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IASB近期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内容涉及公允价值的定义、范围、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尤其规范了不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IASB新颁布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更清楚地表达了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的所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事项建立了统一的应用指南,减少了准则运用的复杂性并提...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问题是近年来会计前沿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无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正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转变。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大量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过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的历史脉胳,在厘清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我国企业面临的诸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难题后,就相应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计准则开始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逐渐转向公允价值会计,两大国际知名的准则制定机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是公允价值会计坚定的拥护者和推广者,认为公允价值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反应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公允价值的起源及其在美国股市大崩溃和通货膨胀、储贷危机以及金融衍生品飞速发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等各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很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引入和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文章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定义陈旧过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不准确、定位不合理,因而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5.
IASB“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允价值是国际会计热点问题。FASB已经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IASB也在积极制定单独"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本文在追踪IASB和FASB公允价值计量项目近期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相关性为主要特点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逐渐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地位,在新动态环境中,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在参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及国内最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对公允价值相关基础性问题进行探究,逐步分析公允价值不同涵义、公允价值本质、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并在遵循一致性的基础上,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阶段性报告的不断完善,我国保险行业的会计也深受其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对IASB最新发布的ED征求意见稿一保险合同以及此后的讨论与我国保险会计准则中保险合同计量中风险调整部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并讨论了新准则对我国保险实务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当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关于员工股票期权的会计准则中对员工股票期权报酬成本计量的公允价值法进行比较 ,结合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I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股票基础报酬》中的员工股票期权报酬成本计量的公允价值法比FASB在SFAS123中倡导的计量员工股票期权报酬成本公允价值法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2014年7月《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正式实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得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得以明显推进。但与此同时,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我国原有会计计量属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许多具体准则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意昧着我国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不再单一使用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必要时可使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需求,指出了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采取的对策,以使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真正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的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在这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企业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部分的确定1.有价证券按当时的可变现净值确定。2.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按将来可望收取的数额,以当时的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研究背景,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视角,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影响,以此来评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2001年至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存在会计稳健性,2006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没有显著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经历了引入、回避、再次重新引入的过程后,准则制定者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审慎考量与应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会计在相关准则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我国具体会计准则陆续颁布施行,公允价值计量被摆到重要位置。但在2001年1月,财政部发布实施的五项修改准则中,其主要修改方向却是尽量避免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这无疑使公允价值会计再次引起关注。本文拟就与公允价值会计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以下探讨。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含义与发展概况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对其所下的定义,即“指公开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和英、美、加等国,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公平交易”前提,可见,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在国际上并无实质性争议。公允价值会计,即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历史背景是80年代美国2 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的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基础上的财务报告,却给外界传递了相反的信息,因此导致了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对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问题的激烈争论。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理事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后来经过协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1年10...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会计界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经历了提倡、回避和全面使用的过程。新会计准则下做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工作,应建立独立的公充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加大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披露,完善资产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的计量属性,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可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得以顺利推广,以此为基础产生的会计信息也更容易被投资会(IA SC)都确定了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目标,但者和债权人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在其会计准则中都允许在特定条件下保留历史成本计量的2.合计量属性观。这种观点认为,各国的会计准则普遍混惯例。“特定条件”主要是由于套期活动会计的存在,使得衍采用的是混合计量属性,这有利于实现与会计实务较好地衔生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时会出现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接和协调。另外,混合计量属性把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计合计量的情况。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目前主要存量属性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并克服了各自的不足。FASB的在下面两种看法。《特定债权和权益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SFAS115)和IAS39都1.以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收入)作为计量属性。根据这采用了这种计量属性。种观点,在一般情况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FA SB在SFAS115中将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分为三以放弃或收到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而在特殊情况下,以类,即...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主要是属性作出了全面的规定,除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已有的计量属性,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学习贯彻新会计准则,准确理解公允价值计量的新理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把公允价值计量重新引入了会计实务,公允价值现成为新准则体系中的一个亮点.文章讨论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背景和可行性及必要性,阐述了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运用,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会计已在各国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性,进而阐述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应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理想的计量属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计量及披露,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有利于强化外部监督。为了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有关会计、审计准则制定部门应发挥作用。企业也应当积极地建立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并随时调整,以满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需求。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重新引入了会计实务,公允价值观成为新准则体系中的一个亮点.回顾债务重组准则重新启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现实背景,新准则应用公允价值需关注和解决以下问题:公允价值的获取和使用;是否可能成为会计造假工具;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波动性;可能引起会计人员的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