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凤林教授主持撰写的《后凯恩斯经济学新进展追踪评析》一书(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出版),系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热衷于追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氛围中,此书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作者秉承“兼容并蓄”的治学态度,试图打破盲目崇拜西方主流思想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偏颇倾向,着力展开了对于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很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但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论述了凯恩斯主义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及其贡献,指出了凯恩斯主义自身的理论缺陷,阐述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前提及其特征,并分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试论凯恩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国旺 《现代财经》2006,26(12):9-14
随着主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行,原创性的凯恩斯经济学实际上已经“夭折”了,它的革命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阐发与传播。从范式角度比较和分析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和三个凯恩斯经济学流派之间的本质关系后发现,后凯恩斯经济学对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但是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局限性说明,必须探索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一种制度的演化的经济学范式,从而推动凯恩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新古典综合派力图把凯恩斯经济学移植到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因而背离了凯恩斯经济学的愿意。70年代以来,众多的凯恩斯弟子们试图为凯恩斯经济学构造各种各样的微观基础,但无一能提出令人信服 结论。他们私下里不得不抱怨他们的祖师父未能为其理论提供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因而时常遭到那些不屑子孙的歪曲、篡改以及判逆者的无端攻击。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相继爆发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也随之陷入了两次大的理论危机。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因金融大海啸正陷入第三次理论危机之中。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回归凯恩斯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走出当前理论危机的正确取向。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当今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克鲁格曼,预示着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与非主流经济理论的易位,即国家干预理论将取代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从虚拟性交易与实体性交易的理论来看,回归凯恩斯经济学只能暂时舒缓西方现实的与理论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王明华 《经济问题》1992,(11):9-11,29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自30年代诞生后就迅速传播,并发展成为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主流学派。战后,它又先后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地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自70年代以来,由于停滞与膨胀交织并发,凯恩斯经济学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剧烈冲击,以至被人们认为西方经济学正在进行着“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那么,如何认识凯恩斯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作用和影响?必须进行研究和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正> 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是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理论认识,它的演化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过程。了解这一过程,对于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演化过程,概括起来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论”到西方传统经济学“市场自发论”的确立;第二个阶段由传统经济学“市场自发论”的失效到凯恩斯经济学的革命;第三个阶段由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论”的失灵到新自由主义“市场自发论”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如何介绍、研究西方经济学,是抛弃“一概否定”和“照抄照搬”呢?还是科学地认识、批判和借鉴呢?这是摆在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剖析,以探求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外来学说的方法。一、危机:凯恩斯经济政策背景任何经济政策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凯恩斯政策也毫不例外。因此,了解凯恩斯政策产生的历史环境成为科学地认识其政策的出发点。凯恩斯政策及理论见之于1936  相似文献   

9.
自凯恩斯革命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分裂综合再分裂再综合几个阶段。1936年《通论》的出版,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经济思想分裂成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在学术上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对立。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出版,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一次大综合,在汉森、萨缪尔森等人的努力下,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这个学派曾经在战后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了似乎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主流经济学在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之后,一直存在着争论,如何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真谛,是当前研究现代经济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在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有关他的研究方法的哲学思想内涵是方法论的根本,也是构成其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凯恩斯的《通论》为基础,分析凯恩斯经济学方法的哲学基础,并在方法论意义上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解应当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宏观经济学只是其理论起源的一个方面,追求经济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应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主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行,原创性的凯恩斯经济学实际上已经“夭折”了,但它的革命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阐发与传播。凯恩斯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需要方法论上的重新定向,即以不确定性和货币非中性思想为核心,建立货币经济学的宏观分析框架,并探索一种制度的、历史的和演化的经济学范式,从而为凯恩斯经济学研究奠定现实主义的微观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西方经济学理论日趋完善.当前,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解读已成为一门实践科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解释,让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先进的社会科学价值不断显现.本文分别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解读,凯恩斯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解读,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解读等三个方面对经济危机根源展开分析,阐明了各类西方经济学观点关于经济危机的认识,对于应对不同原因引发的经济危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范章 《经济纵横》1990,(10):1-7,35
<正> 二、新出现的重要国际现象与上述几个主要特征相联系,8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现象: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以及国家干预的国际化发展。这些重要的国际现象征90年代还将有所发展。第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思想和实践中的“保守主义回潮”。上期文章中曾提到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改变了经济战略,即从战后几十年来以“国家调节”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战略,转向80年代以“自由经营”(“非国家调节”或“私有化”)为指导的供给学派、货币主义战略。正是这种战略的变换,在国际上掀起了保守主义的回潮。凯恩斯主义是在30年代大危机形势下,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相似文献   

14.
近期,针对国内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有不少学者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凯恩斯依赖症”,而且是“一种病态”,是“非常危险的”,等等。那么何谓“凯恩斯依赖症”?中国是否存在着“凯恩斯依赖症”? 一、凯恩斯主义与“凯恩斯依赖症” 研究经济学的人对凯恩斯主义并不陌生,它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经济危机之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学的危机与东方经济学的困惑──《元论经济学》述评蔡富有现代经济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表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危机与东方经济学的困惑。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自"凯恩斯革命"后,由于面临西方经济滞胀两难的局面,经历着深刻的危机。首当...  相似文献   

16.
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劳动就业政策发展的总趋势是:放弃凯恩斯主义,减少政府对劳动市场的过多干预;奉行新自由主义,强调劳动就业中市场力量的作用。导致以上趋势的根源在于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失灵、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持续高失业率的现实等。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导致了西方国家中劳工权益的损害、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劳动者不确定性就业与“工作贫困”的增加、“劳动边缘化”与“社会排斥”的加剧等。  相似文献   

17.
西方公债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志远 《经济与管理》2003,(11):51-52,55
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债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之间的争论。我国在运用公债政策时可适当借鉴西方理论。  相似文献   

18.
以“技术关系”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一般均衡和以“社会关系”分析为核心的凯恩斯动态货币均衡在假定条件、货币的性质、均衡的条件及分析方法上都存在着根本差异。通过比较这两种均衡理论,可以看出新古典货币理论存在逻辑矛盾,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当是凯恩斯货币均衡理论。用马克思的方法而不是新古典的方法来改造凯恩斯经济学,是发展凯恩斯理论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学上,2006年具有纪念意义,时值凯恩斯的鸿篇巨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70周年。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宣告了“凯恩斯革命”的来临,同时开启了经济学中对“宏观”世界的探索之路。70年过去了,凯恩斯留给世人的思想财富依然熠熠生辉。作为凯恩斯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利息理论,对西方经济理论和货币政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选取凯恩斯利息理论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进行考探,以期为我国利率实践提供一种贴近经济现实的理论参照和政策建议,兼以纪念。  相似文献   

20.
陈晴晔 《经济问题》2008,342(2):23-25
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及政策演进的轨迹是沿着古典学派的完全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及其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经济学的结构性失业理论及其人力资本政策、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理论及其供给管理政策、新凯恩斯主义粘性理论及其就业对策这条主线发展和演变的.这条主线反映了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及对策批判继承的关系,也反映了其就业理论与政策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借鉴这些理论和对策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