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旅游消费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旅康养新业态应运而生,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禀赋高,同时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明显,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产业融合程度不够,优质资源未能转化为优质产品。因此,对山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在对山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山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山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佳佳 《西部旅游》2023,(19):52-54
<正>目前,湖南省邵阳市凭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正寻求通过文旅融合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的路径。文章对邵阳市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方面的资源潜力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邵阳市文旅资源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具体包括强化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深化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与宣传、促进文旅创意产业培育、强化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以及完善研学旅游体系,以期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并为国内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李萍 《西部旅游》2024,(5):56-58
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山西省阳泉市的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对此,文章先从理论上分析文旅融合的相关概念、现实意义,然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分析阳泉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最后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从政府引领和企业自主两个方面探究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旅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县域来说,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开启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鉴于此,文章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为例,通过查阅华池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华池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王源  余燕 《西部旅游》2022,(18):75-77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文旅融合逐渐受到关注。四川省泸州市是川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城市,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视角下,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外宣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地方非遗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对外传播,为泸州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文章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及难点,并结合实例探究泸州非遗外宣文本的英译策略,以期扩大川南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助力川南非遗走出四川。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抢抓国家“新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政策叠加机遇,坚持以文化立州、旅游富州、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打造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开发和品牌打造,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全要素、全方位、全季节发展,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四川省广元市是巴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特色挖掘不充分、资源整合不完善、宣传力度不足、交通服务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对此,应该以提升文化创意水平、塑造品牌特色、提升游客体验等为切入点,持续推动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三色融合”的新业态发展,扩大广元市文化、旅游发展规模,统筹做好提质改造、修复保护和管理创新工作,全面推动人才培养,以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宏媛 《西部旅游》2023,(19):37-39
<正>立足全域旅游,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歙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试图从畅通文旅融合路径、搭建文旅融合平台、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创新特色文旅产品、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等方面探究全域旅游视域下歙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腾 《西部旅游》2023,(2):25-27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民族村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目前,已经有村寨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构建了旅游景观带动型、城郊休闲带动型、文化遗产吸引型、特色产业融合型四类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也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特色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服务质量不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文章将文旅融合的路径与乡村振兴的要求有效衔接,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入手,提出少数民族村寨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国内各旅游景区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旅消费热点,谋求景区高质量突破性发展。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对文昌里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文昌里旅游发展提升策略,以促进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这表明文旅融合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深度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锚定“两个确保”、助力“十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点。文章基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的分析,剖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及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瑞 《西部旅游》2023,(24):66-68
<正>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地方旅游业的基础要素。湖北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拥有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条件。但是襄阳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旅游文创产品质量不高、旅游转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襄阳历史文化资源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提升旅游转化的质量,通过打造主题公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历史文化创意节庆等方式丰富旅游转化的形式,不断创新文创产品,丰富宣传手段,擦亮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赵力 《西部旅游》2022,(21):4-6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内河积淀了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城市独特的人文特色。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著名城市内河文旅融合发展案例,吸取相关经验,针对广西城市内河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旅游产品、做好内河沿岸文旅元素配套开发、强化内河文旅融合发展管理等策略,以促进广西城市内河文旅融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标,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由此成为新时期文旅融合的重要实践载体。本研究基于符号学视角,选取黄山市屯溪区毗邻的屯溪老街和黎阳in巷分别作为传统与复建历史文化街区代表,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符号学理论框架。实证分析表明:传统与复建两类历史文化街区均形成了主题定位、文旅功能、空间布局、物质载体、业态产品、旅游服务六方面的文化和旅游符号,前者以传统文化符号居多,后者以现代旅游符号居多;两类街区文化和旅游符号融合的独特性、凸显性、融合性和适应性等特征差异明显,前者偏向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后者偏向旅游介入的适应性。据此提出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趋向”和复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趋向”的文旅融合路径,两类街区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中应加强文化资源符号化、资源功能多元化、符号空间整合化、文化符号全景化,促进文化产品价值化、旅游服务品质化,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由此可见,文旅融合是今后一个时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2023年以来,云南文旅市场快速复苏,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均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趋势。然而,就滇中5个州市与大理、西双版纳两地的旅游业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对此,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对旅游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选取人口数量、景区数量、酒店数量三个指标,尝试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梳理、模型的构建、计量的分析,了解影响文旅发展的各个变量,为滇中及其他地区的文旅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5·12"地震后汶川县以"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的发展理念,谋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将川西文化、羌族文化、大禹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构建了亲近自然、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汶川县的文旅融合发展仍然存在产业链短、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体开发质量不高、缺乏创新和引领性等问题。如何在新基建背景下,完成文旅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实现新基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汶川县旅游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曹翔宇 《西部旅游》2023,(4):98-100
文旅融合双向驱动是加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模式,可以为我国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对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有积极的影响。地方政府应当立足当地旅游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激发当地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打造强劲的引擎。文章着重探索文旅融合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性体现及策略,希望能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优势,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河南黄河流域的历史遗存、文化景观丰富,蕴含着黄河文明的内容精髓和思想精华。文章通过研究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理念,梳理河南黄河文化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现状和传承、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探寻文旅融合视角下河南黄河文化资源的能效转换方式,打造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旅游文化项目和文创IP,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赋能作用,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南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产业融合是20世纪中后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融合的进程,并催生出许多新的业态。内蒙古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基于此,文章从政策层面的推动、技术层面的支持、促进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培育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四个层面分析了内蒙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解读了内蒙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包括资源开发较为滞后、融合形式不够丰富、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并由此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新时代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多元主体合作、与当地民族文化互嵌、旅游“六要素”深度融合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