提起中关村,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把它同硅谷对比。的确,我认为中国除了中关村,没有一个地方有潜质能与硅谷相  相似文献   

4.
水活鱼才肥     
郑胜利 《中关村》2004,(9):40-40
就像养鱼,你得给它足够的水,让它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鱼儿才能成活成长.中关村也是这样,中关村想要发展壮大,就要有资金流进来支持其科技创新,中关村才会真正活起来,流动起来。因为中关村是高科技的代名词,而不是简单的倒买倒卖。而直到现在,中关村是死的,因为其科技创新没有吸进流动资金,中关村的科技创新还没能真正引入风险投资。资金进不来,大批的企业缺乏推动科技转化的后续资金,很多科技项目就中途流产了。资金进不来,不是没有资金,而是资金没有进来。那是因为资金与高新技术之间没有牵线搭桥的红娘,没有一些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也许是中国最著名的“村子”。在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作为一名长者受到大家的敬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不仅在年龄上,而且在人生阅历、对社会的贡献上也必须是众多企业精英甘心学习和尊重的长者。六十二岁的张家林,就是中关村里为数不多的一位长者。岁月的风霜已经很多次严厉地拂过了他保养很好的面颊,那种常年重任在肩下的忧虑与坚毅互相格斗的痕迹,扭结在他的额上,他微笑的时候都好像还在思考着。中关村是一个叫做村子的地方,但是谁都知道它并不是一个安静美丽的村子——在企业家的眼里,它实在就是一个杀气连营、尸横遍野的战场。张家林被看作是中关村的一位长者,因为他在这里开始成为开发区不久,就悄悄地带领着一拨人来废寝忘食地开疆拓土。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10,(4)
中关村是一个创造财富的领地,积聚生机、诞生希望的福地,在这里从来不缺少创的力量,每天都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有关创造创新和创富的神奇故事。也因此,中关村因创而闻名中外,《中关村》因中关村而得名,也因创而让人铭记。今天的《中关村》人时刻铭记中关村精神的薪火传递的坚定信念,愿与这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起成长、成功、成名。走出一条与示范区相匹配的品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李小平 《中关村》2004,(8):21-21
中关村是什么地方?中关村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精英地区,这里聚集了中国的一些精英企业和精英高校。中关村的很多企业领全国技术之先,体制的许多方面也比别的地方先走了一步,中关村内的大学很有加快改革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夏颖奇 《中关村》2008,(6):37-37
中关村现在地域面积232平方公里,高科技2企业已经达到了两万家,在中关村这块土地上,我们有很多的大学,国际级的重点大学有30多所,加上普通大学大约70所,国家级研究院、研究所、工程中心有200多个,中关村到现在为止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107家,所以这是中关村的内涵。很多外国人或者是来宾,包括中关村人也经常问到,中关村究竟是什么?过去的20年,中关村是中国的创新中心,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中关村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些年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相似文献   

9.
硅谷主要是为微半导体服务,我是1998年来到中关村,也是第一个把中国硅谷的照片发给报社。1998年在北京出现了计算机热,到处都在卖计算机,很多小商店人都非常多。所以当时我发了几条消息介绍了一下这些小商铺,在1998年我写这个新闻发给美国时,当时计算机的市场不到100万台,而现在是1400万,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PC消费国。由此可见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硅谷以及其他的技术集群的情况如何?其他地方怎么搞集群,怎么建立创新中心和技术研发?这里有很多共性的地方,我们在自己的集群当中也会碰到这样的现象。硅谷是所有技术之母,它最初并不是…  相似文献   

10.
王畅  张勇 《中关村》2005,(6):42-53
论坛缘起:卫汉青(《中关村》杂志社社长):非常感谢大家光临《中关村》杂志“地产与科技”论坛。中关村凭借着科技创新确定了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目前,房地产是个热点问题。科技中有地产,地产中有科技。如何提高中关村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实现科技与地产的和谐发展,化解地产对科技企业的不利影响,使中关村地产能支持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今天我们邀请了诸位领导、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共聚一堂,就科技与地产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大家能够冷静面对并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谢谢!实现中关村地产与科…  相似文献   

11.
这个地方不大,这个地方很大。不大是因为地理面积不过几百平方公里,很大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影响。这个地方就是中关村。中关村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中关村的影响力构成因素很多,如它的研发能力——中科院;如它的高新技术产业——一区七园和1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如它域内的大学——清华北大等68所高等院校。不论什么组织和机构,都是由人来运转的,而层次如此之高的组织机构的人群则是这个国家的精英人物。这些精英人物对于自己的地区——中关村;对于自己的城市——北京;对于自己的国家——中国;乃至对于世界;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发言权。这就构成一个…  相似文献   

12.
张颐武 《中关村》2004,(9):36-37
二十年前,一个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没有跳出理想的高度,黯然地离开了赛场;但今天的雅典,一个同样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却第一个达到了终点,冲到了世界尽头。二十年前,一个来自科学院的研究员第一次走上了中关村的街头,用一个小生意的铺面开始了一个地方的新的命运。他也黯然地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归泥土;但今天,这个叫做中关村的地方已经成了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未来的象征。这两件事在讲述一个共同的梦想。当年开始的道路今天已经有了一个让人欣慰的结果。尽管未来还需要无限的努力。但这两件事可以象征一个国家和他的人民的…  相似文献   

13.
卫汉青 《中关村》2005,(6):11-11
今年年初,一家中央级媒体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南海关注自主创新》,文中记述了中央领导对以中关村为首的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呼声最先在中关村发出,“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硕果也最先在中关村结出。1988年以后设立的标志着中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来自中关村的联想汉卡、方正照排、同方威视、汉王笔、中国芯等,连续荣获8个(2000年以后蝉联5个)一等奖便是一个明证。中关村的创造结晶已经水乳交融地融进了中国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君若不信,请看看下面这一组打…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05,(1):114-114
北京佰众专业健康体检中心座落于中关村,服务于海淀区,在整整走过一年之际,当整理124家园区企业、近万人中关村白领体检结果,惊喜和喜悦几乎占据了全部。尽管佰众体检中心、北京中关村人力资源经理协会作为“中关村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为中关村做了很多调研工作,但对中关村园区企业近万人体检结果资料是经过整一年的积累与研究,大样本的数据反映了中关村人的健康现状,也从中发现了与人们印象中的中关村不一样的地方。★女性开始在中关村扮演重要角色本次统计显示中关村从业的女性占36%,改变原来男性为主的局面,我们从统计结果可以看…  相似文献   

15.
张越 《中关村》2013,(5):68-70
“中国梦”的提出不仅让来自中国创新的发源地的‘中关村人’想到了“中关村梦”,也让中国软件与信息产业的聚集地中关村软件园想到了它的“产业梦”。从2010年到2013年,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从第一个十年跨入到第二个十年。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中关村软件园也从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市场孵化器,转向到中关村发展集团的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16.
高伟华 《中关村》2007,(2):44-45
2006年11月20日至22日,我随中关村品牌协会组织的重走长征路队伍,进行了3天的“长征体验”,路程45公里。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一代,对于我们这些身在中国的硅谷、立志打造民族品牌的中关村人来说,这短短的30几个小时,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甚至是不身临其境就无法体验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马云 《中关村》2013,(4):79-79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2012》这部电影,大家发现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这个世界有钱的人不高兴,没钱的人也不高兴;有事业做的人不高兴,没事业做的人也不高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人类真正开始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以前所有的企业都讲究规模和标准。现在的企业都开始讲究小、特色和附加值;以前是企业越大越好,今后是企业越小越好。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小企业越来越好,大企业越来越累。未来小而美的企业将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中关村》2006,(9):123-123
打破科技报道传统界限“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日新月异”已经成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广告名牌,树起“新科技”的大旗。《中关村》要领导的无疑是科技创新的队伍,着眼点在“新”,也就有了一个无止境的开创环境。但是翻开一本本精美的杂志,我们看到了工厂,看到了中关村,看到了科技人物,看到了创业史,就是没有看到真正属于新科技的东西。名叫《中关村》的杂志,已经被冠上一个标志,这个专有名词“中关村”把杂志就定义在中关村周边辐射的范围内,读者更加留意与之相关的报道,久而久之也就把《中关村》杂志想成了中关村这个地方的专有,就如北京…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20日至22日,我随中关村品牌协会组织的重走长征路队伍,进行了3天的“长征体验”,路程45公里。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一代,对于我们这些身在中国的硅谷、立志打造民族品牌的中关村人来说,这短短的30几个小时,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甚至是不身临其境就无法体验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周君 《中关村》2005,(9):86-87
苏州街上的那块牌子从外表上看起来,海淀区的苏州街, 是一条颇具国际化风范的都市街道,在中关村的很多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上班族们对这里就更熟悉了,是因为“苏州街”这三个文学色彩浓郁的字眼吗?还是大道两旁摩肩接踵的楼台亭榭?不,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原因,还是先来听一听上班族们自己的解答吧! “我大学毕业后来北京,第一份工作就是从中关村人才市场得到的。”“我上班后跳过N次槽,中关村人才市场不但给了我更好的选择,还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咨询和建议,从那以后,我的工作开始稳定了。”“我一些朋友的单位,如果需要招人了,首先就会想到去中关村人才市场,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