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燕  赵珺  董彦  张爽 《中国报道》2013,(11):28-31
在华沙会议召开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权威解读华沙气候会议。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德班,再到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一路走来,2013年11月11日将在波兰首都华沙再次开启谈判。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2013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但也遭遇难题。这给华沙气候大会带来希望,也带来了压力。毋须讳言,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全球控制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
《发展》2013,(5):46-46
近日,美国发布了《国家鱼类、野生动物及植物气候适应战略》,为决策者提出未来5至10年鱼类、野生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适直气候变化的目标、战略和行动。根据该报告,过去50年,美阂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2华氏度,风暴、热浪、十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气候大会是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国际合作而召开的大会,会上充斥着各缔约国为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谋求发展空间所进行的博弈。透过各国在气候大会上的发言,我们可以分析出他们各自建构的国家身份。而美国、中国、欧盟则因其分别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特立独行的代表,所以备受关注,他们的发言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概念隐喻,他们所建构的国家身份也非常值得研究。参考美国、欧盟、中国在华沙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发言,定性分析了三方发言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情况,探讨了政治语篇中隐喻和国家身份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由此说明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外交政治语篇进行深入地解读,是十分必要和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5月6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在京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我国需要一部名副其实的《国家安全法》”。同时有消息称,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要发布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我国亦已将修订《国家安全法》的工作纳入了高层视野。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的国际论辩随着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过程而不断深入。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到对经济利益的评估、再到政治意愿的形成,气候变化博弈背后的经济利益之争和地缘政治之争构成了国际气候治理的国际大背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国际气候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所持的气候变化立场也备受国际社会瞩目。作者结合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历程概括了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与调整过程,分析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以及针对中国气候变化立场中"变"与"不变"的原因。作者认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在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的国际论辩随着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过程而不断深入。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到对经济利益的评估、再到政治意愿的形成,气候变化博弈背后的经济利益之争和地缘政治之争构成了国际气候治理的国际大背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国际气候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所持的气候变化立场也备受国际社会瞩目。作者结合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历程概括了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与调整过程,分析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以及针对中国气候变化立场中"变"与"不变"的原因。作者认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在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周刊》2014,(21):16-17
正5月6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在京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我国需要一部名副其实的《国家安全法》"。同时有消息称,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要发布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我国亦已将修订《国家安全法》的工作纳入了高层视野。因此,抓紧预研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髓,前瞻评述我国在《国家安全法》修订工作中应当坚持什么、借鉴什么、改进什么,这对于强化我  相似文献   

8.
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围绕报告分别作了讲话。《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共分三个部分:“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其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了气候变化及相关国…  相似文献   

9.
《京都议定书》生效只是人类保护气候行动的一个阶段性进展,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类似于西方七国集团的制度机制,取代《京都议定书》体制,以促进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作者评述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战略设计,分析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法律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意愿,提出了中国在后京都谈判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京都议定书》生效只是人类保护气候行动的一个阶段性进展,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类似于西方七国集团的制度机制,取代《京都议定书》体制,以促进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作者评述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战略设计,分析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法律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意愿,提出了中国在后京都谈判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际     
《天津经济》2012,(12):75
专家展望多哈气候大会2012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1月26日在卡塔尔多哈开幕,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就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展开新一轮会谈。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多哈会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一步的谈判安排、《京都协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三项议程值得期待。李俊峰表示,谈判将围绕《京都协定书》第二承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制度压力、利益认知和国内结构三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了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的内化。通过对中国国内的认知变化、制度改革、立法支持和政策实践等四个层面的发展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后作者认为,随着中国与国际气候制度的互动不断加深,中国对气候变化治理的认知趋向于积极,并且建立了一系列与国际气候制度相对接的国内机构,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规章,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试点工作。上述层面的变化说明,国际气候制度在中国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内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积极合作者。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2年6月各国政府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拉开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序幕。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与技术转移是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主要议题,由于减缓、适应和技术转移都有赖于资金的落实,因此,建立资金机制成为气候谈判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气候变化资金按照来源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约》内的资金机制;另一种是《公约》外的资金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围绕气候治理的国际谈判备受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虽然2012年12月8日刚刚闭幕的多哈会议谈判实现了平稳过渡,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制定了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计划,但在减排义务分担、气候融资、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仍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未来谈判仍困难重重,前景尚不明朗。作者试图运用多维权力观分析框架,分析当前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构成的政治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的手段性权力强,但态度大多趋于消极保守,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权力和话语权呈上升趋势,但权力领域有限,权力意愿趋于分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外,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市场、资金、技术、贸易等议题中的权力各有消长。未来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及各种社会力量为追求自身利益,必将展开新一轮的博弈与角逐。基于对各种政治力量在气候治理中权力特点和变化的认识,作者最后提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谋求合理发展空间与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琳  陈迎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1):116-134,159
近年来,气候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围绕气候治理的国际谈判备受世界各国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虽然2012年12月8日刚刚闭幕的多哈会议谈判实现了平稳过渡,决定从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制定了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计划,但在减排义务分担、气候融资、技术转让等关键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仍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未来谈判仍困难重重,前景尚不明朗。作者试图运用多维权力观分析框架,分析当前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构成的政治力量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在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的手段性权力强,但态度大多趋于消极保守,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权力和话语权呈上升趋势,但权力领域有限,权力意愿趋于分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外,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市场、资金、技术、贸易等议题中的权力各有消长。未来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世界各国及各种社会力量为追求自身利益,必将展开新一轮的博弈与角逐。基于对各种政治力量在气候治理中权力特点和变化的认识,作者最后提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谋求合理发展空间与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杜强 《亚太经济》2017,(5):93-97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合作共治成为全球共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新挑战。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未来,中国应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主动担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者角色,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25日,奥巴马政府发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气候变化行动计划。随后奥巴马总统又据此在乔治敦大学发表了气候变化演讲。《美国气候行动计划》(简称《计划》)包括降低美国的碳污染、为气候变化影响做准备以及领导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三部分内容。美国内外对此反响不断,欢呼声有之,质疑亦有之。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创新的国家,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鼓励和支持创新,历届政府也不断发布及修订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战略文件。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连续发布了三个版本的《美国国家创新战略》。通过深入对比总结出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特征、创新驱动战略的机制和所采取的主要举措,疏理出较为全面的美国创新驱动战略的体系架构,为中国借鉴美国创新战略的制定、实施及创新驱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2月12日国际社会正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规定了国家自主贡献的全球气候治理新模式。文章介绍了国家自主贡献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家自主贡献对国家气候治理的重要意义及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使我国更好地适应国家自主贡献这一新的治理模式,文章介绍了我国国家自主贡献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我国提出的挑战和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国际气候公约相关规定。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阐述了发展碳汇林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以及林业碳汇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在国际碳市场的推动下,促进了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介绍了中国实施的全球第一个《京都议定书》规则的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介绍了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和运行,为企业和个人搭建了"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自愿减排的平台,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