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勤奋加动脑揽回大订单1985年,骆卫忠从部队退役,在广州铁路分局当火车乘务员。那时,哥哥已经在商海里闯荡了几年,经常“财大气粗”地劝他:“每个月的工资太少了,你还不如下海跟我干。”于是,骆卫忠成了哥哥贸易公司的一名业务员,专门销售汽车太阳膜。  相似文献   

2.
<正>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大型民营家具企业,作为业务员,我和另外一个老业务员负责一个省区。我们一般能够按照公司要求定期拜访经销商。老业务员经常和经销商一起喝酒吃肉,吹牛聊天,关系挺铁的,可我总觉得还应该跟经销商聊些别的,只是不知该聊哪些话题?  相似文献   

3.
牛奔 《糖烟酒周刊》2006,(35):24-25
经销商老张很是烦恼:前天公司接到一笔可观的定单,但就在这一天,他的业务员们却集体关机了。内勤找不到司机,客户找不到业务员,最后都只能把电话打给老张。老张寻思,业务员“反”了。  相似文献   

4.
《光彩》2014,(1):47-47
正"我们厂做实木家具十几年了,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业务主要以批发为主,有时也做零售。现在我们想请业务员在外面跑跑业务,但又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目前做家具业务员的底薪和提成一般怎么规定?因业务外出的差旅费具体怎么控制?二、我们目前给全国经销商的都是统一出厂价,日后业务员洽谈业务时怎样规定?是给业务员统一出厂价,还是给他出厂价后,他自己根据情况加价后再跟客户谈,我们不干涉。如果是后一种方式,会不会引起价格混乱?  相似文献   

5.
小赵是一家方便面企业的业务员,他所在城市的市场,基本是企业准备放弃的市场,但是小赵经过努力,市场销量迅速攀升,并且很快在当地的农村市场成为销量第二名的品牌,然而这种方便面在城市销量却几乎为零。经销商在市区几乎没有网络,且不能给提供相应的支持,而市区内供货的二批商又不要货,那么小赵该如何来运作城区市场呢?  相似文献   

6.
小赵是一家方便面企业的业务员,负责着安徽某地级市场,该市场基本是企业准备放弃的市场,但是小赵到了以后经过努力,市场销量迅速攀升,并且很陕在当地的农村市场成为销量第二名的品牌,然而遗憾的是在城市市场销量却几乎为零。经销商市区几乎没有网络,公司又不能给提供运作城市市场的相应支持,向市区内供货的二批商又不要货,那么小赵该如何来运作城区市场呢?  相似文献   

7.
经销商老张很是烦恼:前天公司接到一笔可观的定单,但就在这一天,他的业务员们却集体关机了。内勤找不到司机,客户找不到业务员,最后都只能把电话打给老张。老张寻思,业务员“反”了?第二天一上班,老张就组织公司全体人员开会,问大家为什么一起关机。有的说“没注意,手机没有电了”,有的说“不想接朋友的电话”,总之都有原因。老张看问不出什么结果,就在散会后留下最信任的小王谈心。小王最终道出了实情,原来老张承诺不兑现、费用不报销、加班不给加班费,业务员纷纷闹情绪、找退路。从个体户升级为拥有员工的公司后,不少经销商开始制订规章制…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5,(1):B040-B041
广西柳州市的潘经理最近很烦恼,因为他与沙城葡萄酒签订的合同要到期了,但是在续签合同的时候,厂家业务员提出第一次打款拿货就要打够上一年全部销售额的要求,否则就另找其它经销商。潘经理很为难,一方面他不想放弃这个全国知名品牌在柳州的代理权,毕竟他是该品牌在柳州的第一家经销商,通过一年时间的运作,虽然该品牌没有很火爆的市场。但也算是小有起色了;另一方面,如果真得按业务员的要求来,就会造成公司的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影响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担心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才找人担保。没想到,找人担保了,钱还是没收回来。当初张旭东向自己借钱时,胡敏很谨慎:“借你也可以。不过5万块钱不是小数,除了打借条,你还得找个人担保。如果你还不上,我还可以找担保人。”张旭东满口答应,他让一个朋友李平来做担保人。胡敏认识李平,大家都是做空调生意的,彼此是老熟人了。对于这个担保人,胡敏很满意:李平的买卖干得很大,在他那里,5万块钱不算个事儿。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7,(1):10-10
我是石家庄的经销商,代理一些休闲、方便食品。做经销商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做得规模不大,但也有四五个业务员。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成了我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是现在的业务员都没有一种归宿感,因此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方式跟他们合作,达到一个共赢;再就是业务员对客户的失信一答应客户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这就把我推到了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准备辞职     
<正> 李聪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公司业务完全清楚吗?对他们做市场的窍门都搞懂了吗?"他的朋友反问。"没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把公司的业务技巧、市场运营管理搞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说:"你把公司当成免费学习的地方,一切都学会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有收获又出了气吗?"  相似文献   

12.
楚峰 《农机市场》2008,(2):52-52
段云峰,男,新疆昌吉人,1988年毕业于新疆八一农学院农机系,大专文化程度,是一位高学历的农机经销商。在昌吉市亚中商城汽车城街23号.有一家叫做“新疆昌吉市驼峰农机销售中心”的商铺.这就是他的农机事业所在。这个销售中心是他在2003年注册成立的.开始是他一个人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7名业务员了.他也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经销商老板。  相似文献   

13.
小刘   《糖烟酒周刊》2007,(39):108-109
我姓黄,是湖南的一名经销商。和其他经销商朋友们一样,我也经常为业务员的流动问题所困扰,尤其是一些基层业务人员,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三天两头就有拍拍屁股走人的。要是提前打个招呼也好,就怕玩神秘失踪,这给我带来不少麻烦。我也尝试过提高薪酬待遇的方法,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还增加了成本。通过和业务员交流,我发现很多业务人员希望到厂家去,因为这样不但待遇能提高,发展空间增大,更重要的是说出来也好听啊。总比窝在一个经销商手里打工要好吧.还更有保障性呢。  相似文献   

14.
跟对徐步云     
王文正 《浙商》2010,(10):73-73
有人说徐步云很有明星气质,外表像明星慈善家濮存昕。他,话语不多,显得内敛。穿着简洁,看上去非常帅气。在步阳采访的两天时间里,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他的司机还是步阳的经销商,尽管他们向我叙述的重点不同.角度不一,但最终都指向了这样一个结论:“跟着徐总走,算是跟对了!”  相似文献   

15.
怎么才能让经销商积极配合、支持厂家业务人员的工作,答案有很多说法,但从业务人员的角度看,核心其实很简单——让经销商喜欢你。喜欢你,他才会愿意听你的,支持你,帮你做业务。那么怎样才能让经销商喜欢你呢?厂家业务员要想让经销商喜欢自己,首先应该从经销商的角度考虑,他们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业务员。  相似文献   

16.
“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李青山的“部下”给他的评语。每当听到这信任的话,李青山就感到很自豪,同时也感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说:“只要我组织一天大篷车,就要把它干好,不能让兄弟姐妹们跟我遭罪。”是的,这些年来,跟他赶集的人都挣到可观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下岗之前,宋红兵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涉足商海,更没想到会取得今天这骄人的成就。他说:“我应该感谢下岗。”“卖血”起家1986年,年仅20岁的宋红兵从浙江地质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樟树市郊的江西省地勘局九一五探矿工程大队,成了一名地质工人。干地质这一行,长年在外奔波,工作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5,(7):B037-B039
最近,江西的日洒经销商王经理致电本刊,讲述了自已的烦恼:我做白酒销信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随着公司业鲁不断扩大,业务员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平时,我对业务员实行宽松管理,总想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以便亮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刚开始的时候,业务员坯都比较守规矩,但过不了一年半载,等他们熟悉了所在的环境,就开始偷懒,做一些欺上瞒下的事情,甚至为了夸大自己的业绩,采取虚报、瞒报的手段,严重彩响了公司的世展决策,更有甚者,些业务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中包私囊,在运作市场过程中,侵吞公司财产,让人防不胜防,请问,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哪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业务员“兴风作浪”呢?  相似文献   

19.
感动客户     
<正> 销售总结大会上,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业务员掷地有声:"感动客户比打动客户更重要。"经销商大会上,一位忠诚的经销商热泪盈眶:"我一直很感动,并不是你们帮我成就了宏伟事业,而是你们的业务员做了很多看似平凡的小事。这些小事,让我感动,催我不断地前进。"感动"敲的是"心门",追逐心灵的震撼:"打动"多靠利益,苛求花言巧语。实际中,一次"感动"足让他人回味数载寒暑,一如涟漪,不断地影响着他周围的人;"打动"仅仅是单一的利益驱动,钱尽情散。因此,"感动"的力量更容易成就"连环销售"。一位业务员赶到经销商那里已经是午休时间。因为停电,客户在"火炉"中汗流浃背地沉睡着。业务员不禁拿起扇子边送凉边驱蝇边等待,结果这个客户舒服地睡了两个小时,醒来时感动不已。虽是小事,却改变了这个经销商想  相似文献   

20.
《糖烟酒周刊》2005,(5):B025-B027
提到去年春节后的那场“公司动乱”,河北辛集新时代商贸赵翔经理依然记忆犹新,原以为,只是正常的几个业务人员离职,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没想到,形势正好的一个市场却因此夭折。原来在这几个离职的业务员中有人竟然为了拿到高提成,给经销商“超量”压货,还随口许诺很多公司的支持。在其离职之后,公司才发现此类问题,但为时已晚。经销商们见公司支持不到位,就纷纷抛货砸价,市场也因此大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