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合理分权与县乡财政解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财政分权的理论视角探讨当前的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在阐明财政合理分权的若干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源在于财政分权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而县乡财政解困的根本途径也必然是寻求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合理分权.  相似文献   

2.
集权与分权的边际收益都是递减的,因此在政府间合理划分财政管理权限需要在二者之间实现边际收益相等。假定政府是利他的,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则无论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还是采用"自下而上"授权的思路,都可以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实现均衡;但如果政府是自利的,则采用"自下而上"授权的思路比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更有利于在二者之间实现均衡。我国财政体制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政府间特殊的权力划分关系,要解决我国的体制问题需要实现由"自上而下"分权向"自下而上"授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即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下级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和规模。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自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形成了相对规范的财政分权体制。财政分权在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财政分权带来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财经纪律混乱和政府腐败问题加重等方面。要克服财政分权带来的负面效应,需要建立强有力和高效的财政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依据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量财政分权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促进本地经济绿色转型作用显著,但会阻碍相邻地区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地方政府行为在二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合理竞争、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提高财政分权程度会强化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适度的财政分权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分权的关键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为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更有效,应着力从五个方面入手,即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遵循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制度的功能定位与改革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症结之一是福利化倾向带来的制度可持续危机,这种福利化倾向不仅破坏了"低标准"的信号甄别功能,偏离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应有之义,而且会导致成本转嫁、道德风险和搭便车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制度运行成本。本文分析了社会救助福利化倾向的根源,指出改革的路径是通过约束政府权力让社会救助制度回归本位,通过完善立法、向社会分权、购买社会服务、完善征信体系等低成本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消除行政垄断,让官办社会组织回归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分税制度改革涉及税收执法权的划分,税收立法权基本上没有分。地方政府“迫于财政收支压力”,滥用收益权,非法截取税收立法权,致使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根据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理论和国际惯例,税收立法应在相对集权的基础上、适度分权。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应努力探索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适度的财政分权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财政分权的关键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应从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遵循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1980、1985、1988、1994年四次重大的财政分权活动,分权活动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由于分权的经济体制与集权的政治体制之间出现的内在矛盾.激烈的地方政府竞争扭曲了地方政府的行为.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达不到最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影响,发现两者间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在中国式财政分权的体制下,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政府越可能忽视环境问题,没有动力去加大环保治理投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风险防控上升至国家治理层面,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纳入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要通过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分权授权、内部流程控制等措施,强化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党的十九大更是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并强调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增强...  相似文献   

12.
王翔  李凌 《财政研究》2012,(4):31-35
通过构建包含金融部门和财政分权安排的内生增长模型,从中央政府的视角研究财政分权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分税制后,中央政府收入目标趋于合理,面向地方政府的分权安排及其变动影响了地区金融发展。使用199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发现:以财政收入衡量的分权水平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事实上的过度分权却产生了抑制效应;财政分权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具有促进作用,不利影响体现在中西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经验、现实选择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政分权体制是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重要保障。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从行政性分权到经济性分权再到机制性分权的历程,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博弈关系及其激励约束机制。本文认为,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演进具有内生性,伴随着经济转型而展开。现阶段虽仍未达到最优分权程度,但趋势是向行政集权下的机制性分权转型。今后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思路应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改革政府间事权划分方式,明确辖区政府财政责任机制,实行多样化的省以下财政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国有企业的舞弊活动为研究视角,考察了政府分权的经济后果。理论上,政府分权会减轻企业的政治成本,降低企业的舞弊概率;但同时政府分权也会加剧代理成本(管理层自利行为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舞弊概率。以金字塔层级作为政府对国有企业分权程度的替代变量,实证结果显示,政府分权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舞弊概率。对舞弊类型细分之后发现,政府分权主要降低了企业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交易方面的舞弊。此外,政府分权对企业舞弊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政府干预动机较强的地区。本文的结论从企业舞弊的视角支持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分权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为切入点,运用1995-2008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率为风险指标,对财政分权和由财政分权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的赤字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都显著的影响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财政赤字水平也越高;并且由财政分权带来的地方政府的竞争效应能够更好解释地方政府的赤字膨胀,而非财政分权本身。  相似文献   

16.
权力制约和内部控制是内控机制的核心,科学分权、规范流程、排查风险、明确责任、健全制度是内控机制的主要内容。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行使过程中贯彻权力制约和内部控制的理念,可以形成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税收权益的最大化。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内控机制建设的理念,内控机制的基本流程特征是责任明晰、制度完备、合理分权、流程规范、制约有力、监督到位,形成以完善制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分税制下政府问的财权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权划分是在1994年分税制下逐步确立的,从实践上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需要完善和规范的地方。美国、德国、法国和El本分别是高度分权型、相对集权型、高度集中型和适度分权型四种政府间财权划分的典型代表。研究对比这些国家的制度,对完善我国政府间的财权划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集团分权化管理及其内部转移定价机制的运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企业集团机制优化出发 ,从集团分权管理的角度入手 ,探讨转移定价机制问题。文章首先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团队效率观点 ,讨论了企业集团分权化管理下内部转移定价机制产生的经济基础 ,进而论证了分权化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机制的合理运用问题 ,具体涉及基于协调和控制目的的转移定价机制的目标及其评价 ,转移定价机制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 ,转移定价方法适用性的评价 ,在不同环境下———资本市场条件下及非资本市场条件下转移定价的运用规则。  相似文献   

19.
在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的眼里、保险公司和政府一样.吴有不可抗争的权威性。可悲的是,保险企业似乎也习惯了天经地义地享受这样一种待遇,从来没有审视过自身的种种权利是否合理、公正.更没有意识到公众乃至社会对保险企业的认识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静 《上海会计》2004,(1):29-30
集团公司财务控制主要是指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集团内部纵向各层次之间的财务关系得到妥善处理,协调纵向各层次的财务行为。本文将通过对集权制与分权制的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对集权与分权财务控制模式做出相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