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7,(4):12-12
要求经销商专营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是多数企业的梦想,但梦想不等于现实,越是强加的意愿越容易招致反感和抵触。许多经销商根本不适合专营,也不愿意专营,因此企业变得更实际了,不再强制要求经销商专营,而是采取一些手段,比如利用专营的优惠政策、品牌比较抢手等条件,引诱经销商心甘情愿地专营这一个品牌。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究竟该不谊专营呢?专营在理论和现实中究竟可不可行?如果不可行,为什么会有特殊条件下的专营存在呢?专营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厂家又开始把自己手中的经销权再度下放给经销商。在经过了一轮——找总代理到自建终端,自产自销,再到把经销权交还给经销商。厂家的经营思路似乎又回归到了起点。究竟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否意味着厂家经营思路的倒退呢?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目前的渠道发展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经销商都是区域性的;而从白酒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品牌也是区域性品牌,当然有些是全国性品牌,区域性销售。在这种趋势下,我认为区域性的经销商和区域性品牌这两者间有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强强合作,换句话说就是区域强势经销商应该选择区域强势品牌。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有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插位战略     
李光斗 《广告大观》2005,(10):164-165
为什么我的品牌总是落在别人的后面?为什么我的品牌总被湮没在品牌的汪洋大海中不能脱颖而出?我的品牌什么时候才能超越竞争对手,成为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6年春节旺季的结束,大家都开始了一番总结和思考。节后,记者与浙江、山东、河北、北京、广东等各地经销商进行了交流。其中,大家提到最多的是,不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小品牌在节日期间销售受阻,相反,名酒及其系列酒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越来越好卖。往年很多名酒经销商都会抱怨,小品牌利润空间大,促销力度猛,对他们的销售影响很大。那么今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该现象对白酒行业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记者进一步做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6.
韩军 《糖烟酒周刊》2006,(24):34-35
站在经销商的角度看,自创品牌可以摆脱厂家控制,获得更大的品牌自主权。那么经销商自创品牌会面临哪些机会和风险,经销商获得自创品牌的途径有哪些,经销商自创品牌的关键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大多数经销商老板的印象中,经营品牌是生产厂家的事,自己只是经销这个或是那个品牌的产品而已,那么,经销商有没有考虑把自己的经销公司也包装成一个品牌呢?经销商的品牌就是对经销商的在某个地区或是某个行业的实力和经销商能力,进行一个概括和明确。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手段进行传播和扩散,在某块区域市场或是行业市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相关的厂家和商家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中,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合作信心,  相似文献   

8.
上市平常心     
季琦 《商界》2010,(5):2-2
为什么要上市? 这个问题汉庭在路演过程中一直被问到,觉得汉庭现金流很好,好像上市融来的钱也没有太多用处,找不到上市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9.
<正>小企业一定要找小经销商吗?未必!一、小企业为何要找大经销商小企业寻找小经销商在市场上成了惯例,其实这种惯例影响和制约了小企业的发展。小企业找小经销商,那么你的企业离关门就不远了。因为,小经销商缺乏把小品牌推广成功的资源和能力,尽管他们对小品牌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0.
很多经销商在拓市时发现,拿名酒的品牌力这块令牌号召消费者,也并不是如想象的那样一呼百应。在有地产强势品牌的区域市场,名酒经销商的发展更是艰辛,和“地头蛇”品牌的竞争甚为惨烈,那么,名酒经销商如何能在与“地头蛇”品牌的竞争中抢得一块地盘呢?我们不妨看看下面几位同行们在对付“地头蛇”品牌时所使用的招术。  相似文献   

11.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7,(28):46-46
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在全国化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听起来也许有些匪夷所思,为什么在全国化过程中要找竞争对手呢?自己独树一帜、傲立群雄甚至垄断市场不是所有品牌都梦寐以求的吗?但是在竞争充分的市场环境下,在独特的白酒竞争市场中,全国化过程中有个“伴儿”最好!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6,(40):11-11
茅五剑该怎么宣传自己的品牌、文化?该怎么制订合理的价格政策?该怎么去做终端……在听惯了这些常规提问的今天,冷不丁地冒出“茅五剑究竟需要多少经销商”这种提问,真叫人摸不着头脑。可是细想一下,这个问题其实提得很巧妙,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提问内涵很丰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百姓刚刚被菜价高涨折腾完,中国菜农又在为贱卖的蔬菜伤神。为什么中国的农产品几十年来总是在“多收了三五斗”的怪圈里徘徊呢?问题出在长期以来蔬菜生产上重生产轻流通的习惯思维。  相似文献   

14.
王荣耀  关胜 《品牌》2006,(9):36-37
小经销商才会把手中的资源往小品牌倾斜,才会真正重视小品牌,所以小品牌应该选择小经销商。真是这样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梁剑 《华糖商情》2001,(17):10-10
“经销商不像企业.企业要顾及收益、品牌和中长期发展,而经销商,只要有利润还追求什么呢?”——这是某大厂经理在向笔者诉苦时的一段话。除了利润,经销商还要求些什么呢?4月13日,长沙的李广文先生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儿:“厂家都把经销商看成了什么——铺市的工具,还是靠厂家施舍利润才能活下去的寄生者?经销商是独立的,经销商群体也是独立的,经销商要靠利润生存,但这个利润是经销商的“工资”,它只是经销商价值的一小部分。除了赚钱,我们更渴望尊重,被厂家尊重,这个尊重并不仅仅是几个点的年终返利。”  相似文献   

16.
李光斗 《中国广告》2005,(10):205-206
企业的困惑有很多,为什么我的品牌老是落在别人后面?为什么我的品牌不能后来居上?我的品牌什么时候才能超越对手成为第一品牌?其实在中国就有这样的奇迹,我们看到了一个品牌从出生到冉冉升起,到成为行业第一的过程,这个是所有企业家梦寐以求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出一个词就是“插位”。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经销商异地扩张现象开始频繁出现,区域市场上规模稍大的经销商,都在忙于异地扩展业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该如何看待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来参加全国糖酒会,经销商多是希望能找一两个新的品牌去做。在和大大小小的品牌厂家接触时,铺货、广告、促销等各种形式的支持常常挂在厂商们的嘴边,而许多经销商也往往因为这些心动并最终敲定品牌。值得提醒的是,如今的白酒品牌竞争已经演变成:真正决定一个品牌能否在市场上吃得开的,已不仅仅是铺货、广告与促销,而是关系到品牌核心价值,体现在品牌诉求上。  相似文献   

19.
对于经销商来说,节前备货绝对是个技术活,货备得多了,厂家业务人员笑死,而经销商老板自己撑死。若是货备得少了,不但损失赚钱的机会,还招致下游客户的抱怨。那么,为什么难以做到精确备货呢?因为很多经销商老板还在使用拍脑袋销量预测法,凭借自己的经验乃至感觉来判断备货数量,加之被身边的其他人士忽悠,导致备货数量过多或是过少。  相似文献   

20.
在这八年的营销策划、品牌咨询的过程中,在接触消费品企业的时候,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广告,可效果却不明显?为什么我们广告加促销,空中、地面同时展开了立体的品牌攻势,却没有使品牌与销量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