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资和消费是人们最重要的经济决策,而投资和消费的选择是由对财富和消费的偏好决定的。在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构建有限理性的效用函数,来比较中国和美国投资者对于消费和财富的偏好。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对中国人而言美国人是更加偏好消费的,而中国人更偏重于财富。这样的差异形成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如美国,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如美国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去过美国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美国的衣食住行都比中国便宜,而美国的收入又比中国高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衣——控制定价以耐克为例,一件衣服的出厂价92元,在美国卖200元,中国卖668元,中国是美国的3,4倍,中国的税比美国高35%,另外还  相似文献   

3.
不管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可以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讨价还价”式的讨论; 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在8:1的水平,目前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美国的有些人总在谈判时提起“中国威胁论”这个议案, 只是想吓唬中国罢了,中国政府不应因此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调整; 人民币区域的逐渐建立和扩大,对美国是有好处的,实际上是中国人帮助美国人扩大了美元区,只不过美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应该着眼于今后的20年,需要保持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在亚洲地区的稳定,中国应该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 与其允许大陆的劳动力去台湾,倒不如吸引更多的台湾资金来大陆。  相似文献   

4.
江时学 《经济》2013,(5):81-83
2013年2月12日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三,中国人正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或许削弱了中国人收看国际新闻的热情。就在这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说:"为了推动美国的出口,支持美国的就业,并使不断扩大的亚洲市场变成一个公平的市场,我们希望达成一个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今天晚上我还要宣布,我们将与欧盟启动跨  相似文献   

5.
张春 《开放时代》2004,(3):89-99
美国政治文化中的两大不信任导致的对内民主、对外专制,是中国人的美国观中存在“两个美国”的根源。尽管存在少数反例,但中国人心目中存在着两个美国这一事实导致了中国人对待美国采取三种态度,借用赫希曼的术语,可将它们分别称作“退出”、“忠诚”以及“呼吁”。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等,中国人的美国观也日渐走向理性。如果引导、塑造得当,中国人的美国观必将对中美关系的长期良性发展作出相当贡献。  相似文献   

6.
邹冰峰 《江南论坛》2010,(11):18-19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战略地位。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美国并非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世界经济若以美国为支撑,最终他人都必须替美国的错误买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尤其依赖于资金财富。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周阳 《经济》2007,(5):31-31
中国的居民和企业正在把从美国人手中赚来的巨额财富投向欧洲. 2006年,中国对外顺差共达38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144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0.9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90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2.1亿美元.据美国普查局测算,中国对美国出口已经占到中国GDP总量的7%左右;稍加换算,即中国财富的大约7%是由美国人创造的.  相似文献   

8.
齐物论 《经济》2004,(9):92
中国人喜欢谈政治,美国人也喜欢谈政治,不过二者取向与旨趣不同:中国人关心“大事”,指点江山,纵论寰宇,而且一谈就上升到高度;美国人关心“小事”,远取诸州,近取诸身,其间虽也夹杂“主义”、“社会”等大词,却多是为身边琐事作注解的——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浪费理论资源。 其实美国政治生活并非没有“大事”,只是“大事”已经上了轨道,很难谈出多少新鲜东西,连两党竞选纲领都越来越接近,美国人自然对“大事”兴趣不大。而美国人之所以关心“小事”,乃是基于美国社会结构之中根深蒂固的社区传统,美国人常给世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9.
阅读推荐     
《新经济》2012,(5):76
《江城》作者:(美)彼得·海斯勒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4-012011年度畅销书《寻路中国》的姐妹篇,纪实中国三部曲序曲。《江城》在美国畅销超过十年,是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首选图书。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防部推出《美国国防部印度-太平洋战略报告》,意味着美国印太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是印太战略指向的重头戏,报告里中国占据最多篇幅,有人形象地说印太战略的诉求可归结为两方面:留住美国人,提升印度人来挡住中国人。分析认为,"印度全面倒向美国"是小概率事件,但对中国是最坏结果。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化,中印双边关系正在实质上演化为美中印关系,未来中印关系会处于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这一战略位置与我国对印度研究之薄弱极不相称。最后本文提出4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为何要谋求在中国推行它所谓的“民主”呢?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并不一贯支持民主。在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建立起稳定的政权,始终是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在美苏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当美国把中国视作对抗苏联的重要伙伴时,也没有试图向中国输出“民主”。但政策成功与否只能用政策设计目标来衡量。不论美国人多么期望中国变得美国化,美国的政策几乎完全是为了改变中国的外部行为,而不是改变它的宪法秩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一译为《中国文库》或《澳门月报》),是美国人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月刊,由美国传教士禆治文于1832年5月在广州创办。裨治文于1830年2月到广州,成为美国来华的第一个传教士。鸦片战争爆发后,  相似文献   

13.
身在商道     
万妍 《商周刊》2011,(3):53-53
没有人确切知道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但在中国去年取代日本确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之后.任何人都不再低估这一幕出现的可能性。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美国普通民众,或许都在寻找一个答案——究竟是什么驱动着中国人不停赶超。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它的经济波动对中国有较深的影响.多数人认为,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对贸易的影响较小.因为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多为必需品,需求弹性小.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报纸报道,在美国的土地上,中国商品无处不在,美国人需要中国商品。 清晨6时,闹钟铃声震耳,关掉闹铃,翻开闹钟的底部,会发现“中国制造”的字样。美国60%以上的各类进口钟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6.
车耳 《经济》2006,(8):78-79
中国人的一大错觉是:在美国任何一项坏信用记录会跟随人一辈子,因此美国人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然而事实绝非如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怎样实现转型和突破,以及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 2011年9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它有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标题:《美国人应该真正害怕中国什么》.文章配了一张照片,是一个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国人,戴着一付京剧脸谱面具,藏在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后面.这篇文章的标题和配图的隐喻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仍然在轰轰隆隆地快速前行,隐隐不安的美国社会想知道,中国经济的推动力是什么?中国经济有什么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8.
《商周刊》2011,(18):24-24
中美之间这么大的贸易量和金融关系,决定了两国的关系必须是充分务实的,是相互尊重的。对中国发号施令是一些美国人的幻想,反过来美国被中国发号施令,是同一种狂想症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9.
编辑部声音     
《资本市场》2014,(1):3-I0001
<正>阅读提示:1.中国是一个大国,为此必须着眼于未来的竞争态势和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在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2.去过美国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美国的衣食住行都比中国便宜,而美国的收入又  相似文献   

20.
何懿文 《资本市场》2010,(6):124-124
<正>2010年4月,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再次访问北京,这对中国人来说似乎并不怎么稀奇,因为这已经是保尔森第70余次访问中国了。而在保尔森担任美国财政部长期间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更是从美国波及到了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中国人深深感触到了那次金融风暴的威力。中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和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