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核心,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银行因挤兑而破产,保护了存款者的利益。但是,与任何制度一样,存款保险制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设计不当将导致道德风险的增加。本文对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控制道德风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1933年,美国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FSLIC),这标志着现代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这一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建立起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存在,使得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成为存款保险与生俱来的弊病。入世后的中国,面临着激烈的金融竞争,存款保险制度便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对于是否建立这一制度,我们应认清中国的金融现状,分析和比较实施存款保险的成本与没有存款保险而要保证金融稳定的社会成本,切实做到谨慎而行。  相似文献   

3.
张锐 《开放潮》2003,(5):31-32
尽管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建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学界和金融界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时至今日我们却看不出决策层有实际推动的迹象。这项银行业的实质性改革举措为何如此难以出台?笔者将对此问题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4.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也就是由各家存款性金融机构交纳保费,一旦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就由这家保险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限度的存款.当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本文回顾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从而得出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有显性保险制度和隐性保险制度.前者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者是没有以法律形式正式规定由保险机构提供保险.我国现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发展趋势是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过渡.由隐性制度到显性制度变迁,应注意建立旨在降低银行道德风险的保险制度;采取减少代理问题的保险制度设计;实行有效的监管协调办法.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制度是现代银行业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存款合约的信息结构来消除占存款人绝大多数的小额存款人的恐慌心理,而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则只是它的一个附属功能。在具体设计存款保险制度时需要兼顾“维持金融体系长期稳定”和“抑制银行体系道德风险”之间的平衡。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市场行为影响的角度分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相关问题,从制度的建立出发,探讨存款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中保费标准、赔偿标准、救援标准及配套设施的相关问题,指出市场风险的转移和承担中遵循风险守恒的定律;通过借鉴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社交特点对制度建立之后道德风险防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执行方式,针对问题的根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临入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宜操之过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而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存款保险制度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状况的观点。作建议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成熟时再适时引入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防范金融危机、构筑金融安全网的一大基本工具,美国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其七十多年的发展道路为后续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当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本文回顾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建立、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利弊得失,探讨了我国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应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经历严重的危机之后,人们才认识到存款保险制度本身蕴含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实施审慎性监管可以降低道德风险的程度,也是存款保险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所以,我国严格执行审慎性监管规则不应该迟于推出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央行的金融稳定工作日程中,存款保险制度建设无疑占据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早在当年1月份,金融稳定局就已拟定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步方案并在3月份得到了国务院的原则性批准。目前,央行正会同有关部门,就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法规、经营模式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日本国会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日本存款保险机构。自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金融机构破产案件不断增加,为适应新的情况,对存款保险法进行了多次修订,日本存款保险机构被赋予许多新的职能和权力,该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成为稳定金融体系的重要机构。但,这一制度的缺陷也限制了它的作用.从日本存款保险制度不断演变过程和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中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连续七次降息能拉动国内总需求吗?本文通过对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居民储蓄存款理论函数和计量模型.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大小,主要受下列因素制约: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银行存款利率和证券收益率.本文利用1979~1997年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计量模型.由于偏回归系数与变量的原有单位都有直接的联系,单位不同,彼此不能直接比较,因而用Beta系数方法,分析了四个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同时,本文用弹性分析方法,测度了储蓄存款额对各个解释变量的敏感性:国民收入和物价指数呈现强弹性,银行名义存款利率的弹性较弱,证券市场资金吸纳率的弹性极弱.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菲娌 《开放导报》2004,(1):100-102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国家采用,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七十多年的运作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通过分析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90年代以来美国存款保险遇到的新问题,为我国建立合适的存款保险制度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保险风险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雪辉 《开放导报》2004,(2):98-100
保险风险证券化是把保险风险产品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的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金融创新。交易成本降低所带来的资本市场边界拓展是保险风险证券化根本推动力。目前保险风险证券化在国际金融领域已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发展态势。发展我国保险风险证券,则需要加强金融保险领域的信息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16.
保险需求与风险态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别从心理学和效用理论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和分析。由于人们具有的“漠视风险”、“回避风险”和“好冒风险”三种风险态度,使得人们对购买保险持有拒绝、冷淡、肯定和偏受倾向。我们动态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机理,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效用理论等进行量化分析,试图为扩大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保险合同客体"有不同的认识。保险标的或保险利益都不是"保险合同客体"的全部,单一的保险标的无法承载"保险合同客体"的全部内涵。"保险利益论"又无法完整地解释"保险利益"缺失情况下的保险合同客体的问题,既难以表现保险合同(及其客体)与保险利益并不相互依存的特点,也无法显示保险合同客体与特定风险的联系。保险合同客体的多元性特点才是问题的关键解答。  相似文献   

18.
国际证券组合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际证券组合投资的市场效用,汇率效用,投资组合效用等潜在利益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探讨了国际证券组合投资面临的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保险代理人多因素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郎国放  金芳 《山东经济》2006,22(6):71-74
由于保险代理人和保险人以及投保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有可能造成保险代理人的败德行为,所以,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是否有效,成为一个影响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险人对保险代理人激励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单因素激励分析和多因素激励分析两种方式。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双因素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多因素激励机制的有关特征和相关解释,并且得到了一些在对称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单因素激励机制和多因素激励机制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出于使问题简化和便于理解的目的,采用双因素激励模型,并且用非一般函数的形式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随着保险公司偿付无力的频率和金额的增加,美国保险监管机构开始注重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率先制定了适用于寿险/健康保险公司、财产/责任保险公司的RBC制度。偿付能力监管应该激励保险公司减少偿付无力风险、便于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恢复营业以及使那些经营失败的公司有序退出市场。一套合适的RBC制度应有助于达到偿付能力监管的一般目标,应该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风险基础资本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