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世界》2015,(9):21
初一这一天最关心的就是附近几个村落"耍花会"的到来了。最先来的总是金钩寨的花会。我这一辈子,经过几个朝代,也已经过了80几个"年"了!时代在前进,这过年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和进步。从我四五岁记事起到11岁(那是在前清时代)过的是小家庭生活。那时,我父亲是山东烟台海军学校的校长,每逢年假,都有好几个堂哥哥,表哥哥回家来住。父亲就给他们买些乐器:锣、鼓、二胡、洞箫之类,让他们演奏,也买些鞭炮烟火。我不会演奏,也怕放炮,只捡几根"滴滴金"来放。那是一个小纸捻,里面卷一点火药,拿在手里抡  相似文献   

2.
江永胜 《沪港经济》2011,(10):61-61
怎么会创办“后大学时代”这个品牌培训的? 江永胜:这要追溯到2005年我30岁的时候。((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男人一到30岁就会突然迷茫”。我那时很痛苦,不知道出路在哪里。后来静下心来,归纳出身上有20多条毛病阻碍自己发展,例如浮躁、急功近利、理想主义、缺乏时间观念等等。2006年元旦那天,我把这些毛病...  相似文献   

3.
30多年前,乡村几乎家家户户炕头上,都挂着一个广播喇叭,这是农家获取外界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我家是村里第二户安广播的,但这并不说明家里多富裕,是因我死犟耍拧换来的。听母亲说,在我1岁多点的时候,屋后的大爷爷家装了广播!那时他家我大叔在公社当老师,二叔上高中,算是书香门户,这也是他家最早的原因。母亲经常领着我到大爷爷家玩。只要到了广播时间,把我往炕上一放,不耽误干别的。我两只眼瞪的溜圆,表情也很投入。  相似文献   

4.
父亲已经70多岁了。他说,他不怕热,就怕冷。所以,每年冬天,我都动员他到济南来"猫冬"。前几天,他又来了。如果是前几年,我不会去接他。因为他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县里的知名企业家,出了车站,打个车就到我家了。他也不喜欢我接他,因为这样他可以显示并未老。但今年有些不同,虽然身体看起来还硬朗,但中秋节回家,已经看出来他的身体和智力水平已经远不如从前。虽然他永远不会承认这些。这次接他,时间上有点差错。他是上午11点半到站的,而我们此前掌握的信息是下午1点才到。我们从家出门的时候,他已经下车了。路上,他给我打了两次电话,一次是问,到哪里了。我回答说,再有20分钟就到了。他  相似文献   

5.
在创业园从事已经一年多了,可要说到真正接受店铺也只能从二年级下学期算起吧,至今也不过是半年的事. 创业园刚建成的时候,我也不过是一个刚升上二年级的学生.那时,一位学姐在创业园有一间店铺,邀我在创业园帮忙.学姐卖早餐,我就帮她拿货,负责售卖.那时候真的有点苦,每天五点起床,六点去拿货,六点半前要把货物送到学校并摆放好.身为独生女的我,从没有做过这么苦的事,那时在我眼里这估计就是我的极限了.之前虽然也打过工、摆过摊,可也不像卖早饭时那样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多得算完帐才能睡.  相似文献   

6.
遥望五十年     
当我提笔写这篇回忆文章时,想起了老诗人曾卓的《我遥望》一诗: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50年前,13岁的我在浙江定海的一家酒楼里当小跑堂。那时,上海解放了,定海还没有解放,在上海当职员的父亲寄不来钱,我的学只好不上。为了补贴家用,老祖父通过亲戚把我荐到这家刚开张的酒楼当小跑堂,使我较早地接触了社会的复杂、世态的炎凉。我在做工的几个月内,挨过老板的打骂,受到顾客(主要是从大陆  相似文献   

7.
1978年我还是一名党校教员。 这年我的工资大概是42元,与周围人比不高也不低。那个时候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精神生活也比较单调。我记得当时—位亲戚从香港带来一台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为了便于接收信号,我在屋顶树一个杆子做天线。到晚上看节目时大家轮流去转天线的方向,因为信号很不固定。但新的变化很快就发生了。大概过了几年后,我就看到许多家庭,包括一些村庄都有了彩电。去年我们统计发现漳州每百户就有两部小轿车,这个变化非常惊人。  相似文献   

8.
<正> 我生活在贵州省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里,从20岁开始,我就在外闯荡、打工。这几年的经历让我见识到不少新鲜事,也让我攒下了一些钱。虽然在外面闯荡了不少年,但总想着能够回家乡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由于初次创业,为减少风险,我选择了加盟连锁经营,因为这可以省去不少  相似文献   

9.
牛翁 《今日重庆》2012,(11):50-51
为此,我们专门访问了这位学富五车而又与时俱进的老者,在与他的对话中,聆听他对城市文化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与生活"的精辟论述与独特理解。问:在公众的印象中,你都是为一些知名的公共项目和城市地标作序写赋,这次,你为一个地产项目写序,是基于怎样的考虑?答:首先,我对项目所在的走马古镇印象深刻。在我幼年的时候,从重庆到成都,走马是第一站。出通远门,走兴隆街,下到黄沙溪,然后爬坡到木牌坊,歇口气,在茶亭喝口茶吃口饭就继续赶路。下午过佛图关,办过关手续。继续走东大路,先到白市驿,歇口气,大概黄昏时分就到走马了。人们到这就不走了。因为再往后就要翻过一座大山,中梁山和缙云山之间,土匪多,走夜路怕货物不安全。所以,走马自然就成了一个落脚的地方。那时的走马夜市很热闹,一条街上全是唱戏的,说书的,卖东西的……后来成渝公路修起来之后,走马就慢慢衰落了。但几十年过去了,走马古镇依然保存了淳朴的民风,巴渝古场镇,老建筑的风貌也保存得较为完好。在我与项目负责人陈波接  相似文献   

10.
任美华 《东北之窗》2011,(13):132-132
我以为,我对奶奶是没什么感情的。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奶奶的影子是模糊的,记忆里的奶奶也是根据长辈描述而复原的。直到8岁那年,爷爷去世,我的生活才跟奶奶有了交集,奶奶才生动地出现在我纯真的瞳仁。爷爷去世后,过年的时候奶奶是在仨儿子家轮流过的,按次序来。奶奶在谁家过年就到谁家聚会,这没什么好商量的。可是年过了,难题也来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一篇,我们谈了婚姻。这一篇,我们来谈谈专注。最近有弟子来看我,说到一个人的专注力和智力同等重要,我深以为然,"当你专心做事的时候,本身会产生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是力量。"我说。弟子笑道:"做企业也一样,有的企业看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但是,机会多的人或者机会多的企业,往往最后都是平庸的。有一个管理学家说,无论是企业和个人,当你知道该怎么走的时候,往往已经没有机会了。"我点头。以前听说,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在公司宪章《华为基本法》里写着"永远不进入什么领域",避免其  相似文献   

12.
毕业那会儿,当很多人还在对象牙塔生活念念不忘的时候,我已乘南下的列车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揣着美好的愿望,带着满腔的热情,抱着坚定的信心,当然,还有一丝丝对未知的好奇与彷徨,在那个硕果飘香的季节,我来到了漳州市诏安县太平镇山前村这片热土,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村官生涯. 依然记得初来乍到那时,村民用那种不理解的目光盯着我的尴尬场景,有的甚至说:“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子能有什么作为,估计待不了几天就会走人了.”可是他们忘记了我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女儿,对农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凭借这这份情感,我相信我的努力会得到村民们的认可的,会促进村子更好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上小学的时候,我不知校车为何物。那时学校离我家只有2里路,记得中午放学时,我都是一路小跑回家。后来跑着回家的孩子越来越多,一到中午,乡村土路上就会出现一群孩子一路狂奔,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进行马拉松比赛呢。  相似文献   

14.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在我看来,迷恋是一种吞噬.那么生活便是即兴的过场.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可以绝望,但也别放弃抗争.”“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是很多人记忆里熟悉的杜拉斯,生命如歌,杜拉斯的一生中反复咏叹的便是爱情和写作.  相似文献   

15.
王翔 《重庆与世界》2016,(43):54-55
“这是我第一次来非洲时的照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雾都尼亚酒店谢光綦的办公室内,有一张略微发黄的照片,那是2005年谢光綦第一次到非洲考察,照片上的他看上去非常年轻,但事实上,那时他已经48岁了。  相似文献   

16.
兑挂面     
关于"兑挂面",本人的记忆依稀定格于10岁左右、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我老家所在的大队名叫马蹬坝。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坝子地形,良田数以千亩计。生活在马蹬坝的农民,是比较有优越感的。因为有可产稻谷的水田,产苞谷、小麦、红苕等等杂七杂八的耕地,还有可供燃薪的山林,这就吸引周边的姑娘纷纷到这里来寻找婆家。但是进出马蹬坝,要爬长长的山坡,翻越山梁。在我十来岁的时候,每年都有几次到马蹬坝外的其他大队去兑面条,那山梁上七弯八拐的路都留下过我无数的脚  相似文献   

17.
上小学的时候,我不知校车为何物。那时学校离我家只有2里路,记得中午放学时,我都是一路小跑回家。后来跑着回家的孩子越来越多,一到中午,乡村土路上就会出现一群孩子一路狂奔,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进行马拉松比赛呢。  相似文献   

18.
"我很认真、好强、专注、粗鲁、固执.是的,这很公平.坦白地说,我不太喜欢同人聊天,参加董事局会议的时候,我提前两分钟到,会议一结束就走.我不会留下来吃午餐,也不会提前离开去喝咖啡.这就是我." --罗·郭士纳(Lou Gerstner)  相似文献   

19.
开我的第一家店之前我在一家影楼上班,本来去应聘的数码后期,但老板看我这模样还入得了眼就让我做了前台。这个影楼工作时间太长,平时朝八晚九,离谱时要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多,感觉被严重剥削了。总之,那时就一直想自己要做点什么,也时刻在寻觅着"机会"。后来,我哥说想给我开一家店,锻炼锻炼我的能力。这个我称之为一辈子的"天使投资人"丝毫不求回报,说哪怕和上班赚的钱一样多也行。我从我的兴趣出发,我决定做母婴用品专卖店。因为  相似文献   

20.
把有限人生全用在学术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侯老师就有过合作,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我们又再次合作研究,一起讨论和接触的机会多了,深受侯老师人品、学问的影响和感动. 那时每隔一月左右我去一次西安,晚上坐火车,早上到西安后就开始讨论,每天七八个小时,一般讨论三天,第三天吃过晚饭后回北京.侯老师每年也到北京来两三次,一到就开始讨论,直到离开北京要去机场时才结束. 侯老师对时间十分珍惜,为把有限的时间全用在学术上,我们有一个约定:免去一切应酬,我到西安,他不请我吃饭;他到北京,我也不请他吃饭,都是到单位食堂餐厅用餐,没有人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