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新春伊始,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又开始了又一轮的调整,引起社会各方密切关注。本文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为各级政府在最低工资调整机制方面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是一种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但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在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中所重点考察的因素却比较模糊,这使得目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文章采用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各因素对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影响,并对其合理性进行研究,以探寻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林原  曹提 《生产力研究》2012,(8):174-175,253
由于缺乏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决定机制,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垄断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使我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一直偏低,未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文章对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的决定机制进行了研究,对政府主导型、立法机关主导型和专业委员会主导型三种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决定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总结了不同模式对于完善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决定机制的借鉴意义,以探寻优化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清郎 《时代经贸》2011,(24):221-222
本文概括介绍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概念和简单回顾了美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分析了美国联邦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和8次调整,以及2011年美国各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将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美国劳工部对雇员享受最低工资标准权利的法律保障方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东经济》2010,(5):59-59
广东省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于5月1日开始施行,为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准确了解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促进新的最低工资标准顺利执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此次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及最低工资标准执行过程中较受关注的问题进行解读与介绍。  相似文献   

6.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自江苏省在全国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地也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从2010年5月1日起,广东省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升幅超过20%。而今年4月份,浙江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进行一轮上  相似文献   

7.
罗小兰 《财经研究》2007,33(11):114-123,143
文章探讨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会促进农民工就业,而超过该阈值后,农民工就业就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而减少。进一步的地区及行业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东、西部为正作用,中部为负作用;制造业为正作用,建筑业为负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可获得的数据,对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2005-2014年间,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地区差异也有所缩小,但增长速度不高,其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有所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最低工资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速却不低。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最低工资水平尚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看,中国的调整方式存在着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合理性,中国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并尝试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自动调整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搜集全国各市所有区县1999-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企业微观数据与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合并,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均值层面上,最低工资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适宜的,对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正面影响。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可能通过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等途径促进企业成本加成提升。虽然本文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不会抑制企业成本加成提高,但仍然需要关注最低工资对企业产生的其他影响,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使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7,(6):153-168
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3年数据,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在不同区县不同时间上的差异,在分别考察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工资、就业的影响后,本文重点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劳动参与,尤其是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1)最低工资标准上涨10%,员工的雇佣工资显著增加6.6%,被雇佣概率下1.2%,但在10%的统计水平下不显著。(2)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增加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显著增加1.86个百分点,且以从事非农工作为主。对工资收入处于最低25%的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显著增加3.03个百分点。(3)综合考察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以及进入劳动市场后就业概率的影响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10%,16—55岁已婚女性中就业个体的占比显著增加2个百分点。(4)从异质性上看,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影响中年、低教育水平或来自西部地区的已婚女性。在劳动供需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形下,通过激活劳动力存量,上调区县最低工资标准对短期内缩小中国劳动力供需缺口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作为自然实验,应用回归调整的差中差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青年和中年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低技能群体中的男性和青年女性的就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对低技能群体中的中年女性就业却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且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幅度越大,对就业的消极影响越大。因此,政府适当的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将有助于低技能劳动力整体工资水平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罗燕  韩冰 《产经评论》2013,4(4):142-151
广东省自1995年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广东各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广东省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未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变动相适应。本文基于2004-2011年广东2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东省平均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显著为正。因此广东省可继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缓解当前广东省招工难的压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2013,(3):49-49
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广州市5月1日起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到每月1550元,且全市十区、两县级市均统一执行该标准。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此前下发的《关于调整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广州市人社局此次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统一执行省一类地区标准,调整为155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8.91元/小时;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5元/小时。该标准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执行。  相似文献   

14.
职场     
《经济纵横》2011,(5):11-11
12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浙江超上海全国最高4月6日消息,今年第一季度刚过,全国12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8个省份超过千元。据悉,从4月1日起,浙江省开始实施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从1100元调整到1310元,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处长张飞雁表示,最低工资标准在企业里,是保底的最低限,我们现在招工,远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杨娟  李实 《经济学(季刊)》2016,(4):1563-1580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数量的持续增加,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显著提高,最低工资的作用和影响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应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库和一些宏观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流动人口就业、工作时间和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仅有微弱的影响,仅对女性和中部农民工的负面影响显著。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会显著增加男性及非国有企业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我国25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匹配到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同时,本文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深层次理解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湛珏颖 《当代经济》2018,(13):140-141
最低工资制度起始于19世纪90年代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993年我国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此规定的出发点是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近几年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的转换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的滞后,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基于美国经济学教授及学者——戴维·纽马克的《最低工资:政策效应与新共识》一书来探究最低工资对经济发展影响和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最低工资政策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措施,其所引发的经济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2005-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显著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通过促进要素替代与提高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影响主要在劳动密集度高、平均工资水平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违约风险,投融资期限错配是这一影响的中介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最低工资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力因素视角审视企业的风险管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纠正样本自选择行为,还做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发现以上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全国17个省份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分配“提低”进程加速,也预示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终结。近日,海南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9月起,海南省最低工资标准全面上调2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将在原基础上上浮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