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秉君 《齐鲁粮食》2002,(11):15-17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越来越明朗。粮食主产区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必须正视粮食部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妥善予以解决,为购销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征 《齐鲁粮食》2002,(4):21-22
随着主销区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产区粮食购销企业(乡镇粮管所)如何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粮食部门和粮食购销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粮食部门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这是我们粮食系统职工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中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粮食部门肩负的担子更重了。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粮食部门应重点抓好八个体系建设,即:建立粮源供…  相似文献   

4.
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泰安市粮食部门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进一步推进五个工作体系建设,努力做好六项基础性工作”的总体思路,抓住促进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沿海部分省市加快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进程,粮食购销市场化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粮食流通体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目标,但是,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如何保证粮食安全,是这些地区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拟就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于涛 《齐鲁粮食》2006,(6):36-37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2002年5月1日起,全面进入了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阶段,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尽快适应市场、实现持续发展,成为各级粮食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三年来,莱西市粮食局采取扎实推进的原则,积极深化改革,取得了改革与经营“双赢”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表明,粮食商品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政府和粮食部门,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积极创造条件,迎接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到来,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深化粮食体制改革,近期湛江市各级粮食部门将推行两项重大改革:第一项改革是按照《湛江市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将粮食局行政机构与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分开,新成立的市、县(市)粮食局,主要肩负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不再从事经营活动。各级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将按《公司法》和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二项改革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广东省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方案》,粮食购销活动将全面放开。目前,中央对龙头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扶持发展政策,湛江市委、市政府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粮食企业集团公司应…  相似文献   

9.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新形势,重新谋划粮食部门的未来,努力振兴粮食经济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荆州市粮食部门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始终把握粮食经济服务“三农”的方向,充分发挥荆州粮油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涌现了一批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粮食部门的精品名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市场,贸工农科一体化的新路子,树立了粮食部门的新形象。一、明确目标,全面推进粮食产…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省的扶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实行购销市场化的地区,要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加快粮食企业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省的扶持力度。”湖南作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主产省,如何在总结2002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简称“两项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作出粮食部门应有的贡献?带着这些思考,本刊记者专访了湖南省粮食局局长王柏林。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求,更好地发挥管理社会粮食的职能,去年底今年初,我们组织各级粮食部门对2002年全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粮食资源总量、分项目社会消费量、社会存粮的构成以及粮食的省间调剂和进出口等情况。相关数据除粮食产量、粮食部门库存量从常规渠道取得外,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中国企业改革最后阵地的国有粮食企业,在我省即将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又将受到一次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做为粮食流通主渠道并兼有多种上职能的国有粮食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迎接改革并求得生存与发燕尾服的问题,已摆在本已处于改革严重滞后状态的国有粮食企业面前。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当前改革的重点是,为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粮食产区和销区的各自优势。粮食主销区要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这一决定,对粮食部门来说,无异于在多哈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决定中国入世的锤声,标志着粮食企业将真正、彻底地“入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福建省即将全面推开。粮食行业协会在这一改革中应如何发挥作用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最近到平潭县做了一次调研和考察。感到这个县的粮食行业协会在促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平潭是福建省最大的一个海岛县。该县没有粮食定购任务,每年粮食缺口在5000万公斤以上,1992年10月在全省最早取消居民口粮定量供应制度,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此后,多种所有制的粮食经营有较大发展,民营粮商米贩经营的粮食在粮食市场已占绝大多数份额,粮食购销已基本上…  相似文献   

15.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的“三老”问题和企业经营模式,一直是困扰粮食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四川省泸州市在改革中探索前进,成功解决了这一系列难题。他们的改革,被人们称为“泸州模式”。泸州市从2002年1月1目起,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泸州市粮食、财政、农发行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处理粮改中各种矛盾和困难,探索出了一条产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实践证明:改革后粮食市场平稳,粮价逐步回升,没有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粮食企业“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面盈利;老粮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入世”的深入,粮食购销工作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情况、新特点已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正确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其特点和动向,创新工作思路,做好新时期的粮食购销工作,是各级粮食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提出以下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7.
继2005年泰安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基本结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堡垒被攻破后,全市各级粮食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围绕“三农”和城镇居民厨房工程,突出粮食产业化发展,力促粮食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全系统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浅析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以来,我国粮食主销区相继取消粮食定购任务,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就其内容而言,此次改革是中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中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虽然粮食主产区仍保留定购任务,但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必将对主产区原有的粮食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政策机制自1992年我国提出“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向以来,粮食购销体制开始由“双轨制”向“市场化”转轨。90年代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对保护粮农利益、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随着出现了“卖粮难”、“地区…  相似文献   

19.
粮食商品化,购销市场化,是粮食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但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全面放开,参与购销活动者多且成分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鱼龙混杂现象,加之制度不健全、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等因素影响,势必会对进入流通渠道的粮食质量安全形成隐患,进而给粮食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在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如果能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消除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那么不仅对消费者有利,而且将会极大地促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整个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浙江推行的“以放开粮食生产,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购销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要求加强市场调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为内容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继“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之后,粮食流通体制又一深层次的重大改革,粮食主销区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尤如一把双刃剑:既给粮食主产区的深化改革以新的启迪和推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惑和影响:一是广大农农民心理失落,种粮积极性难以稳定,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得悉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信息后说:过去种粮国家收,贷款国家给,歉收国家补,困难国家帮。现在国家粮食多了,不管我们农民了,市场价格好,农民得不到益,市场价格低,手中有粮还得卖。算来算去,到头来吃亏的始终是种田卖粮的人。不少农民表示只种够自己一家人吃的人口粮田,多余土地要私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要私任其抛荒。二是取消粮食定购,粮食供销平衡难以确保。国家和地区目前粮食供销之间的平衡,主要靠定购来进行宏观调整,定购取消后,这个宏观调控的职责应由谁来承担,又该怎样进行承担。三是金融部门紧缩贷款,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过去粮食部门政策好,靠山硬,银行敢于大量贷款。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一方面国家不再给予专项资金优惠,另一方面由于粮食企业的不景气,银行不肯给予贷款。因此,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四是放开粮食市场,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难以保持,放开购销市场和加强市场调控是极其矛盾的事,过去在粮食收购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放开部分粮食销售市场时,粮食市场就极难管理,现在收购市场开了,多头收购,多元经营,粮食部门失去了粮食购销方面的任何优势,自然也就无主渠道作用可谈,通过主渠道来调控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上述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在粮食购体制深化改革中,逐步得以克服和解决,有的则需要采取更多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改革内容,明确职责,权限,才能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