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代军 《魅力中国》2014,(12):296-296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决定着新闻的质量。电视新闻离不开“文字、声音、画面”三点因素的相得益彰,所以电视新闻报道更具事实张力和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要“厚重”于其他媒体新闻,这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也更高。笔者结合十年来电视新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谈谈个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牛晨斐 《魅力中国》2009,(31):241-242
电视新闻以电视媒介为依托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吸引并影响着广大受众,且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本文在新闻伦理研究上从人性本质以及媒介的角度来发现与思考电视问题。以媒介为切入点从伦理的视角,对电视新闻提出了三点思考:第一,电视新闻过渡娱乐化;第二,图像化、信息过剩带来知识危机;第三,商业主义与新闻伦理的冲突。从而提出电视媒介所带来的图像化、即时性,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带来福祉的同时,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心 《理论观察》2009,(1):169-170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向采访对象提问事关采访能否成功,也是记者的职业修养和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因为电视采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镜前采访,电视报道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全盘托出,直接展现给观众。在现代电子传媒条件下,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他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采访和传播者,记者的现场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活动也参与了新闻制作,其过程很可能充满丰富的信息含量,对观众具有极强吸引力,已经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修养,不断提高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 ,新闻报道的策划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 ,而适应电视新闻特点的电视报道策划 ,更显示其大有可为的前景。电视是教育人民 ,鼓舞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宣传工具 ,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鉴于电视覆盖面大 ,受众面广的优势和长处 ,必须强化节目的表现力 ,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为此 ,电视采编人要不断增强策划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一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对于报道主题的确立、报道方式的选择、报道角度的选取、报道手段的运用、报道时机的把握等 ,无时不在进行筹划和谋划。如不承认策划的存在 ,…  相似文献   

5.
赵辉 《西部大开发》2011,(5):115-115,170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而作多次、连续的报道。系列报道题材大量是主题性新闻,着重于以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多次报道,突出展现某种主题思想.各报道之间是主题统率下的系列组合,总体报道同样具有广博、密集信息的特点.系列报道成功重在策划.确立报道题目后策划好各集报道有机联系的整体系列:报道内容要求点面结合,贴近生活。要以精品意识去创作,精心安排各集播出一我国的电视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电视新闻是这个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系列报道则又是这个子系统的分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则研究电视新闻系列报道的结构.从宏观(广义)角度实现对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整体优化(有序)控制,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极其重要的形式,是电视记者展示能力的体现。优秀电视新闻记者希望每一次的现场报道都是完美的、精彩的,这也对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极强的新闻现场报道能力。  相似文献   

7.
安静 《理论观察》2013,(10):85-86
提起电视新闻记者,受众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只要有事情发生,便会看到手拿话筒或者摄录机的记者,一边捕捉画面,一边与周围人进行攀谈;另一种印象是出现电视新闻中,在各种场景向你介绍奇闻异事又或者是出现在一些重大活动中,对名人名家进行采访.诚然,这些都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常态.然而,随着传媒业融合发展的加剧,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岳鹏 《魅力中国》2013,(19):145-145
企业电视新闻作为企业对内宣传、信息通报的一个载体,新闻策划是在媒介产品投入生产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持续进行的一种策划,实践证明,好的新闻策划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电视节日,把观众的视觉和思雏吸引住,使之迭到最佳报道效果。本文依据煤矿企业电视台的特殊性.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如何做好煤矿企业电视新闻策划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静 《理论观察》2013,(2):82-83
评论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渐渐成为品牌.成为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电视新闻评论是一个媒体的灵魂和影响力所在.是一种以电视为载体传播意见性信息的话语方式,只有在选题的把关、评论员的素质和评论方式上多下功夫,多策划,多思考,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在众多节目中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10.
彭权  赵清敏 《理论观察》2005,(2):131-132
电视专题策划要在事实的基础上作好选题策划、材料策划和细节策划,并发挥优势,调动创造性思维。电视新闻性人物专题《月亮湾里的养蛙人》就是一个成功策划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提问是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方式。提问能否获得良好效果 ,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优劣。为此 ,电视新闻记者必须重视提问 ,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访是具有既定目标的对话"在现场采访设问中体现得更为充分,提问是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个重要环节、主要方式.提问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优劣.为此,电视新闻记者必须重视提问,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磊 《理论观察》2006,(5):139-140
电视节目的改革是中国电视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电视节目的改革中新闻节目采用了多种手段,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新闻时效性与可观性的矛盾调和、方言播报和民生新闻逐渐增多、以主持人作为新闻节目的品牌和形象、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这些趋势都促使电视新闻逐渐改变原来的传统话语表达方式,以求得民主化个性化的表达,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和改革体现了中国电视发展的“受众主导”的基本趋势,也加快了中国电视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浅谈电视编辑的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编缉手段,使整个电视传播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从而使整个电视传播活动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其任务就是把各样内容的新闻稿件按其规律编辑成一档完整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郭鹏 《黑河学刊》2012,(3):33-33
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运用是体现电视传媒优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再现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为电视新闻的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可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万生 《发展》2009,(7):82-82
一、新闻观念创新 (一)责任观。责任观不仅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追求,而且也是观众评价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最高标准。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牢牢确立责任观。从社会角度来说,电视新闻工作者确立责任观,正确引导舆论,提高大众文化品位和良好情操,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从法律角度来说,电视新闻媒介必须对其发表与传播的新闻信息、言论意见、广告及其他材料承担责任,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采访写作、编排播发的新闻信息及言论意见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7.
张澜夕 《魅力中国》2013,(10):322-322
电视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新闻记者理应掌握好这一武器,批评错误,坚持真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在做批评报道时要坚持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8.
王辉 《理论观察》2009,(2):165-166
电视节目的编排技巧,对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和电视收视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档新闻,从采集、拍摄、制作到播出的过程中,编排居于核心地位。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从微观角度看主要指单条新闻的声画结合;从宏观角度看主要指对诸多新闻加工、选择、调配后进行的有机串联。编排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栏目的水准,决定着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编辑在编排一档新闻节目时如何具有创新意识。精心策划、立体思维、手法新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以可视的画面形象和可听到的声音、音响语言同步结合进行视听双通道传播,它传递的符号是多元的。视觉通道可以利用丰富的细腻的无声语言符号,传递出图像的某种"言外之意"来扩充和丰富解说的内容,延伸并深化主题。视画面是电视新闻表现的基础,电视新闻要凭借具体形象说话。电视画面语言主要是形象语言,它是以一种人们惯有的、熟悉的、能被大家识别和认可的动作、表情来传达一定的内容的。电视新闻不是文艺作品,不是经导演、表演而还原生活真实的艺术。电视新闻在于真实、客观地传播新闻事实,直接展示生活,如实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让屏幕前的观众身临其境地看到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堃 《理论观察》2011,(5):174-175
现场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之中。现场采访报道凸显了电视直观形象和实时传播的优势,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可信度。满足了电视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在现场采访报道中,除了出镜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同期声之外,还加入了体态语言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等信息,因此,观众可以从采访过程的整体来把握、感受、接收来自荧屏的各种信息。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