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天镇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囿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低下,农民生活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九十年代特别是“九五”以来,天镇县、县政府在指导农业生产上,明确了“瞄准市场上项目,抓住项目促规模,围绕规模搞服务,突出科技增资效益”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全县建设商品粮、土豆、蔬菜、油料、甜菜、猪、牛、羊8大商品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组织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大力进行规模科技型商品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3.
中关村科技园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果,带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家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和刚刚推出的有关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政策,为中关村进一步提升指明了方向:自主创新。而在当前情况下,中关村发展最为亟需的,不仅仅是金融工具的配套或者国家重大项目和投资的扶持, 相似文献
4.
5.
一、辽宁省大学科技园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辽宁已建成的大学科技园近20个。这些科技园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锦州、鞍山等地。入园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00多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日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的东北大学科技园由东大科学园、东大创业园和东大产业园(包括东大软件园)三部分组成,园区占地面积1000多亩, 相似文献
6.
海淀园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国策,又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年我作为一名政策理论研究工作者,参与了海淀集体、个体机构调查和中央联合调查组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研,迄今仍在关注海淀园的发展。纵观海淀园的发展,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启示.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8.
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巨大引擎的西安高新区,由于在"二次创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全国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雄厚基础。因此,西安高新区被国家列为重点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建设特色鲜明、科技先进、产业发达、区域和谐的现代新城区,为西安市的率先发展和建设西部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学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作为基地,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自此,大学科技园区在我国应运而生。截至2005年10月,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总数己达到44个,依托高等院校104所。大学科技园区的兴起,加速了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正是沿着这样一条主线,立足于东湖高新区、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建设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中国科技产业》2008,(12)
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1999年12月,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首批确立的1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2001年5月验收合格,被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13.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新时期的客观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5.
创造大学科技园辉煌的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高等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全国高校积极参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化,培养大批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面对重要的变革时期,高校必须勇于肩负责任,发挥作用。我们办大学科技园,就是要在国家的层面上,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金融资本与高校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推动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大家要认识到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不是搞几个校办产业的问题,它涉…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中国科技产业》2008,(12)
一.科技园区概况 上海大学科技园创办于1 991年,原名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区.1 99394%.管理人员中有2名MBA.2人获得<上海市专利代理培训证书>.1人具有经济师资格,主要骨干均来自于科研第一线.人员结构合理.是大学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18.
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产业》2008,(12)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同济大学.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中.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合作.形成了在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较强的一些学科群,拥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其所产生的丰硕的科研成果.强大的科技实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研究开发基地和科技产业的创新源.而同济大学科技园则是依托同济大学学科群优势,围绕着校园周边.由企业自然麇集.政府政策着意引导的应运而生的专业特色企业孵化.成长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