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立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是进行区域物流竞争力分析的基础.文章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七省市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并计算出三个主成份因子和综合得分排名,实现了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最后提出了提升区域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圈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文 《改革与战略》2013,(8):94-98,104
协同创新是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形式和途径,建立健全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网络体系必将对首都经济圈创新驱动发展发挥核心支撑作用。文章详细分析了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及创新协作开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此为基础,结合首都经济圈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创新资源布局特点等,确定首都经济圈创新协作的重点产业领域。针对重点产业领域,从三个不同层面构建起大区域联动的技术创新链条与产业协作链条,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整合和区域比较优势最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宁波最大的资源优势是什么?就是世界级的大港。"在1月8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奇纵论"港口经济圈",提出要在新常态下主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以建设"港口经济圈"为引领,重塑再创宁波城市的竞争优势。建设"港口经济圈",要避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刘奇分析道,建设"港口经济圈",不是单纯地建设港口、发展港口  相似文献   

4.
港口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定位与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主要港口的引力,结果显示港口综合引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津港、唐山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秦皇岛港、日照港和营口港,然后根据引力测度结果,借鉴国外知名港口群的发展经验,明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出以天津港为核心港口,辽宁、山东及河北省港口为两翼,形成环渤海港口群新布局,各港口发挥自身优势并分工协作,有效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增强各港口的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首都经济圈贫困带的区位、历史变迁、体制三方面贫困成因分析,提出立足长远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借"首都经济圈一体化"之力解决"环首都贫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被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当前北京与天津、河北等周边区域尚未形成良好、有序的城市—区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首都经济圈竞争力的提高和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迫切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调整和改进。一、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正该书是一部关于宁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打造港口经济圈,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的理论研究书籍,由宁波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宁波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陈飞龙编写。该书系统阐述了港口经济圈的内涵特征、圈层结构、发展模式和拓展路径,是首部针对港口经济圈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为宁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港口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海西经济区中心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海西经济区的厦门港、福州港和泉州港三大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差异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PAM)标杆分析法,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准则指标,在每一个准则指标下又细化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选择了区位条件、港口吞吐量、港口总资产等23项三级指标(即竞争标杆)构建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三大港口的自然条件、港口基础设施、港口发展潜力与港口客户满意度差距分析,科学评价了三大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水平。最终通过PAM模型运算得出海西经济区三大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序: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  相似文献   

9.
粤西地区拥有2200多公里的海岸线,湛江、茂名、阳江三市共同特点是港口条件好、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临港经济的良好资源条件."湛茂阳临港经济圈"的提出,是贯彻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提升粤西地区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湛茂阳临港经济圈"的发展,是对粤西的临港资源重新进行全面的整合和配置,克服存在的体制制约,规避行政分割的弊端,构建区域进步的动力机制,完善互惠互利的组织机构,尽可能使地区发展得到有效的整合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出发,分析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2个指标对长三角七大城市和北京、广州两个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一体化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区域内部存在着不平衡,仍需加以重视.最后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港口经济》2010,(1):56-56
福建省提出要进行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打破固有行政区域的界限束缚,对港口资源依据其具有的整体性功能状态,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整合形成海西三大港。此次福建省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意在从全局上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增强港口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以此树立起福建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大港口”发展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数字化的县城界限,通过对首都经济圈2005年县城人均GDP的现状分析以及同1980年的对比,从图形分析的角度得出首都经济圈县际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格局,并将区域内县域依据经济基础和发展速度归结为六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大背景下,以信息、资本、技术和人才密集的京津为龙头的首都经济圈(也称"大北京"、"京三角"、"京津冀北"或"京津唐")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最近,北京市提出了"3 2"首都经济圈构想,即在现有的京津冀(主要是冀北)合作的基础上,加入内蒙古和山东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中紧缺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就首都人才、智力引进的制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太仓港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和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内外贸易对港口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太仓港应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提升港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首都经济圈的贫困带成因与消除贫困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首都经济圈贫困带的区位、历史变迁、体制三方面贫困成因分析,提出立足长远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借“首都经济圈一体化”之力解决“环首都贫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港口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分析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世泰 《特区经济》2006,210(7):327-328
在对山东省主要港口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座谈方法了解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港口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把要素进一步细分为三级指标,用直接评分法计算出指标的权重,提出了计算港口核心竞争力的步骤,最后,围绕制约港口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日本港口经营策略对我国环渤海港口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依托其港口众多的优势发展经济,克服了自身的诸多自然缺陷,经济得到了迅速回升。近几年,日本一方面大力发展东京湾三大港口,壮大单个港口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采取港口合并政策和港口特区制度,增强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我国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与日本港口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经历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日本港口发展经验,运用竞合理论对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区港联动”模式下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的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和论述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以"大都市圈"理论为基础,指出加快京津核心龙头地区形成是环渤海经济圈腾飞的标志和关键,而"龙头"不强正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要充分发挥天津的特殊作用,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思路,使环渤海经济圈更加绚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梳理高铁对不同类型城镇体系结构影响机理基础上,运用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前后的数据,分析了高铁首都经济圈对人口集聚、规模等级、城市职能的影响,以期对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