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刘建昌撰文指出,随着个人消费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大,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已成为高负债一族,上海家庭负债率高达155%,北京家庭负债率高达122%,均已超过2003年美国的家庭负债率115%。通常而言,家庭和个人的负债率与总资产、到期债务、可支配收入和预期收入等因素相关,负债率超过100%就意味着这些个人和家庭已经步入了“负翁”的行列,即他们拥有的财富和净资产可能是一个负数。虽然高负债率并非一个完全可怕的概念,但如何面对自己的债务和如何更加明智地理财,却无疑成了摆在众多“负翁”面前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为此,CCTV 的“央视评论”,还特别制作了一期“你是‘负翁’吗?”的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达424亿元,以全市600万人口计算.南京人均负债达到7067元。南京的都市,“负翁”已经越来越多,而在这其中,不乏月供万元的家庭。这些人在南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还贷压力大么?记者日前采访了两对这样的顶级“负翁”。  相似文献   

3.
戒赌记     
东关 《乡镇论坛》2010,(24):30-30
有个年轻人叫大勇,不幸迷上了赌博,赌啊赌,最后成了“百万负翁”,连老婆都带着孩子跑了。大勇决心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于是,他跑到东城寺出了家。为了磨炼意志,他主动向方丈慧海要求,餐餐粗茶淡饭,干最脏最累的活。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我国各大中城市里,出现一批“负翁”(对负债消费人士的戏称)。调查表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愈来愈超前,有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不为自已成为“负翁”担忧。但是一条消息让人惊心,2002年上海市统计局城调队对500户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最新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市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  相似文献   

5.
艰难的决择     
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买,要冒楼价下跌变成“负翁”的危险;不买,要冒楼价上行可能想做房奴而不得的危险。是否应该听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建议。三四年之内不买房?真要如此,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便是星河湾董事长黄文仔。  相似文献   

6.
商振 《新前程》2007,(5):80-81
股市的连续走阳引发了全民的炒股、炒基热情。担心错过开盘时间、担心股市拉出几根阴线、担心遭遇“黑色星期二”、担心错过最新公司公报……员工身在办公室,可心却在股市,毕竟那里放着自己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银子”,如果稍有差池,可能明天就是“负翁”。面对牛市对办公室的冲击,该如何对股民员工进行管理也就成为很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负翁”,又称“负人”,乃是按揭消费者头上的一顶新“帽子”。有趣的是,这顶“帽子”可不是别人强行扣上的,而是这些人抢着戴到头上。至于戴帽之后,念的是“紧箍咒”?还是“蒲洒经”?那可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啦。  相似文献   

8.
十八年前,江铃汽车的前身江西汽车制造籍着“18磅大锤闹革命”的精神。继续实行传统制的小生产思想模式。他们依照40年代的苏式嘎斯车生产出了井岗山牌汽车。可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因素.还未出厂门就成为一堆废铁。散落在外的废弃车厢成了无房老工人的栖身之处。 七年前,江铃汽车的职工不足2000名,企业已连续 15年亏损.累计 5600万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3.5倍。“江铃”也因此而落得个江西省头号“负翁”的名声。 今非昔比.现在的江铃汽车集团公司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企业占地面积287万平方米,员工18000人,…  相似文献   

9.
背景:2004年10月28日中国央行宣布加息。0.27个百分点,人民币的这“一小跳”结束了中国存贷款利率长达9年的持续下行,也令海内外业界格外关注。国内股市、债市、楼市应声而动,国际金融市场有所震动,海内外一些主要财经媒体都报道了中国这次“闪电升息”。而对于更多中国老百姓来说,将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增买投资型保单、购买长短期国债成为他们热心的投资方式,越来越多背负房车“两贷”的“负翁”族们则更加仔细掂量还贷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王冉 《中国企业家》2008,(24):128-128
从2002年开始,每年年底我都要推出我的“搞笑版十大新闻”。其实不一定是“十大”——前年写着写着写冒了,就成了“十三大”;去年实现高增长赶了个时髦凑了个“十七大”;今年全球经济衰退,我也跟着精简到“九大”,降幅比股票市场还稍微缓一点。  相似文献   

11.
职场     
《财会通讯》2005,(8):i042-i044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女“硕鼠”“吃掉”国家3.6亿;审计发现公司财务问题;两家公司成审计重点;签字人都是顾慧娟;拿钱:下属公司总经理是“傀儡”?。  相似文献   

12.
焦晶 《中外管理》2008,(6):96-99
和营销型精英不同,他始终以技术为支点;和“技术狂人”也不同,他更看重技术的“落地”。于是他的企业成了2007年国产手机集体败退中的例外。  相似文献   

13.
论创新     
《中国企业家》2011,(15):30-30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信箱     
南水北调可别成了“污水北调”;谁在默许污染;最终解释该“清场”了;还有什么比失去诚信更可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频频出现“高管风波”等会计信息失真和内部失控案。创维的黄氏兄弟折戟于“虎山行”;中航油的陈久霖成了“里森第二”;  相似文献   

16.
礼尚往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亲友间、同事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是情理中的平常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人将“礼尚往来”变成了“利上往来”──你给我什么好处,我也给你什么优惠。“礼”由礼节变成了“礼品”,人情的交往也蜕变成了一种利益的交易。步入市场经济以后,“人情”已从人与人、家与家进而发展成了单位与单位、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事儿。时下,一些单位常以“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为名,今天你宴请我,明天我宴请你;你送给我土特产,我供应你便宜货;这次我到你家做客,得到了可观的好处,下…  相似文献   

17.
亲朋好友之间,逢年过节送点礼物,互相庆贺本无可非议。但是近年来,乡村送厚礼之风越刮越猛。以“多如牛毛”来形容现在某些乡村送礼的名目,似乎已不为过。人们从“呱呱”坠地到化为腐土之前,几乎都有“礼”相伴。刚出生时有“出生礼”,满1个月有“满月礼”,1岁有“周岁礼”;订婚时要送“订婚礼”,结婚时又要送“结婚礼”;逢年过节过生日要送礼,人死了还要送礼;连建房子、乔迁新居、升学、升官乃至8军都要送礼。近年来,送礼不但名目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名烟名酒成了人际交往的“使节”,金银首饰成了关系亲疏的“秤砣”…  相似文献   

18.
《中外管理》2011,(6):119-119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个突出感觉就是:“排名”实在是太多了!以最近看到的为例:先是李彦宏成了《福布斯》内地新首富,接着《新财富》富人榜又说梁稳根夺了冠;而这边在说“曹德旺年捐45.8亿元成首善”时,那边又讲“王健林捐资12.8亿最慷慨”,也没搞清到底谁是首善。  相似文献   

19.
质量盘点     
《上海质量》2006,(10):72-73
新闻:“欣弗”事件公布处理结果;新闻:“刹车油”成“杀手”;新闻:居室噪声引发官司。  相似文献   

20.
面孔     
《英才》2006,(10):14-14
李嘉诚获首个《福布斯》终身成就奖;俞敏洪成“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李一男回归华为;福特新帅艾伦&;#183;穆拉利年薪2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