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社会是世界性的潮流,它的成长对国家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必不可少的,而知识分子在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先导作用,他们是构建公民社会的知识源泉和动力源泉,在积极地组织、引导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推动国家的有效治理以及民主、自由、平等等公民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中,知识分子通过自身优势,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即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行改良,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的有效社会融合;另一方面要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在心理层面上得到很好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王军 《理论观察》2004,(6):42-43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更加凸现,待遇极大提高,为知识分子的成才和价值实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选择,同时也向知识分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湘潭市女性知识分子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动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湘潭市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党外知识分子的流动和开发问题●马天彩(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兰州,730030)欠发达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缺乏,社会服务落后,生产水平低下,相对封闭、贫困落后的一元社会经济运行系统。随着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各种先进的社会因素的...  相似文献   

6.
韩同友 《理论观察》2009,(6):F0002-F0002
知识分子问题在我国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课题。但是,由于知识分子问题与社会现实、与我们党的政策密切相关.许多问题敏感而复杂,使得理论界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思考往往停留在经验总结和政策诠释层面,而不能深入地进行前瞻性的理性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7.
历史长河中,中国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在不断寻找定位。经过两次文化转型,产生了担当传统文化批判者和新文化启蒙者角色,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新知识分子,而后现代新知识分子诞生,开始向自由职业者过渡,成为改革和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以两次文化转型为视角分析其社会角色转变,分析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路,以此继续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使知识分子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由于“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含义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因此,需针对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特征,区分出这一知识分子群体所代表的知识分子类型,进而对其含义做更为精准的理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应具有如下特征,即严格的自律性、鲜明的公共性、以及描述性大于批判性等。虽然当前阶段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存在一些乱象,其应有功能也没有得到最大发挥,但从长远来看,其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9.
10.
论生产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生产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了生产力流动的历史差异以及技术变革的社会性支持和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路慧  杨钦 《黑河学刊》2011,(5):121-122
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流动,尤其是向上的社会流动,从而维持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但是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机制体制存在的弊病正制约着教育在社会流动正向作用的发挥。因此,正确分析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改善教育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于阶层固化与阶层流动的研究多是基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视角佐证了阶层的固化.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借助传统途径完成阶层的向上流动依然比较困难,但是网络与自媒体的发展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非常规的途径完成了阶层流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阶层固化缓和,阶层流动活跃.  相似文献   

14.
失业的社会流动阻滞在于社会流动的规模不大、制度约束性太强、方向不太合理和理念滞后。因此。要构建合理的再就业社会流动机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尽快推进制度改革.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建立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巍 《宁波经济》2006,(5):22-23,47
完善社会流动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构建和谐宁波必须进一步完善宁波的社会流动机制。本文分析了宁波社会流动机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宁波社会流动机制的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人们对于知识比较普遍的理解是指: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与经验的总结。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对于知识的内函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现在知识的范畴已经突破了认识和经济学的界限,开始进入到实践创造的领域,这就是说,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函已经覆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同工业经济社会要比较,知识经济社会在发展的动力,产业内容,效率标准,管理重点,生产方式,生产的时间与空间的集中程度,劳动力结构,社会主体等方面,都将会发生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在未来的社会,作为知识经济重要基础的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从而改变社会生主产,生活方式,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成为社会分配财富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是一个流动性较高的社会。合理、充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实现社会的良性流动,社会才能在飞速前进中化解社会冲突,保持稳定与平衡  相似文献   

18.
论底层社会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流动机制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底层能否实现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执政合法性的重大考验。当前底层社会在向上流动中遇到很多的障碍,这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体制的原因。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底层群体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忠国 《特区经济》2009,(12):183-184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社会经济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社会流动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上升式社会流动本质,进而对其外生创业路径,即改造传统农业、支持城镇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内生创业路径,即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关系都是在生产力流动中发生和展开的,生产力流动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格局——生产力流动的社会动力基础。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中我国生产力流动社会动力基础的构建、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产力流动社会动力基础的调整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