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虽然每个领导干部所从事的工作不同,但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人民的公仆,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为人民创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发展目的为了群众,发展过程依靠群众,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的群众观点,脚踏实地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李致明 《发展》2009,(10):127-128
政绩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集中体现。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应该把执政为民作为政绩观的价值目标,把求真务实作为政绩观的基本要求,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政绩观的核心内容,把实践、群众和历史作为政绩观的检验标准。创造政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必须坚持考用结合使考评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核心和灵魂。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追求,打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实践,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艰苦创业和求真务实精神激励斗志,坚持脚踏实地,奋力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工作》2004,(8):23-24
全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开展“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培训教育活动,以“增加执政为民意识、提高服务经济能力”为主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优化环境”教育活动制定的整改措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5.
杨麻 《开放导报》2005,(2):i010-i011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6.
解光第 《唐山经济》2007,(9):4-5,11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解决党风方面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为党的作风建设明确了内容、指明了方向。能否使广大地税党员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时,是立党为公、夺权为民的;掌握政权时,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和国家的公务人员来说,破除“官本位”意识,确立“民本位”观念,实现由“掌权做官”的观念向“执政为民”的观念转变。要实现好这一转变,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而且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坚持执政为民这点上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05,(5):18-20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正确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严格执行统计法。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良好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是胡总书记第一次对领导干部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丰富了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内涵,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我们党55 年来执政的主要经验时强调指出:“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党科学执政理念的根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科学执政理念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政策,扎扎实实地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楠楠 《魅力中国》2014,(3):319-319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的立足根本,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本。在革命时期,我们党依靠群众路线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这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群众力量。在任何时期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坚持执政为民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导向,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根本价值取向,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高标准。只有坚持执政为民,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时,是立党为公、夺权为民的;掌握政权时,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和国家的公务人员来说,破除"官本位"意识,确立"民本位"观念,实现由"掌权做官"的观念向"执政为民"的观念转变.要实现好这一转变,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而且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和诣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而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是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实践中最具重大意义的一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我们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遵循之旨,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之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