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金融制度比较成熟的西方商业银行,企业信用评级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其结果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信贷准入、授信审批、贷款定价、经济资本管理与绩效考核等等。因此,企业评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及信贷质量,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企业开展信用评级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予以关注,并就信用评级过程中所存在的操作风险、交易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作重点论述,同时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控制的要求,讨论如何降低和防范信用评级过程中所衍生的风险,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关注风险就是关注银行的生命。信用评级是信贷资产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已被我国商业银行用来分析单个客户或单笔贷款风险,以及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管理与分析(贷款审批、资本配置、定价与收益率分析等方面),如何降低和防范信用评级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点,提高信用评级质量,直接关系到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越来越重视对集团客户的管理,并通过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收益管理相关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管理,至今缺乏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信用评级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莘 《国际金融》2009,(4):65-66
内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通过客户的违约概率(PD)来体现的客户信用评级是内部评级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均对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有相应要求。总体而言,客户违约概率(PD)在行业、地区的风险组合管理的作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古老的风险,也是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而商业银行作为承担信用风险的企业,管理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生存之道。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信用文化缺失,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落后。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贷款管理,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改善风险管理方法,创新风险管理机制等手段,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经营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和内部评级法,加强资本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发挥这一工具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本文尝试在阐述RAROC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准确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怎样利用RAROC配置信贷资源配置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实现信贷资源有效配置,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适度原则,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指引》明确将“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控制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的情形规定为“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形。根据《指引》精神,各商业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最高信用额度风险控制标准。而以集团净资产为基数,以信用等级为调节系数的最高额度风险控制,成为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控制的主要措施(方法),即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集团净资产×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该指标将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额度与集团自有资金盈利能力和信用评级状况相结合,首次对集团客户授信总量进行了量化控制,在防范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集团客户交叉持股、偏离主营业务的大规模兼并扩张,以及盲目涉足境内外期货等现象的普遍出现,商业银行信用授信的风险日益多样化。现有的以净资产和信用评级为主要指标的风险限额控制模型的局限也就日益显露出来,从而对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风险限额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翊 《福建金融》2004,(3):13-15
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核心内容的内部评级法IRB,强调建立内部风险评级系统,这对银行信用风险分析和计量从而确定其最低资本要求有重要意义。新协议对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较大的冲击,在新协议的推动下,许多国家的银行都在积极开发内部评级法。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起步较晚,与国际商业银行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系统的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细分、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评级方法逐步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过渡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是一个接受风险并管理风险的商业机构。在国外,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一直普遍受到重视,从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上,一般垂直向上级风管主管汇报而无需过多考虑到同级市场部门的压力,特别是,重大或有争议的风险问题可由首席风险官(CRO)一票否决。西方商业银行认为,本次次贷危机中银行在信用风险方面的管理方法是恰当的,但是未能在信用资产证券化的驱动下坚持信贷质量,在受到资本市场传导过来的流动性风险影响打击下,导致银行可用信用额度锐减,进一步传导到银行信贷客户,引发信用资产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10.
面对小微企业的日益壮大,开展小微信贷业务已经成为商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其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信贷过程中不得不切实做好信贷的风险管理。本文从小微企业及其信贷特征入手对我国目前小微信贷进行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在开展小微业务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1.
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测度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实施的关键。渐近单因子模型是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测度的基础模型,但它假定:(1)信贷组合能完全分散异质风险;(2)组合风险只与单一系统风险因子相关;(3)条件违约独立性。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这些假设过于严格,忽略了信贷组合的借款者集中风险、部门集中风险和信用传染风险。为获得相对准确的组合经济资本测度,需要对三种风险分别进行"调整"。目前,针对借款者集中风险的调整方法有HHI指数和分散化调整技术;部门集中风险的调整方法有多因子模型、扩散因子模型和二项式扩展技术;信用传染风险的调整方法有基于二项式扩展技术的信用传染模型和扩展的多因子调整模型。本文对这些测度与调整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争取为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和开发适合的经济资本测度模型提供有益的借鉴,为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实施是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本文认为,《新资本协议》特别是内部评级法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方式、信贷结构调整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无论是实施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都将强化信贷扩张的资本约束效应。我国应慎重选择《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机,避免由此对信贷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信用生态角度探讨商业银行信贷评级体系,介绍了信用生态的概念,从信用生态环境、企业贷款申请、企业信用生命力等三个方面,探索建立五个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对各有关评级计量模型进行评价,推荐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信用评级中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4.
论转轨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何邦会一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可能损害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客观现象。银行风险包括七个类型:(1)流动性风险;(2)资本风险;(3)利率风险;(4)外汇...  相似文献   

15.
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构建风险管理的整体机制。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营造风险管理的执行文化氛围;实施以内部评级为主的风险计量方法,注重风险缓释技术的应用;创建风险计量模型,构筑信息数据平台;提高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水平,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风险管理市场机制;发挥监管当局作用,强化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近期出台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从风险管理的多个层面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要求。在金融业竞争激烈的今日,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上确立领先地位,应集中精力,积极吸纳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弥补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它是集数据库建设、信用风险模型建立、IT技术实现、信贷政策调整、业务流程改造、组织架构重组、信贷文化改善为一体的综合管理项目。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将其融入风险管理实践,促进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却是其核心目标。作为全面构建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的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制的新起点,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和深入推广,将推动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向更高的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赵娇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311-311
小微企业信用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在我国小微企业寿命短,风险大,且不易控制,其融资难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其经营与发展。究其根本就是信用评级程序是影响融资的重要因素,跟踪评级又是信用评级程序的重要组成。本文将美国爱德华·琼斯公司模式带入跟踪评级阶段,可以动态连续的跟踪小微企业资信状况,及时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进行更新,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总体效率,降低投资者风险,对小微企业信贷评级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Ⅱ,以下简称“新协议”),确立了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及监管的新框架。其中,为防范信用风险,新协议规定银行对借款企业必须进行信用评级,并规定了两种风险管理与资本计提方式:一种是引用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并采用固定风险权重的标准法(Standardized approach),即外部评级法;一种是依据金融机构内部评级系统,并自行估计风险权重的内部评级法(IRB approach)。这既是对银行业经营机构的要求,更是对监管机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层次。商业银行的风险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1.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包括专家评定制度、信用评分方法、信用评级和贷款风险度测算。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取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鉴于这些方法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某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评级法,是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所在,目前这一点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业界达成共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创设的内部评级法,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敏感度的处理方式,可以为各国商业贷款风险识别与管理提供依据.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来看,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高度重视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作用,并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和发展内部评级模型.这显示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正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如何根据我国情况有选择地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通过内部评级法建立起严格科学的贷款质量分类管理体系,以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