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全世界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1701.0万吨。预计到2011年将达到约2171.8万吨,其中中东欧、中东以及中南美三个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均将超过两位数,美国、西欧和日本将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只有207.8万吨,预计2008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68.0万吨。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20.0万吨,而届时的消费量将分别达到636.0万吨和710.0万吨。即使装置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产量也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仍需要大量进口。乙二醇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世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总产能为2293.4万吨/年,消费量约为1951万吨,亚洲是全球最大的LDPE净进口地区,中东、北美、西欧是主要净出口地区。预计2018年,世界LDPE需求增速将略低于产能增速,供大于求的态势将延续。2013年我国LDPE产能仅增长20万吨/年,达229.3万吨/年,净进口量167.8万吨,自给率降至55.3%.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未来五年,我国LDPE产能将快速增长,市场缺口逐渐缩小,但相对高端的管材料、电缆料仍需进口。从长远看,LDPE消费市场仍有很大潜力,我国乙烯下游产品市场多元化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LDPE市场将呈现石脑油化工产品、MTO化工产品、进口产品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世界丁二烯产能已经达到1271.6万吨/年,亚洲、北美以及西欧是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预计到2013年,世界丁二烯总产能将达到1460万吨/年,亚太和中东地区将是产能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国丁二烯产能已达到223.9万吨/年,同比增长30.6%,远高于世界平均增幅(5%)  相似文献   

4.
亚洲、北美和西欧是聚丁二烯橡胶最主要的消费地区,预计到2008年总需求量将达到278万吨左右,产能增长集中在亚洲、中东欧和北美。我国是聚丁二烯橡胶生产和消费大国,生产能力及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聚丁二烯生产企业应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丰富产品品牌、扩大应用市场,以此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2013年全球ABS总产能达到1068.4万吨/年,消费量为705.4万吨,其中亚洲是世界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地区,也是全球唯一的ABS净出口地区。预计到2017年全球ABS需求年均增速仍将小于产能增速,供大于求的态势将持续。2013年我国ABS产能329.8万吨/年,表观消费量392.8万吨,办公器械是最大消费领域。周边国家和地区ABS产品大量出口我国,国内ABS全年价格较低,但相对稳定。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预计2017年我国ABS产能将达426万吨/年,自给率上升至80%,但供不应求问题仍存在,高端产品需求仍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6.
2012年,全世界苯酐的总生产能力达583.7万吨,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产能稳步提升的同时消费量也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苯酐生产能力达到232万吨,消费量为152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苯酐生产及消费国,消费主要集中在增塑剂、醇酸树脂以及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等方面。预计到2016年,我国苯酐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8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170万吨。苯酐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消费需求增长减缓,再加上进口产品的冲击,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加快催化剂及设备的国产化步伐、改进工艺、扩大出口将是缓解国内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1年底,世界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134.7万吨/年,消费量为121.5万吨,预计到2016年产能将达到约200万吨,消费总量也将涨至152.6万吨。亚洲地区仍将是未来新增产能的主要集中地以及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截至2012年10月,我国乙丙橡胶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4.3万吨,国内产量很少,进口依存度很高。鉴于巨大的供需缺口,乙丙橡胶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6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35万吨,供需矛盾将极大缓解。但随着今后多套新建或者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乙丙橡胶产能将出现过剩,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2014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6.5%,好于上年.全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5749万吨/年,产量为1363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00万吨/年和437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提升速度放缓.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增长.乙烯价格回升,裂解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多数下游产品仍受供应增长打压,价格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净增271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06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819万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587万吨,增长4.9%,较上年明显回落.受油价快速下跌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增长受到抑制.2015年,世界石化工业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亚洲及中东地区石化产业占比提升,石脑油裂解乙烯毛利将继续保持较好水平,CTO、MTO装置陷入困境.中国多数石化产品产能增速放缓,煤化工成为乙烯产能增长主要动力,石化产品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世界己二酸产能达350万吨/年,同比增长15.5%,当年消费量约290万吨,今后几年,全球己二酸市场需求有望以年均约2.5%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20万吨,届时产能将超过380万吨/年,产品供应充足,亚洲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且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2009年中国己二酸产能为60,5万吨/年,当年表观消费量达50万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己二酸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需求量约达到65万吨,而届时生产能力将达到91.5万吨/年,我国己二酸的自给率将有较大提高,并且供应过剩,因而今后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1年底,全球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99.4万吨,总消费量约为148.0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球总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吨,需求量将滞后于产能增长速度。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4-丁二醇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50.4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28%,总消费量约为36.7万吨。预计到2015年,我国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0.0万吨,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全球ABS产能为1077.2万吨/年,消费量为785.3万吨/年,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产能和消费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为95.6%和90.3%。2015年我国ABS产能为365.8万吨/年,产量282.7万吨,由于近几年ABS树脂产品下游领域受PP等替代产品冲击较为严重,2015年我国ABS表观消费量为442.8,万吨,净进口量为160.1万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ABS自给率仍将保持平稳,供不应求问题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受全球经济低迷、乙烯新增产能投产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2009年世界乙烯产能达到1.33亿吨,需求量为1.12亿吨,装置开工率为84.2%,产能过剩约1500万吨,占需求量的13.4%。中东地区多数项目推迟投产;中国和沙特乙烯产能增长迅速,地位进一步巩固;装置规模和集中度继续提高,2009年全球266家乙烯生产厂的平均规模为50.0万吨/年,同比增长4.0%;国际大型石油石化公司仍是乙烯生产的最主要力量,2009年世界十大乙烯生产公司的产能总计6121.8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46.0%;中东地区成本优势十分显著。未来5年世界乙烯产能还将稳定增长,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东北亚将成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乙烯市场需求比例将由2000年的21%增长到25%,中东将由7%上升到16%,北美将由33%降至24%。具有原料优势的中东地区以及具有市场潜力的亚洲地区大量乙烯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必将导致亚洲、北美以及西欧地区一些竞争力差的装置永久性关闭。  相似文献   

13.
全球已内酰胺在尼龙6纤维方面的消费量正在逐渐减少,除亚洲地区外,其他地区尼龙6工程塑料对已已见分晓酰胺的需求呈强增长之势,到2009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473.1万吨。预计今后几年,产能将以年均约3.4%的速度增长,新增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中南美地区略有增长,到2009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515.6万吨/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达到599万吨/年,消费量为485万吨,产能居前5位的企业合计产能占全球总能力的63%,产能比较集中。中国是丙烯腈生产大国之一,2011年生产能力达到125.7万吨/年,消费量为165.1万吨。预计2015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将继续增加,供需增长仍将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丙烯腈生产能力将达到210万吨/年,届时缺口仍约有35万吨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年,2012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097.8万吨。虽然世界乙二醇供过于求,但具体对我国而言,相对于下游产业的需求,乙二醇产能扔不充足。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能够达到950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吨,产不足需,仍需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笔者建议,未来我国乙二醇产业发展应提高现有装置经济性、新建大规模生产装置;完善现有生产技术、积极开发新技术;扩大产业链、规避市场风险等。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是世界己内酰胺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年全球产能增加到543.2万吨/年,同比增加15.4%,产量实现411.3万吨,总消费量为423.5万吨,亚洲地区是拉动供需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7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产能将超过900万吨/年,总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产业发展将以亚洲为中心。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己内酰胺总产能达到141.5万吨/年,但仍产不足需,自给率仅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世界甲醇的总生产能力为4797万吨/年,主要集中在亚太、中东和南美地区;总需求量为3680万吨.世界新增甲醇产能正加速向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中东和南美地区转移.预计2010年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7600万吨/年,而需求量约为5735万吨,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将会加剧.2006年,我国甲醇产能合计为1 344.4万吨,但10万吨/年以下的小型装置占了绝大多数;甲醇产量为874.7万吨;表观消费量为968.7万吨,同比增长45.4%.2007年1-5月我国甲醇进口量同比下降58.7%,出口量同比增加9倍,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国内甲醇产能急剧膨胀.预计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到2542万~3212万吨/年,产量将达到2033万~2570万吨,而需求量约为1900万吨,市场存在过剩的风险,价格将继续下滑.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来看,我国甲醇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当前在产业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机遇和风险并存,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世界聚丁二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470.3万吨/年,消费量为315万吨,供需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丁二烯橡胶生产国家。2013年,我国聚丁二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57.5万吨/年,消费量为101万吨,中石化、中石油企业占据生产的半壁江山。轮胎制造业是我国聚丁二烯橡胶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轮胎工业快速发展,高性能稀土聚丁二烯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2017年需求量将达到110万~115万吨,而届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15万吨/年,产能过剩之势凸显。产品同质化严重,应用技术开发后劲不足,我国聚丁二烯橡胶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世界丁二烯消费量为942.8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约1093.6万吨,届时,西欧和中东地区净出口地区的主导地位不变。雨亚洲将由净进口地区转变为净出口地区。我国丁二烯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07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30.0万吨。2010年将达到约160.0万吨。合成橡胶仍将是我国丁二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但ABS树髓的消费比例将大幅度增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孔劲媛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8):84-87,110
石蜡消费量从1998年起呈小幅下降态势,2010年世界石蜡总消费量约为319万吨,消费区域仍集中在美国、中国和欧洲。石蜡供应能力随着I类基础油产能的下降而不断下降。2011年初,世界主要石蜡供应商产能合计为481万吨/年,比2005年下降7.5%。近年来,我国石蜡产量和消费量逐渐下降。2012年我国石蜡产量为125万吨,消费量为78万吨,消费区域日益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随着全球润滑油质量的升级、石蜡替代品的竞争加剧,未来全球石蜡消费量将小幅下降;我国石蜡消费量2015-2020年将保持在约80万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