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林蛙养殖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养殖难度大,难点多。加之养殖者间技术交流的不畅,使林蛙养殖业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曲折。林蛙的疾病防治关系着养殖的成败,养殖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本文依据养殖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养殖研究中技术的积累而成,以期为林蛙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林蛙是著名的经济蛙种,其输卵管——林蛙油是名贵的药材。林蛙全人工养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林蛙疾病防治与其他动物有很大的差别。东北林蛙在水中发育,变  相似文献   

3.
<正> 近两年来,我们利用废弃的甲鱼养殖场,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进行林蛙南移养殖试验,从东北引进种蛙200对,采取用深井水喷淋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培育成蛙近15万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林蛙是继牛蛙、美蛙之后,又一个人工养殖成功并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蛙种。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涉足或准备涉足中国林蛙的养殖。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中国林蛙的供种单位或个人,他们除宣传养殖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中国林蛙的分布、资源现状和养殖现状:分析了目前的各种养殖模式的优缺点、妨碍林蛙养殖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林蛙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林蛙养殖技术瓶颈,野生林蛙的盗猎行为,林蛙产业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的论述,阐明了黑龙江林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阻碍林蛙养殖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提出科学技术支持养殖技术突破、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化发展、讨论法律法规政策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原来被认为是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东北种群,近年来有研究认为东北林蛙是一个独立的种。东北林蛙(中国林蛙)是国家公布的允许放开经营的54种野生动物之一,是集药品、补品和食品为一的珍贵蛙种,其输卵管为名贵的药材林蛙油。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6月中国市场学会命名吉林省桦甸市为"中国长白山林蛙之都",2006年7月国家科技部确定桦甸为"北药林蛙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并作为中国市场学会"林蛙养殖实验试范基地"。桦甸市的林蛙养殖已经有25年的历史,目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开发中国林蛙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根据生态学地空差和生物间同生互利的原则,制造生态和食物的能量转换,创造生态集纺化的人工养殖环境和条件,敢中国林蛙的饲料、喂养、越冬、防止、逃逸、防治天敌、快速育蛙等技术措施,使中国林蛙人工养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蟆、红肚田鸡,原产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一大名贵特产,具有极高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林蛙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含蛋白质丰富,最具滋补强壮食疗性,是人们公认的保健食品之一,市场需求潜力大。林蛙适应性极强,在零下20℃至零下30℃以下安然无恙。林蛙具有冬眠习性,第2年4月开始产卵,每对种蛙年产卵2000-3000粒。从蝌蚪到成蛙约5个月时间即可上市。按雌雄各半计算,1-2年后可产蛙油3-6公斤。正常饲养条件下,每平方米可养成蛙100只。现将林蛙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林蛙网箱养殖方法采用网箱养殖效益极高…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敦化市森林密布,水系丰富,适宜林蛙生长。这种黄肚皮、后背上有“八”字形的林蛙属于长白山林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林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林蛙不能随意捕捉。从1995年起.一些居住在山区里的农民在当地林业部门支持下,办理了林蛙人工驯养证,承包山沟,人工养殖林蛙。  相似文献   

12.
<正>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错综复杂,从蝌蚪到成蛙均有发病。细菌性、寄生虫、病毒、真菌病以及环境性疾病均有发生,细菌和寄生虫病危害大。下面就林蛙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进行介绍,以期为养殖者诊断和防治蛙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越冬是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关键因素之一,半人工养殖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改变林蛙生活习性,实现"人养蝌蚪,天养蛙"的模式。提高林蛙的成活率和放养密度,扩大野外林蛙产量,只有在蝌蚪饲养时期投入成本,成蛙没有其它费用,而且产出的林蛙跟野生林蛙没有什么品质的区别。由于越冬技术的不过关,每年养殖户都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进入冬季,中国林蛙已进入采收季节,也是商品蛙上市和深加工旺季,为养殖户林蛙养殖生产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搞好林蛙深加工(扒油),我们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现将林蛙油如何制取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养殖利用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的输卵管俗称蛙油.是医药、轻工、食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其实用价值极高.利用自然条件放养中国林蛙.首先要从地形、植被、河流等方面.选好生态条件.然后再根据它的繁殖和生长发育特性.修筑孵化池、变态池和越冬池.进行人工养殖蝌蚪和幼蛙.为了增加产量.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挑选了3-4年龄的雌雄比例为1:-1.1 ̄1:1.2的优良品种蛙作种蛙.冬季进行水贮或温贮.精心管理。回扑中国林蛙可依据其生活习性、在秋、冬季节采用设塑料布障子、瓮、磁电机等多种方法。剥取蛙油以干剥的效果最佳.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6.
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蟆、红肚田鸡。林蛙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蛋白质含量丰富,其营养价值位居蛙类之首。原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现已发展到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林蛙适应性强,有冬眠习性,-20-30℃以下也可生存,次年4月开始产卵,每对种蛙年产卵2000~3000粒。正常饲养,每平方米可养成蛙100只。林蛙网箱养殖,采用水泥网箱、玻璃箱、塑料箱等均可。现将林蛙水泥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中国林蛙的产业化意义:中国林蛙是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种,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身体均可入药,特别是雌性,输卵管制成的蛤土蟆油,是名贵的中药材,对肝炎、结核等消耗性疾病效果显著,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具有增强体质、美容养颜、抗衰老等作用。目前林蛙的南移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养殖林蛙主要分为生态养殖两种方法。生态养殖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管理简单等诸多优点,但回捕率较低。人工圈养投资多、风险相对较大、管理的科技含量较高,但回捕率高,还可以缩短一年的生长周期。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9.
大菱鲆养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2010年大菱鲆主产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影响大菱鲆养殖产出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发现,对养殖产出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大棚建设支出、饲料和苗种支出。因此,要显著增加大菱鲆养殖产出,保证大菱鲆养殖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养殖者应该增加在大棚建设、维护和保养方面的支出,提高养殖的硬件水平。同时,增加高质量饲料和优良苗种的投入也是养殖者增加产出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是东北特产的经济蛙种.俗称蛤什蟆。雌蛙的输卵管及颈部上油脂称为哈什蟆油,是一种闻名中外的贵重药材.也是营养丰富、极为珍贵的滋补强壮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