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着力探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我国企业通过逆向知识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程度。通过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企业逆向知识转移频率越高,知识转移制度化程度越高,知识应用和创新程度越高,其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强。当企业吸收能力处于共享能力、学习和应用能力、再创新能力等不同阶段时,逆向知识转移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袁哲 《当代经济》2016,(30):10-11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的逆向型FDI与一般意义上的FDI有着明显区别,逆向型FDI不是基于产业技术与管理的所有权优势,而是以获取战略资源为主要目标的投资.本文针对中国大陆逆向型FDI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做出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说明,进口额、出口额、管理技术水平差距、生产技术水平差距为最重要要的四个影响因子.通过对中国逆向型FDI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了中国当前的逆向型FDI的主要战略目标是获得先进技术等优势资源,同时开始有意识的占领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寻求型并购呈现风起云涌之势,然而,现有的文献并未对这些后发企业如何获取这些战略资产进行细致的研究,尤其缺乏对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研究。本文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问题,结合中国企业的后发特征,提出了由吸收能力、人员互动、文化整合和子公司角色四个要素为自变量,被转移知识的特征为调节变量,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并购后经过的时间和国家文化距离为控制变量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逆向知识转移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人员互动、子公司角色三个变量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文化整合变量在整体上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吸收能力和人员互动变量的交互影响的情况下,其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比较显著的正的影响。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于吸收能力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和人员互动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说明被转移知识的隐性特征越强,越需要重视吸收能力和人员互动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后发企业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认识,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辑 《经济纵横》2012,(2):102-105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存在利用转移定价逆向避税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规避我国外汇管制、独享合营共同利润、平衡综合税负、套取母国政策利益、利用国别税制差异、规避汇率风险、规避政策性风险、利用我国转移定价税制的漏洞等。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培育一定程度的吸收能力,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组织知识与技术转移绩效的提升。本文以珠三角地区102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与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与知识整合对技术转移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企业若能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将外部技术转化为企业组织自身的知识(技术),将能更好地提升技术转移绩效。  相似文献   

6.
子公司知识来源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组织机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茜 《生产力研究》2007,(13):118-119
文章从子公司层次分析了跨国公司三种不同的知识来源,指出不同来源的知识在跨国公司内转移的难易程度不同,所需要的组织机制也不同。对于基于差异化网络的现代跨国公司而言,需要充分重视子公司知识来源与组织机制的相互影响,选择有利于子公司知识转移的组织机制,以提高知识转移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海外子公司自主权对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但已有研究对此存在明显“悖论”。收集132家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数据,对不同类型海外子公司自主权与逆向知识转移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子公司自主权中,营销自主权、人事自主权与逆向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财务自主权和研发自主权能够显著正向影响逆向知识转移;知识复杂性负向调节海外子公司自主权与逆向知识转移之间的倒U型关系。深化海外子公司自主权研究,对跨国公司开展子公司管理与逆向知识转移活动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组织惰性、吸收能力、市场知识转移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回归法,通过SPSS19.0和AMOS17.0两种统计分析软件,对16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组织惰性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市场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惰性对吸收能力及其维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吸收能力及其各维度在组织惰性与市场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促进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市场知识转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机制,通过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的吸收能力,并依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母、子公司间逆向知识转移的网络关联特性和群策略演化问题,以网络视角剖析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内涵与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星型网络结构的MNC逆向知识转移进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稳定策略(ESS)分析母子公司间逆向知识转移的群策略演化机理。最后,依据群策略演化的关键参数(关系强度、吸收能力、机会成本、收益损失),借助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的回声模型,设计MNC逆向知识转移网络演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范如国  孟雨兴 《技术经济》2015,34(4):30-36,72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溢出效果。  相似文献   

12.
We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capital goods imports and FDI inflows on economic convergence depends on the local capacity of emerging economies to absorb superior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3.
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钧 《经济与管理》2007,21(3):42-46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时主要有两种优势可以利用,一是比较优势,另一种是后发优势。目前,学术界大多重视比较优势的作用,而对后发优势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价值缺乏深入地探讨。因此,将后发优势理论应用于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分析,把后发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理论解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不足,从而指导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regim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flows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a sample of 134 countries over the 1983–2002 period. Using two categorical measures of regime type and three different measures of FDI, this study finds that, regardless of the measures of regime type, democracies a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ither FDI in level or FDI as a ratio to GDP; democrac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 higher level of per capita FDI, but this result is not robust to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political regime. Taken as a whole,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FDI inflow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being a democracy does not help attract higher levels of FDI.  相似文献   

15.
万坤扬 《技术经济》2011,30(3):7-13,63
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区域不同层次技术创新的空间相关性;借鉴知识生产函数,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计量模型,检验了FDI、高校和企业研发投入等因素对区域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区域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均没有促进作用,甚至对较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具有"抑制、挤出或替代"的负面效应;本地区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均会受到相邻地区的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三类专利的影响程度从高到底排序为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  相似文献   

16.
王玉宝 《经济问题》2008,(3):108-110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扩展了以往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在古诺竞争框架下分析FDI进入东道国上下游双边市场时的关联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FDI仅进入东道国的下游市场时,FDI产生的竞争效应会增加下游市场的总产出,从而增大对上游市场中东道国本土供应商的后向关联程度,且其增大程度与技术差距正相关;在FDI同时进入东道国上下游双边市场的情况下,上游市场的FDI会对东道国本土供应商产生挤出效应,且两者的技术差距越大,挤出效应越明显,同时会对下游市场中的东道国本土生产者产生明显的前向关联,上游市场总产出的增加使得中间产品的均衡价格下降,直接减少了下游本土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其产出和利润,部分抵消了下游市场的FDI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传导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发现FDI主要通过进出口贸易、国内资本积累、R&D、产业结构升级、就业、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等8条传导途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应用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定量地研究我国的FDI如何通过上述不同的传导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以及影响强度的大小,其结果表明;FDI主要通过带动进出口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赵榄  常伟 《技术经济》2007,26(9):67-71
中国是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FDI对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着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受到地区差异、所有制结构、市场规模等不同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各地区国有企业改革,鼓励私营企业参与竞争,提升FDI对中国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