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逐名效应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以及IPO后长期业绩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在IPO时,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比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高;在IPO后,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无风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风险投资控制力、风险投资声誉与风险投资政治关联性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呈显著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6-2010年深圳中小板上市的风险投资支持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对其支持企业的IPO抑价以及上市后长期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投资声誉对IPO抑价无显著影响.低声誉的风险投资存在着过早将所支持企业推向IPO市场的动机;风险投资声誉与被投资企业的长期业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上市后的经营业绩均出现了下滑,但是高声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业绩下滑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截至2011年6月30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36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折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折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风险投资机构以IPO折价来提早退出投资项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2)在对有风投参股的投资公司做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一一随着风投参与度的增大,IPO调整折价率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创业板企业IPO时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调整折价率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盈余管理的程度,检验风险投资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与西方成熟的风险投资机构相比,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依然偏重投资于传统的制造业行业,以期在短时间获得高额投资回报,面对新科技和新商业模式的行业投资则相对偏少.同时相比无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并且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6~2012年申请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对发审委审核决策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上市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但这一关系仅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当拟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或其所在行业获得产业政策支持时,其IPO申请更不会因盈余管理而被否;同时,对于拥有政治关联背景或经营业务复杂的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公司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变弱。最后,实施程度较高盈余管理并通过发行审核的公司,上市后的股票收益和经营业绩更差,由此表明,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我国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对创业板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方法,较少从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对比,分别研究其在创业板IPO中的存在性,并考察其分别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标准,在上市前后都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粉饰公司的利润。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真实盈余管理与公司未来的业绩之间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对比而言,两种盈余管理的方式都会使公司的未来业绩下降,但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IPO盈余管理动机的基础上,研究了IPO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影响。以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71家公司为对象,通过研究其2006-2010五年的经济数据,运用改进后的Jones模型,得出两个结论:上市公司的业绩在IPO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上市前两年的业绩高于IPO当年及IPO后两年;上市公司通过调整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的操纵。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制度差异出发,讨论了新三板挂牌公司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差异。研究发现新三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呈现不同的特征,新三板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的水平显著高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我们发现新三板特有的制度因素对新三板公司的利润质量有显著影响,新三板市场中创新层公司、申请IPO的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公司、采用做市商交易的公司、有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公司利润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9.
实证分析发现,香港创业板市场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的发行价格要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风险投资持股显著影响着发行公司IPO时机的选择,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会选择在其经营业绩最好的时间上市,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则不然。研究还发现具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IPO后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并不好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研究结论支持风险投资在香港创业板市场已初步具有西方发达证券市场那样的“认证”功能,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被市场认为具有良好前途的信号,但风险投资并不具有为其持股公司提供增值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