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心雕龙》以“自然之道”作为文学本体之论,刘勰始终把自然的事物视为最美的事物,他用道家的“自然之道”来做文学的本体之论,这一观点始终贯穿在刘勰的文学理论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2.
田野 《魅力中国》2014,(2):109-10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之作,它凝结了作者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这部空前绝后的文学理论巨著,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在中外文艺理论界还有出现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学作品,它全面的总结了文学原理、问题、创作、批评等问题,其观点论述全面精辟,是文艺批评的权威之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文心雕龙》的作品赏析,并且,详细的分析了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学思想、儒学思想和创作论。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的书籍在正文之前往往有一段文字,说明写书的经过和旨趣,称为"序",古代的书籍也有"序",或写作"叙",亦称"序传",它是提携纲领的意思。作为古代文献体例的一种形式,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此将以《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文心雕龙·序志》为例,简约说明一下古代文献中"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兰 《魅力中国》2010,(25):177-178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从《神思》到《总术》再加上《物色》篇,“割情析采”,文学作品从创作构思到语言表达,进行了系统的规律总结,是我国最早关于创作理论的专著,《神思》篇更是创作的纲要,对现代创作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高红 《魅力中国》2013,(31):102-102,104
用珠玉写文章是《文心雕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从文章与珠玉的审美关系来看,其充分显示出了文艺美学中渗透着的珠玉文化,也就是说其文艺美学受珠玉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展示出了珠玉审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文心雕龙》中“雕画”“雕龙”“雕琢”与“雕刻”等很好地将雕琢美玉与修饰文章进行了融通,“珩”“璞”等用语同文章审美的原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本文以听觉维度作为基础。对《文心雕龙》中的珠玉用语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磊 《新西部(上)》2007,(5X):205-205,217
刘禹锡作为历经中唐数代的文学家和政论家,其著述精擅疏谏,议论侃切,为其时文坛之望。其名作《辨迹论》中,鉴用房梁公玄龄旧迹,讽喻时政,激励枢相,于当时沉疴之暮习与退保求全的宰相裴度规劝与进言,并以之延展宕笔,以为其时仕宦吏谋之赞画,其意深远而笔力刚劲,风骨凛然,颇具考证与商榷、鉴古知今之效用,为其时政论文疏之典范,于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作为历经中唐数代的文学家和政论家,其著述精擅疏谏,议论侃切,为其时文坛之望。其名作《辨迹论》中,鉴用房梁公玄龄旧迹,讽喻时政,激励枢相,于当时沉疴之暮习与退保求全的宰相裴度规劝与进言,并以之延展宕笔,以为其时仕宦吏谋之赞画,其意深远而笔力刚劲,风骨凛然,颇具考证与商榷、鉴古知今之效用,为其时政论文疏之典范,于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袁捷 《魅力中国》2013,(22):129-129
《尚书》自古以来就以佶屈聱牙、古奥难懂著称,因此学者多据《史记》与之相关的篇章对读,以期解读上古职官典要、名物制度及先秦两汉之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但是《尚书》与《史记》也有不少相互抵牾的地方,历来就有学者对其辨析和考证。自宋昊械开始怀疑伪古文《尚书》之后,经后世学者不断努力,至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出后,孔传之伪,遂成定论。而司马贞能早识《五帝本纪》与伪孔传之异,并大胆怀疑,可谓慧眼独到。本文是笔者在将《史记.五帝本纪》与《尚书.免典》对读的过程中注重录其与伪古文《尚书》相异的部分而成,现不揣浅陋,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有人治与法治两种经典的社会治理模式。梁治平在《法辨》中为我们提示了中、西方社会两种貌似相同、实则迥然的社会治理传统:厚重的人治传统深深地嵌入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这样的传统与我们现代追求的法治理想形成了文化裂痕,并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法治理想的实现。以自然的名义宣布期待中的理想的西方自然法追求.为中国的法律人提供了一种信仰的路径,一种努力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刘勰在《时序》中提到了多位统治者,他们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刘勰认为,统治者并不能左右文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相对封闭的体系之中,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它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文学内部的纵向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在理想的"哲学王"统治模式破灭之后,追求法律化的治理,希望通过制定善法来治理城邦。这是从《理想国》到《法律篇》里面,他的思想中最大的一个转变。他追求在法律主导下的城邦治理模式,为了城邦的善而立法,树立城邦法律的权威。他向往体现"美德"的立法,所立之法要代表民众的利益,在立法之前要注重教育的引导作用。在教育的培养下,法律之下的人才会注意向善和追求美德,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立法才会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雍也篇》     
《走向世界》2011,(19):75-76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①于民而能济众②,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③其犹病诸④。夫⑤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⑥,可谓仁之方也已。【注释】①施:旧读shì,动词。②众:指众人。③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2011,(25):83-84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  相似文献   

14.
《走向世界》2011,(7):81-82
一、【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释义】孔子说:"能够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相似文献   

15.
《走向世界》2011,(1):83-84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相似文献   

16.
《走向世界》2011,(19):75-76
【原文】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予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迭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相似文献   

17.
罗锐 《魅力中国》2013,(17):114-115
《文心雕龙·正纬》一篇在《宗经》后为经如何宗提出具体的方法论。经纬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类比西方基督教解经学中著名的以经解经原则予以调和。纬书又在寓意解经法中溢出经书的边界。在后世继续发散。  相似文献   

18.
《走向世界》2010,(25):103-104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释义 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相似文献   

19.
先秦著作中围绕“天”而进行讨论的有很多,但以“天论”这样的专门论题而作文章者,荀子尚为第一人。《天论篇》为《荀子》三十二篇中反映荀子“天论”哲学思想的代表篇章,其主要内容包括论天和制天。这些构成了苟子独具特色的“天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先秦著作中围绕天而进行讨论的有很多,但以天论这样的专门论题而作文章者,荀子尚为第一人。《天论篇》为《荀子》三十二篇中反映荀子天论哲学思想的代表篇章,其主要内容包括论天和制天。这些构成了荀子独具特色的天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