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烧碱产能达到3736万吨/年,比上年增长9.5%,全年累计产量2698.6万吨(折100%),同比增长3.8%;聚氯乙烯(含糊树脂)产能达到2341万吨/年,同比增长8.2%,全年累计产量1317.8万吨,同比增长0.5%。受产能持续增长、下游需求疲软、综合成本提高、对外出口不畅等不利因素影响,2012年氯碱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以碱补氯”难改困境,全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展望2013年,面对国内氯碱行业整体产能仍在稳步扩张的局面,氯碱企业该如何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从而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有效增长,推动全行业的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是2013年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氯碱行业生产稳步增长、产品价格降幅收窄、对外贸易企稳,总体呈筑底企稳态势。全年累计烧碱产量达到2854万吨,比2012年增长6.5%;聚氯乙烯产量实现1530万吨,同比增长14.0%。但面对产能过剩与下游消费增速放缓的矛盾现状,其综合盈利状况难言理想,全行业依旧处于亏损局面。展望2014年,调整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将是氯碱行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加之行业又逢结构调整的关键转型时期,烧碱、聚氯乙烯两大氯碱产品面对下游需求乏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总体运行持续疲软。全年累计烧碱产量为3180万吨,同比增长7.9%;聚氯乙烯产量为1630万吨,同比增长6.5%。国内氯碱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展望2015年,我国氯碱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下游市场需求不见起色、主要氯碱产品价格走低的大背景下,2015年市场总体难言乐观。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回暖,2010年我国氯碱产能继续增长,全年烧碱产能将达3100万吨以上。总体来看,氯碱行业表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整体盈利能力相比危机时期明显增强,除了产品价格比上年明显上升外,主要产品烧碱的产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预计2011年,我国氯碱工业仍将延续较为明显的复苏态势。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宏观政策以及政府出台的具体措施促进了电石行业的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电石产量继续保持增长,顺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电石产业布局向中西部集中态势愈加明显。全年累计电石产量1869.2万吨,比上年增长9.3%;表观消费量1853万吨,同比增长7.8%。但受PVC(聚氯乙烯)不景气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全行业大面积亏损,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表现出对聚氯乙烯市场的过度依赖和无奈,加上电石产能过剩现象愈发突出,预计短期内电石行业很难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经济增长及投资拉动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国内氯碱行业产能过快增长,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截至2012年底,国内烧碱产能达到3736万吨/年,聚氯乙烯产能达到2341万吨/年,平均开工率分别为72.2%和56.3%。按照2012年国内供需情况进行测算,烧碱过剩装置能力超过500万吨/年,过剩率达到17.7%;聚氯乙烯过剩产能近700万吨/年,过剩率达到42.1%。因此,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和扩大国内需求,增加下游产业的消化能力,鼓励氯碱产品和产能的出口转移;严控新增产能,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及工艺;以碳排放、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指标为手段,实现对产能的动态调控。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国烧碱、纯碱产能分别达到2793万吨/年和2400万吨/年,分别占世界总产能的34%和28%,全年产量分别达到1891万吨和2001.4万吨。我国"两碱"行业产能均过剩,主要依靠出口平衡国内过剩,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烧碱出口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纯碱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包装工业》2009,(3):51-54
■准入条件难抑短期产能扩张行业整合是氯碱企业最终出路 对国内氯碱行业在建项目的不完全统计表明,仅规划产能超过30万吨准八条件的电石法氯碱企业就达到16家,合计规划总产能为1030万吨,超过2006年国内921万吨的表观消费量。仅这16家已经具备规模的电石法厂商未来计划新增的聚氯乙烯产能就达到800万吨,而这尚未考虑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乙烯法产能。  相似文献   

9.
从1949年的1.5万吨到2008年的1852万吨,我国烧碱产量60年增长了1234倍;从1958年第一台3000吨能力的装置到2008年近1600万吨的能力,我国聚氯乙烯产能增长了5000多倍。经过60年的探索发展,我国氯碱工业从科研、设计到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2005年,主要产品烧碱、聚氯乙烯产能和产量齐居世界首位,行业发展成就卓越。  相似文献   

10.
作为目前国内大型上市氯碱企业,对于氯碱化工的投资价值,有关人士从行业特点、政策特点、市场特点、公司情况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氯碱化工属基础化工原料行业,主营聚氯乙烯、烧碱、氯产品系列等基本化工原料及加工产品。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2001年公司主导产品聚氯乙烯、烧碱的生产能力及产量均居国内之首,聚氯乙烯和烧碱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07%和5.2%。行业特点:规模效益显著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子行业,氯碱行业具有高投入、高能耗、规模效益显著的特点:(1)装置投入大。国外一套年产45万吨的氯…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随着烧碱产量的增长,我国商品液氯的产量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累计产量达到176.6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5%,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年液氯产量可能超过230万吨,今年国内市场对商品液氯的需求量约230万吨,明年国内市场对商品液氯的需求量约245万吨。目前我国有商品液氯生产企业150多家。2001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70家,在2万吨以上的企业有32家,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5家,超过10万吨的企业只有1家。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商品液氯产量达到10.74万吨…  相似文献   

12.
《氯碱行业"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总量控制、提高产业集中度、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四大发展目标。同时,围绕实现目标提出氯碱行业结构调整、产能优化升级的四项建议。氯碱行业四大发展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总量控制目标,即烧碱产量控制在2800万吨,年均增速控制在7%;聚氯乙烯产量控制在1500万吨,年均增速在8%,提高有机氯产品比例。二是技术进步目标,即鼓励采用  相似文献   

13.
李军 《化工管理》2002,(3):26-27
氯碱工业是基础原材料工业。其产品烧碱、聚氯乙烯、氯气、氢气等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冶金、电力、国防等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0年度在统计的氯碱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04.6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完成464.55亿元。目前我国的氯碱工业从科研、设计到生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2000年全国烧碱产量达到了667.8万吨,列世界第二;聚氯乙烯产量达到了265万吨,列世界第三。但就氯碱行业的结构和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全国农药行业保持了生产运行的良好态势,市场供需总体平稳,各项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全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0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实现利润总额100.7亿元,同比增长23.1%。全年累计生产农药264.8万吨,比上年增长21.4%;出口农药79.6万吨,比上年增长29.9%,占我国农药产量的30.1%,进出口贸易顺差达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展望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将激发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加大农药等农资的投入,农药企业要乘势而上,千方百计搞好生产,提供更多更好价廉质优的高效、安全、经济、环保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和新制剂,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氯碱生产企业200余家,至2003年底,国内烧碱总生产能力已达1100万t/。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平均规模为5.5万t/a.2003年累计烧碱产量939.38万t。同比增长14.24%。其中离子膜烧碱产量约为31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33.5%,产量同比增长30.71%。  相似文献   

16.
2012年虽然烧碱价格多次波动,但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好.2013年,产能过剩、出口萎缩、成本高位、降负减产等因素将共同主导未来市场的走势,国内烧碱行情将震荡调整. ——供需矛盾加剧供应持续增长和需求逐步萎缩之间的矛盾将直接影响2013年国内烧碱价格走势.供应方面,2012年底,我国烧碱产能已达到3736万吨,较2011年增长9.48%.据统计,2013年,烧碱新增产能将在300万~350万吨,根据往年实际扩产情况预计,实际投产产能将在200万吨左右,产能增长率将继续降低至6%左右.  相似文献   

17.
李翠哲 《化工管理》2012,(12):12-12
<正>2012年11月5日,第一届中国国际氯碱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军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氯碱工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行业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局面,随着资源、能源价格上涨,氯碱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断上升,行业发展已由快速规模扩张步入了调整时期,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政策力促行业转型升级。李军介绍目前我国氯碱行业的发展现状是,烧碱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聚氯乙烯产能集聚在中西部地区,聚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受煤制烯烃装置投产影响,国内聚烯烃新增产能565万吨/年,总产能达3375万吨/年,非石脑油路线聚烯烃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5%。2014年聚烯烃产量达2685万吨,比上年增长12.5%;进口也出现了小幅增长。国内需求依然旺盛,包装和汽车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全年聚烯烃表观消费量约为4050万吨,同比增长8.4%。2015年,在煤制烯烃、丙烷脱氢等路线的影响下,我国聚烯烃产业仍将面临大量扩能。但需求方面,受宏观经济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导致供  相似文献   

19.
去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国内聚氯乙烯企业明显感到竞争压力。国内市场进口产品增加,销价在低位徘徊。去年初最低销售价格曾跌至5000元(吨价,下同)以下,全年平均销价5755元,是所有合成树脂中最低的,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效益不佳,行业亏损面继续扩大。据统计,去年国内聚氯乙烯产量338.87万吨,比上年增长15.25%;进口217.39万吨,比上年增长4.19%;出口1.93万吨,比上年减少12.27%;全行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43%,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加60%。但竞争也给国内聚氯乙烯行业带来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世界钾盐生产主要以可溶性钾盐资源为主,预计现有探明储量可供世界开采240年以上。2011年,全球钾肥产能4460万吨/年(以K2O计),比上年增长6%,产量3700万吨(以K2O计),比上年增长9.6%,有近600万~650万吨K2O剩余,预计到2015年全球钾肥产能将增至5960万吨/年。2012年,我国资源型钾肥总产能540万吨/年(以K2O计),比上年增长12.5%,总产量377万吨,表观消费量769万吨。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