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5年,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再创辉煌。截止1995年12月初,我国大陆邮电公网的蜂窝移动通信用户已达336万户,是1990年的183倍。无线寻呼台2000多家,用户达2500多万户,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寻呼大国。 一、竞争愈演愈烈 自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在全国各省都成立了分公司,立即展开全面攻势,和邮电部门开始竞争。 首先表现在联通一开张就迅速开发GSM数字蜂窝通信业务;对移动通信频率进行定位;注册成立联通寻呼有限公司。联通寻呼公司将代表联通经营全国寻呼业务及其网上增值业务,将于  相似文献   

2.
产业新闻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初获联通商用 大唐电信与中国联通携手共建的内蒙古联通赤峰GSM900一期工程日前完工投入商用。作为大唐电信移动通信设备在联通网上的初次应用,本工程经受了各方专家的严格考证与评比,被誉为“优质工程”,也是大唐电信“九九服务年”活动的一个成功范例。 内蒙古联通赤峰一期工程共11个基站,42个载频,设计装机5000用户,由大唐电信提供GSM基站、  相似文献   

3.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两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是模拟的语音移动通信,第二代是数字语音移动通信,目前广泛使用的GSM、CDMA就是第二代系统。模拟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不能提供自动漫游;很难实现保密;通话质量一般;不能提供数据业务等。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克服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弱点,话音质量、保密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可进行省内、省际自动漫游。但由于第二  相似文献   

4.
1996年4月3日下午,山西省邮电管理局订购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GSM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合同在太原签字。 山西省邮电管理局为了加快数字移动通信的建设,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需要,决定投资1170万美元,采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的设备,在太原建  相似文献   

5.
随着欧洲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日本PDC(个人数字蜂窝电话)和PHS(个人手持电话)业务的开通,以及预计美国数字移动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全世界对数字移动通信测试仪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并且应用的重点将从研究开发部门转向数字移动通信设备的生产以及维护。 移动通信设备的测试主要涉及三个部分,即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以及信令系统。鉴于数字移动通信设备采用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因此,研制的仪器  相似文献   

6.
一、建设国家“数字移动通信模拟试验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经历十余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移动通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以及全球国际漫游,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超过了7000万,而且用户数每年以2000—3000万左右的数量剧增。移动通信业务从初期的单纯电话业务开始逐步向短消息业务、数据业务、智能业务扩展。我国移动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产GSM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已经开始大量投放市场,运行性能良好,并且有产品设备出口;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很快进入商用化阶段。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的  相似文献   

7.
移动通信是当今世界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领域,随着个人通信系统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前景十分看好。近年来,全球移动通信发展迅猛,超出许多专家预测。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数量已经突破1200万台。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更是迅速,GSM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8.
精彩回放     
手机用户1753万经过6年的发展,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他们密切关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网络技术层次,积极开发各种移动新业务,相继在全国推出了"如意通"预付费、短消息、移动IP、WAP和手机银行业务,拓展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截至2000年11月底,联通数字移动电话网(GSM)已经在265个城市开通,容量达1990多万户,用户累计1753万户,并开通了27个国家(地区)39个运营商的国际漫游业务。寻呼业的巨无霸中国联通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无线寻呼网和最多的寻呼用户。近两年来,在移动电话替代压力日渐增强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联通寻呼业务仍然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截至2000年11月底,中国联通寻呼网络的系统容量已经突破一亿,用户高达四千九百多万户。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两个阶段,前者被称为第一代系统,以北美AMPS和欧洲的NMT、TACS为代表:后者就是以GSM、D-AMPS和窄带CDMA(IS-95)为代表的第二代系统。两者都是以话音业务为主,支持低速率的数据业务(一般不大于9.6Kbit/s)。  相似文献   

10.
“全球通”是中国邮电GSM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的别称,它是国际上90年代广泛使用的最先进的通信系统,“全球通”采用GSM制式,GSM是1987年欧共体将欧洲开发的八种数字蜂窝系统制式统一的泛欧制式。目前,我国各省已陆续开通,如福建、嘉兴、青岛等地。下面介绍GSM数字系统的优点,主要数字传输技术、信道控制技术、业务种类、GSM电话资费、GSM手机购机办理、GSM手机使用,让大家对GSM数字通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适应我国数字移动通信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GSM—R即GSM for Railway。而GSM即GlobalSys—tern for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它是大家所熟知的属于2G的采用TDMA接入方式的公众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是脱胎于GSM技术的一种专用移动通信系统——铁路综合数字移动信息(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
龙女 《当代通信》2004,(13):36-37
提起中国联通,人们很容易想到移动通信,也就是将移动通信与中国联通联系起来了,其实,联通的业务远不止是移动通信,它还有数据通信、互联网等,它还有可视通信业务——“宝视通”。正如联通自己一直所强调的“移动为主,综合发展”,“宝视通”——一个全新的业务,已经成为业界标准的制定者和领航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视讯方面,联通的可视电话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河南联通成立于1997年,经过七年的超常规、大跨度的发展,到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18个市级分公司,经营GDM、CDMA数字移动通信、数据固定通信、无线寻呼和互联网等多种业务的综合电信运营商。在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基础上,2004年,河南联通提出了“争取在3-5年内,把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移动电话的便利是其他个人终端所无法比拟的,随着因特网与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手机不再只是单纯的通话工具,正朝着万能终端的方向发展,GSM手机的中文短信息和信息点播业务的陆续面市就是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前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04年2月,我国移动用户总数已突破2.82亿户,与同期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不到275亿)之间的距离继续拉大;中国移动GSM网络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GSM通信网。在推动我国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各具特色的移动增值业务的提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GSM增值业务的提供方面,  相似文献   

16.
回顾过去20多年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系统先后经历了AMPS、TACS等采用模拟技术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和GSM、IS-95CDMA等采用数字技术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正逐渐在向WCDMA、CDMA2000、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跟踪,对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从第二代向第三代(WCDMA)演进的方案进行说明,并对传输网络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工程建设     
近日,新疆邮电根据全国移动通信发展情况及邮电部移动通信技术体制,确定在全疆建设GSM数字移动通信网。 新疆的移动通信建设始于1992年,当时因建设资金紧张,先期建设的是800兆模拟系统,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覆盖到  相似文献   

18.
产业新闻     
10月7日,山东移动通信公司与爱立信(中国)公司签订了GSM900七期扩容工程协议。根据规划,山东移动通信GSM900七期扩容全省17个市地扩容交换机39台,可新增无线用户容量100万户。工程完成后,GSM无线容量将达到440万户。这意味着400万人可同时使用移动通信网打手机。 国庆前夕,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三期扩容工程也顺利完成,各地市联通公司全面开通运营。至此,联通130网已经覆盖山东所有地市。山东联通GSM移动通信网于3年前在烟台率先开通,随后青岛、济南、淄博、潍坊相继开通。斥资14.4亿元的山东联通三期工程开始于1999年9月,全部建成70万门的GSM移动用户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自1995年成立后,一直致力于移动通信主业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云南联通移动通信网已逐步壮大,形成了CDMA/GSM双网并存,具备规模和服务能力,并对云南通信事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GSM—R(GSM—Railway)是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它在GSM基础之上增加ASCI特性(AdvancedSpeech Call Item),实现了集群功能从而可以实现铁路的各种应用。在GSM—R网络平台之上,建立青藏铁路综合数字移动信息平台,不仅体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