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邵同 《华商》2010,(5):22-24
陈氏涌金“中央集权”,魏东旧部“哗变”。九芝堂又陷入乱战之中,它的未来走向又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09,(5):104-115
陈发树 115亿元 新华都实业集团 卖杂货起家的陈发树1995年在福州东街口设立了第一家百货商场,目前新华都在福建经营36家大卖场、综合超市、百货。陈发树通过新华都集团控股新华都,新华都集团还持有紫金矿业A股11.89%股权、武夷山旅游35%股权,陈发树个人持有紫金矿业A股3.09%的股权。  相似文献   

3.
于欣 《新财富》2006,(6):78-79
在浙江银泰以民企身份收购G武商后,华平基金通过全资子公司北山控股以2.5亿元分步实现对浙江银泰100%控股,使浙江银泰成为其收购国内商业企业的运作平台。分析结果显示,华平持有G武商的股权比例为11.06%,中国银泰持有的G武商股权比例为5.6%:在百大集团中,华平持有20.38%股权,中国银泰持有3.48%股权。这无疑意味着华平是收购的真正操控人和最大获益人。深入分析华平在这两个收购案中的操作,我们发现,华平巧妙地规避了有关收购的相应政策风险,处于可进可退的有利地位。华平选择持股权比较分散的商业上市公司,只要持有不到30%的股权就可以成为控股股东,可避免要约收购:更重要的是,它将目前持有的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都控制在第二大股东的位置,而G武商的股权过户完成、百大集团股改完成后,华平联合中国银泰才会成为这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而届时现在正在征求意见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一旦正式实施,因其控股比例不到30%,就不需要上报证监会。目前种种迹象还表明,华平模式还可能会成为全流通背景下海外基金投资中国的一种借鉴范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商务周刊》2010,(6):16-16
3月1日,英国酒业巨头帝亚吉欧和全兴集团的控股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帝亚吉欧受让盈盛4%的股权,从而持有全兴集团53%的股权,间接持有水井坊39.71%的股权。3月2日,水井坊宣布,出售全兴酒业55%的股权。全兴酒业正是名优白酒全兴大曲的生产企业,由水井坊股份和全兴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分别持股95%和5%。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11日,世界最大烈酒公司帝亚吉欧(DIAGEO)与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受让全兴集团43%的股权。全兴集团是水井坊的最大股东,持有39.23%的股权,如果转让成功,帝亚吉欧将间接控制水井坊16.87股份,成为水井坊的第二大股东。虽然股权转让方案有待商务部批复,但一石击起千层浪:如果该方案成功实施,帝亚吉欧将是第一个动了中国白酒奶酪的外资企业;继啤酒、红酒之后,中国白酒的“围城”将破。  相似文献   

6.
金融服务     
《新财富》2008,(5):180-181
由于中国平安2007年股价大幅飙升,其股东均身家暴涨。朱炳洋拥有恒丰永业80%的股权,恒丰永业持有源信行50%股权,源信行不仅持有中国平安5.17%股权,还为中国太保第十大股东,持股1.493%。  相似文献   

7.
自从5月初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确定为中国首批股权分置改革四家试点单位之一和第一个抛出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以来,三一重工(600031.SH)就成了舆论漩涡的中心,众多质疑直指三一重工的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持有三一重工72.42%的股份):因为持股成本的不对等,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大赢家是大股东三一集团,它既赚足了眼球又获得了实惠,亏待的是那些流通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三一集团是民营企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最有可能套现另起炉灶;因为十大流通股东中九个为基金或者券商,在与三一重工大股东的博弈过程中,他们有的是实力和精力,三一集团要摆平他们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8.
7月29日上午,三联商社的第五轮拍卖会上,三联集团持有的三联商社2276万股权最终被北京战圣投资有限公司以5.94元/股竞得。至此,国美电器持有10.68%的三联商社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而北京战圣持有9.02%的股权,将成为第二大股东。  相似文献   

9.
非语 《三联竞争力》2006,49(3):16-16
沉寂了一年多之后,飞尚系在成就了众多中国富豪的纳斯达克再下一城。1月26日,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天然资源(NASDAQ:CHNR)宣布,已与飞尚矿业及飞尚集团达成协议,CHNR将收购飞尚集团所持100%飞尚矿业的股权,并向飞尚集团发行1450万股新股作为交易代价。由此,飞尚集团将持有CHNR86.40/0的股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商业》2005,(3):21-22
从易初莲花上海总部获悉,正大集团出售了所持有的Fortune(Shanghai)有限公司75%的股份给泰国一家公司CPG,同时收购了CPG公司所持有的Lotus—CPF公司10%的股份,加上正火集团全资附属公司UnionGrowth原来所持有的50%股份,正大集团成为Lotus—CPF公司拥有60%股权的大股东,而Lotus—CPF公司则拥有广东易初莲花90%的股权,正是易初莲花华南地区的大管家。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8,(14):18-18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个人持股市值97.15亿元 6月20日,美特斯邦威集团首发获得通过。公司拟发行7000万股,拟募资金18亿元,周成建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直接持有控股股东华服投资70%的股权,华服投资持股数为54000万股,故周成建持股数为37800万股,按发行价25.7元计算,个人持股价值为97.15亿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商业》2005,(2):34-34
最近大摩以8.46亿港元代价收购了上海永菱房产发展有限公司92%的股权,其中包括中海发展旗下福邦投资持有的60%股权,从而将“上海广场”收入囊中。作为“上海广场”的发展商,上海永菱分别由福邦公司、PrudentialSurplus及上海永业集团拥有约60%、32%及8%的股权。2005年6月13日,摩根士丹利分别以约5.52亿港元及约2.94亿港元的代价,购入福邦及Prudential所持股份,控股“上海广场”。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网通在今年7月顺利实现海外上市,国务院正加紧组织相关部委对这一重组方案进行审核。根据这一意向性协议.网通集团将以股权置换的形式从网通控股的四家国内股东——中科院、铁道部中铁通信中心、国家广电总局网络中心和上海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新闻集团、高盛、Dell、新鸿基集团等持有网通(香港)12%股份的海外投资方手中收购全部的股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07,(8):F0003-F0003
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居首位的平面磨床专业制造企业.1997年通过国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平面磨床、成形磨床产销量位居全国榜首,是中国机床行业十强企业.列入中国机械工业500强。2006年6月集团与欧洲四大磨床制造企业之一、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企业德国aba z&b磨床有限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持有其60%的股权,一举跃入跨国公司行列。  相似文献   

15.
《农机市场》2010,(3):63-63
中工国际近日披露国资委已同意公司向大股东国机集团定向增发;以购买其持有的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方案。在国资委批复后,该事项还需经过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证监会核准及豁免国机集团要约收购义务窘筝程序。重组预案显示,  相似文献   

16.
《商务周刊》2010,(7):16-17
3月21日,中信泰富(00267.HK)公告称和河北钢铁集团签订框架协议,以15.77亿元人民币价格出售其所持有的石家庄钢铁65%的权益;此外,中信泰富还将出售其代理的众富投资公司所持的15%股权,如此,河钢将共收购石钢80%的股权,其总价格为19亿元。  相似文献   

17.
新闻背景:2006年12月11,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的控股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帝亚吉欧高地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其所持全兴集团43%的股权转让给帝亚吉欧。转让后,按照全兴集团持有水井坊38.71%股份计算。帝亚吉欧将间接控制水井坊16.64%股份.持股比例仅次于全兴集团,成为水井坊的第二大股东。在股权转让经有关商务部门批准后,水井坊将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该协议的签署,被业界解读为“外资在中国唯一没有涉足的最后一个产业——白酒行业的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北京商业》2005,(2):31-31
最近,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对外宣布,麦德龙已与锦江国际(集团)进行股权转让,交割后,麦德龙持有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90%的股权。此次股权转让的申请已获得了国家商务部批准,并已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完成相关交割。  相似文献   

19.
默楠 《糖烟酒周刊》2007,(19):16-16
新闻链接:今年上半年,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365)陆续发布公告称其第一大股东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三大股东东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减持原限售流通股股份5,296,191股、700万股、4,346,200股,各占其公司总股本的3.78%、5%和3.11%,累计减持比例达到11.89%。减持后,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尚持有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股份26,249,409股,占其公司总股本的18.75%,仍为第一大股东;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尚持有19,108,200股,占13.65%,仍为第二大股东;东宝实业集团则不再持有公司股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双目 《国际市场》2007,(6):24-26
跌宕起伏2年多的凯雷并购徐工案,如今终于有了一个结果。2007年3月16日,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集团签订并购协议,凯雷集团再次下调控股比例,徐工集团与凯雷集团分别持有徐工机械55%和45%股权。这样,徐工集团终获控股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