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外部分国家承担粮食安全的政府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美国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责任
美国(America)是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和粮食生产及出口大国,农业已实现现代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多年居世界前列。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形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政府承担的主要责任有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和“委托代储”等。 相似文献
2.
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也是粮食部门的目标和任务。在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要清醒地看到,确保粮食安全是立足我国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突破薄弱环节,建立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发展阶段,必须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一是充分发挥价格信号稳定农民种粮预期的重要作用。不断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近日,通过听取陕西省政府组织的现代农业专题讲座,结合陕西省粮食流通工作实际,笔者对此论述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湖南省永州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多措并举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规模和产量稳步增长。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达824.1万亩,总产量311万吨,出售商品粮71万吨,商品率达22.8%。一、加强领导,巩固粮食基础地位粮食是国之根本, 相似文献
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古今中外无不把粮食视为治国安邦、施政福民之圭臬。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发展,关乎政治安定,世界各国都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好粮食问题,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更是施政安民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综合 相似文献
7.
<正>农发行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直接参与者,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积极探索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子。当前,农发行支持国家粮食安全可供选择的路径主要有:一、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是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差,许多地区还是上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因此,农发行要将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和粮食核心产区、后备产区,以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突破3000万吨,实现5连增,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既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无论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对粮食问题都极为关注。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多年居世界前列,出口量在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中居主要地位。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一直还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形成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粮安天下,是我国一个现实的问题和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应看到,超大的人口规模,加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国家粮食安全形势更紧迫、任务更艰巨。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信号强烈、指向明确、要求具体。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以坚定的信心、有力的措施,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尽管粮食生产获得了"九连增",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可以高枕无忧。一、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滑,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我国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和供给的最重要依靠,中央确定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能否守住,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相似文献
12.
13.
<正>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供应有保障,市场基本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比2013年增长0.9%。这是继2004年以来取得的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总体上国内粮食供给比较宽裕,表明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有保障国家口粮安全的物质基础。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这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但我国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报告中提到"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凸显了流通环节的重要性。粮食部门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执行主体,必须以党的十八精神为动力,主动作为、主动对接,围绕五个着力,抓粮源、活流通、强监管、树品牌、保稳定, 相似文献
15.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下简称\"两藏\")战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四大战略之一,也是依据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库存高企的实际情况,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粮食产需平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