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月花 《发展》2011,(5):113-114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超 《改革与开放》2014,(6):62-62,64
当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面临困境。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的基础,法学本科毕业生是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学生切身利益。因此,分析当前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就业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霞 《改革与开放》2016,(11):54-56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法学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法律人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和改善教学条件,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正确处理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本科法学毕业生普遍实践能力不强,统一司法考试的建立对本科法学教育的职业化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在司法考试条件下,本科法学教育的改革应是:明确教育目标,以通识教育为主,兼顾职业教育;调整教学方法,演讲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并用;改变考核方式,灵活运用书面考试,结合平时考核。  相似文献   

5.
韩敬 《理论观察》2013,(5):151-153
法学本科教育误入"以司法考试为导向"之歧途虽有其特殊背景,但法学本科教育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观点与做法是错误的,如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势必降低法学本科教育的整体层次,影响学生法学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致使其法学知识缺失、基本功不扎实、法学逻辑思维不严谨,将使法学本科教育重蹈中国应试教育的覆辙。因此,应该在法学本科教育基础上改革与完善我国司法考试制度,在司法考试背景下改革与完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使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知识的传授误区以及在技能训练方面的缺漏,同时,为了协调法学本科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教育经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加以本土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郭佳 《魅力中国》2010,(6):75-75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为此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有利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马旭 《中国经贸》2011,(10):143-143
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毕业生人数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正确归因,探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法学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其教师管理制度是选拔优秀教师的保障,学生培养制度也是环环相扣、联系紧密,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王瑜 《发展》2014,(8):78-79
目前企业招聘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切实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的并存矛盾。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是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实践教育),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论。据统计,当下只有少数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能进入公、检、法等法律职业部门工作,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等非法律行业工作。以促进法科学生的就业为基本导向,当前我们应坚持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以此原则来构建法学本科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受中国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当今中国女性在参与社会事务方面受到很多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在当前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而导致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的情况下,女大学生找工作更是十分困难。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本文从法律对策方面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毕业生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由于职业规划意识不高,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加之择业策略失当,而常常导致就业失败。只有克服上述失误,才能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探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提出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实力;政府要提供有效的供需匹配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探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提出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实力;政府要提供有效的供需匹配服务。  相似文献   

16.
周兵 《魅力中国》2011,(14):382-382
据统计,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是年年急增,到2011年毕业生数量达到了660万人,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将更加严峻和突出。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为了真正解决就业问题,整个社会都呼吁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降低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急需人才的基层就业,希望通过引导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解决人才流向、分配的极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17.
董蔚 《新西部(上)》2014,(4):144-144,139
高校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着时间散乱、追求形式化、实习场所有限等问题。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因其具有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双重功能,已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作为地方型院校,应制订整体规划,加强岗前培训,建立固定的常规机构,优化教师指导方法,实现法律援助机构与实践教学的良性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和就业难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尝试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高校、政府部门、社会和女大学生自身层面提出一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应在大学生中间有效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思想和心理素质,达到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毕业论文水平严重下滑,传统研究型毕业论文模式弊端显露,实践型毕业考核模式逐渐得到高校法学院的关注或实践。但从改革的实践来看,实践型毕业考核模式整体现状不容乐观,缺乏系统的模式和配套的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