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运用索洛增长模型和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应用计量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表明,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经济必须依靠先进技术和知识投入,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发展以高技术为模式核心的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995至200r7年间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高技术产业内五部门两个层面进行关联系数测算.结果表明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灰色关联度为0.88,已取代第三产业作为主导力量拉动上海市经济增长.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各部门中,电子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以绝对优势每年都作为最优态参考数列,关联度居五部之首.  相似文献   

3.
运用计量回归分析,测定高技术产业整体和高技术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弹性,实证结果表明,湖北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合理,但整体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周浩 《中国市场》2014,(39):60-62
本文采用辽宁省2005—2012年高技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出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高技术产业对GDP和工业的贡献率和拉动率。高技术产业细分为医药制造业等五大产业领域,本文采用五大产业的行业增加值数据,计算出各自行业的贡献率。结论表明,辽宁省的高技术产业并没有表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因此辽宁省应当调整产业战略、加大原始创新、吸引优秀人才,进而使得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菁  陈晓芬 《商场现代化》2012,(30):113-115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贡献拉动分析法,分析甘肃省高技术等产业对和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程度与贡献程度,主要结论:高技术产业与非高技术工业、建筑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以高技术产业最为显著;在高技术产业体系内,各部门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最为显著;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逐年的贡献与拉动作用未呈稳定增长趋势,贡献程度处于五类产业的中等水平;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程度存在不平衡关系,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未得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1988-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Eviews3.0为分析工具,分析近20年来加工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得出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深圳市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1999年深圳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251.3亿元,占当年深圳市GDP的13.93%;而2009年则到了2611亿元,占当年深圳市GDP的31.84%。11年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4.38%的速度增长,因此对深圳市的高技术产业极具研究意义。本文以1999-2009深圳市相关数据为样本数据,使用建立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下述结论:在现阶段,深圳市的高技术产业已经超过了资本与劳动,成为了带动经济增长最有效的因素,继续大力发高技术产业是实现深圳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江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江西省高技术产业总体、高技术产业各部门发展两个层面,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江西省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可见,江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加大;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是推动江西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强敏 《市场论坛》2007,(4):5-6,4
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新经济时代的增长动机机制,并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该理论对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以该理论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利用我国从1985~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劳动力数量以及不同学历的在校人数数据,来研究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十分显著。初步验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北京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中国市场》2010,(36):32-34
本文主要根据2001—2008年北京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科研人员投入和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测算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并针对部分省市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还对北京高技术五个行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测算结果表明:北京研发经费与科研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科研人员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北京高技术五个行业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也呈现显著相关,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区位熵测定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电气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得出产业集聚化程度高的产业。再建立数学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集聚化程度高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和安徽经济进行实证研究,定量的得出,医药制造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安徽GDP增加30.72个百分点。当电气机械器械制造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安徽省的GDP增加3.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选取了北京市1994~2013年共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各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物流产业增加值等方面的数据,对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测算了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继续重视并加强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侠  陈圻  徐健荣 《财贸研究》2007,18(4):145-146
当前,在产业全球化的前提下,民族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种象征,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令人瞩目,但是从总体上看,是典型的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因此,开展国有高技术产业增长质量的评价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6.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到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1亿美元,比1981年的440.3亿美元增加了10倍.其中加工贸易增加显著,其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自1981年的5.6%上升至1999年的51.6%,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1].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事实表明,增长的动力源自创新,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技术进步水平,能够有效补偿资源约束对未来增长的限制,从而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资源约束、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书遵循新增长理论分析框架,建立数理分析模型,证明资源约束下实现经济增长的可能路径: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以技术进步来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并利用随机前沿技术方法对全球及中国区域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投入部分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负面作用,但企业投入的部分却可以促进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贷款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发现,当地科研机构数量和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洋产业是海南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产业对海南整体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年均贡献率36.2%;海洋第三产业对海南三次产业贡献较大,海洋第一产业是海南第一产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但对整体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海洋第二产业对海南第二产业的贡献高于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海洋第三产业对海南第三产业和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是促进海洋经济和海南经济增长的关键。研究的重要启示是:为促进海洋经济增长,应重点发展海洋渔业为主的海洋第一产业和以滨海旅游业为主的海洋第三产业,促进海洋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张一川 《市场论坛》2006,(3):192-19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教育投资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GDP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来说明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教育投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