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请李书福推荐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汽车,他毫不犹豫的推荐吉利的自由舰,“这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轿车”,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的未来出路是在民营企业。民企造车的惟一出路是国际化和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李书福不止一次的如此表示。1998年,当李书福正式宣布进入汽车领域申报汽车项目时,他的口号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吉利汽车充当的是汽车业的鲶鱼角色。而如今,他的注意力不仅仅放在中国。如果你问他:“将来吉利会以哪些国家和区域为销售重点?”他说:“全世界嘛!”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2005年,李书福和吉利可以说是斩获颇多。这一年,吉利集团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解决了资金问题;这一年,李书福还穿着唐装带领吉利汽车两…  相似文献   

3.
吉利集团董事会主席李书福在10月里做了两次演讲,都和中国与欧盟的字眼有关。一次是在欧洲,一次是在上海。话题的由头,不用解释也知道,是因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如果没有沃尔沃这杆大旗,以吉利汽车的品牌力量,恐怕没人会愿意听李书福来谈论全球合作和宇宙未来。李书福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里充满梦想的人,从造车开始,不管梦想多么遥远,到目前为止,至少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吉利和李书福的梦想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汽车商业评论》节选李书福在欧洲的演讲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山东企业管理》2010,(3):38-40
当然,李书福的笑容绝不仅因为“便宜”。在3月30日于北京举行的吉利并购沃尔沃媒体见面会上,李书福和吉利的另外几位领导一直站立于演讲台。李书福说,这是和西方学的,表示对新闻媒体的尊重。台下的记者调侃说,“吉利很善于向西方学习,猜想以后会从沃尔沃那里得到较大程度的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5.
吉利临界点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6,(12):66-69
中国最特立独行的汽车厂商和它的老板都处于蜕变升级的关键时刻,但挡在“野孩子”面前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2006年6月6日,北京。6款新车型的效果图摆在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和他的随行人员面前,它们是吉利即将推向市场的新产品。大家对其中4款的看法都很一致,只在两款车上意见出现了分歧。李书福喜欢前卫、夸张的造型, 这符合他特立独行的个性,但吉利控股  相似文献   

6.
人们熟知“吉沃恋”的时候是在去年3月,然而“迎娶”沃尔沃似乎一直是李书福的一个心愿,甚至在吉利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的2002年,李书福就在内部宣称要收购沃尔沃。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8日,李书福公然把一款吉利自由舰轿车弄到全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这是该车展举办98年来首次出现的中国汽车。李书福竟敢到美国汽车“三巨头”门口班门弄斧,这种狂妄之举让国内外汽车大腕们着实吃惊不小。有些人纳闷:这个“疯子”是不是又犯病了?然而,李书福有自己的想法:把汽车卖到外国去,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汽车跑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8.
李书福5年前的转型战略,把“吉利牌”压进了箱底,用帝豪、全球鹰和英伦3个新品牌取而代之。5年后,当吉利打算由“技术”向“品质”二次转型时,李书福决定打开箱盖,重新取出“吉利牌”。  相似文献   

9.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10,(1):4-5
最诚恳 李书福不再做"山寨劳斯莱斯" 在2009年12月5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起了"山寨劳斯莱斯"——吉利卓越。李书福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从心底里面看不起你,这是很大的问题。打官司赢了不算,你还没有赢,你已经失去的是用户的心、同行的心、未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人物,吉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李书福之引人瞩目,有言为证:比如他说: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比如他说:吉利要做中国的“丰田”!吉利之“特立独行”,曾引来一些议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01年的某个汽车高峰论坛上,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曾大谈未来十年二十年内通用、福特一定会关门大吉的观点。台下坐着的通用、福特驻中国的首席代表或是不以为然.或是听不下去,其中一人站起来拿包就走。有人问他怎么了,他说:“李先生说我们公司就要倒闭了,我现在去找工作啊。”四年后的今天,持有这一观点的已不止李书福一人,“通用破产”听起来.看上去都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两会,李书福在向温总理汇报“吉利能造两万块的汽车”之后,突然感觉到国家已经把自主创新放在了更高的层次上。于是,吉利开始了180度的大转弯,“造更可靠的好车”成为新的使命。 在克服了心理纠结和各种顾忌之后,9月18日,吉利宣布召回2175辆动力转向器有问题的远景汽车。向世人进一步展现了一个自信的吉利、一个勇于成长的吉利。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11日,进入足坛才8个多月的吉利在广州举行告别足坛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出足坛。在发表的公开信中,吉利自称是“无助的风中之烛”,注定要熄灭在这黑暗之中。12月1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和俱乐部总经理桂生悦到杭州,和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一起联合召开了“浙江足球媒体见面会”。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吉利俱乐部总经理桂生悦和宋卫平一起出席了这次见面会,在自曝“污点”的同时,批评矛头直指中国足坛的管理者中国足协。他们认为是中国足坛大环境的“黑”,迫使他们不得不参与那些黑色交易,假球、黑哨确实…  相似文献   

14.
刘宝华 《经营者》2014,(6):48-49
在3月的这10天里,吉利如何造车、沃尔沃如何卖车的问题退居其次,李书福最关心的是老百姓如何打车 此次进京,李书福没有让司机去机场接他,而是排队打出租车进城。进京是为了参加两会,今年他带来三份提案.最重要的一份是《关于改革出租车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的提案》。  相似文献   

15.
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案因李书福的一句话而顿生波澜。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书福称,预计吉利将完成对福特旗下沃尔沃业务的收购,但由于福特方面的未明原因,谈判已经遭遇了障碍。  相似文献   

16.
虽然吉利号称有九大基地,但董事长李书福早就说过,要把最先进的厂放在浙江,因此宁波、临海和路桥是最重要的几个据点。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吉利熊猫的产地——临海。  相似文献   

17.
冬天的诱惑     
华为任正非的“过冬”和吉利李书福的“冬泳”在业弊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虎乘吉利     
2009年岁末,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挟收购沃尔沃的余威轻松入选“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很多人不得不感叹:吉利是真吉利,书福是真舒服。  相似文献   

19.
让吉利走上合资之路,这可能是徐刚目前带给吉利和李书福最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首次上榜,草根背景的李书福取代国企大佬竺延风,与胡茂元一起成为本次排行榜上仅有的两位来自汽车行业的企业家,这可谓是对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新变化的一种折射。 论出身,吉利是不折不扣的“野孩子”。从生产摩托车中途转行而来,至今只有七八年的造车史的吉利,在资产规模、产品序列、人才储备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一汽、上汽比量。然而20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