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出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和农村学生不断向城市流动,为缩小我国的城乡差距以及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更有待进一步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农村人口流动之间的问题.本文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出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实现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变革。1978年至今,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历经了四个阶段,实现了农民工的角色转型,发展过程曲折而艰辛。它开启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新进程,对于促进城乡二元壁垒的消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民工流动就业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几亿农民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就业、生活,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快速发展,迅猛扩张。目前,农民工已达相当规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已和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的概念及其特点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是合乎中国国情、极富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概念,它代表着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据有关专家估量,当前中国的农民工近2亿,而且还有1亿多农民在不久的将来,也要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20多年来,农民工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功勋卓著的贡献.与此同时,农民工因为户籍身份等制度性原因,导致民主政治活动无法参与、利益权利得不到保护、素质能力不能有效提升等等,严重制约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严重影响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研究农民工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成为了当前刻不容缓解决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客观分析农民工这一概念形成的客观基础,探索农民工概念的由来、内涵和外延,深入剖析研究农民工的基本属性,对于解读中国农民工群体,解决农民工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型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生经纪人,它界定了职业的范围是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新型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它强调的是一种身份,而不是一种职业。而新型职业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特殊劳动群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热点问题。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造责任政府、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加速推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人口的流动日益频繁,外来流动人口参与、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有序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庞大载体和深层动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流动有利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素质的提升,同时又促进了农村家庭发展策略和老人赡养及子女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当前农村社区子女教育观念、农民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现代化变迁;农民工流动也导致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和乡凤文明建设“主体缺位”、“人才瓶颈”的问题;农民工群体的学历结构和职业结构是影响其“群体贡献力”的主观因素,流动距离、流动时间和社会认同是外部致因。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带动建筑行业的大幅度发展,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大量农民看到城市发展的前景,纷纷背井离乡,引发了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热潮,他们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众多企业破产,社会经济下滑,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引发了农民工的返乡潮,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成为国家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民工进行创就业的培训,使有能力和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尽早再就业.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统计的分析和创业培训的内容的简要介绍,以实例说明农民工就业统计对创业培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占春 《发展研究》2012,(8):106-108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阶段“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城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入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范铭 《当代经济》2016,(14):38-39
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进城农民工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自身的基本生存条件——住房却成为问题.如何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应当成为流动人口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从完善进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出发,以农民工住房保障为主题,利用对来沈农民工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资料,讨论农民工住房及住房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探寻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的可行思路与策略.其要点是以农民工家庭为单位纳入到城市住房保障范围,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标准,允许农民工加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贷款,多渠道建设农民工公寓.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农村现代化建设应立足于农村,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鼓励农民进城。返乡创业农民工经过打工积累了技术、经验和社会资本,在农村成为相对强势的力量,有能力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引领广大农民走向现代化道路。当然这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两栖流动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农民涌入城镇就业和居住,我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目前的人口城市化又表现出很强的不稳定性(和丕禅、郭金丰,2004)。新的城市化人口大部分仍保持着农业户籍,并且经常返回农村原籍居住和参加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流动性特征,这与原有的非农业户籍城镇居民有很大区别。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称这部分人口为“城乡两栖流动人口”或“城镇农民工”。关于城乡两栖流动人口的规模,统计口径不一,但总量很大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用统计上的城镇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差来代表,则近几年全国两栖流动人口总数在1亿…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从制度上消除不合理的障碍,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津保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发达地区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的必要性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些地区的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较过去已有很大的提高,但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了这些地区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进度。因此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就可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这些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发展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需要这些地区的农民现代化。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已趋于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以每年1千万的速度增长,目前,流动人口已达2.21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市民、农民以外的第三大人口群体。  相似文献   

17.
“80后”农民工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晓 《经济师》2008,(6):54-56
“80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1亿,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正承担着重要角色,但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制约,他们又面临强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政府、社会和个人必须合力解决青年农民工的群体心理障碍,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工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工问题根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矛盾冲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文章从农民工产生的根源和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出发,从我国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出发,采取稳健的城市化与积极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一个经济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工资增长越来越快,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还受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解决农民工收入问题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福利,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民工收入现状的分析,并且通过实证分析各种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因素,从而提出提高农民工收入、改善农民工生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的建立、运行和效果的评估,探讨政府在解决流动人口卫生保健问题中的作用。特约分娩点的建立是-项成功的政策措施,向农民工提供低收费和优质的基本产科服务深受农民工欢迎。目前每月在浦江镇特约分娩点分娩的产妇稳定在600-800例左右,服务质量优良。这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改善进城农民保健中-项成功的政策措施,卫生局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