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信息社会里,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日益多样化,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新闻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这就对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语言的运用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即,新闻语言一定要保有真诚性.所谓"真","顾名思义",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所谓"诚",主要是发自新闻工作者内心的真情质朴的情感和道德要求.新闻语言唯有"真诚"起来,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才能更加准确和鲜活,受众才能更加信服和认可.能否保持新闻语言的真诚性,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和考验.  相似文献   

2.
写文章主要是帮助人们去认识和驾驭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要达此目的,不管是写以情感人的文学作品,还是写以理服人的理论文章,或是写情理兼容的其它文章,都有一个“卖点“问题需要考虑,这就是如何才能吸引住读者.那么,怎样的论文才比较容易吸引住一瞥而过的读者的“眼球“呢?   ……  相似文献   

3.
每个行业都有各自行业的常用语和惯用语,采访就是新闻工作者最常挂在口中的"词",也是新闻工作者几乎每天都在从事的一种行为,"记者的工作中.采访至少要占去一半的时间和强度"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我们实行新闻舆论监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进行批评性的新闻报道,这项工作对于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是一项严竣的考验,因为这项工作要求离而难,必须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本文对此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工会是我们全体职工共同的家,是职工们最信赖的依托。如何把工会的各项工作、各类活动较好的展示出来,增强工会的吸引力,是我们工会宣传工作者的第一要务。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谈几点浅陋的体会。1、要想写好一篇新闻,要善于挖掘新闻素材。搜集素材、积累资料是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的基础。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刚加入路桥集团通讯员队伍的时候,我对写新闻感到很迷茫,每天都从事着常规性的工作,好题材从哪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寄予殷切的期望并提出较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新闻从业者,才能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保证我国新闻单位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传媒和舆论工具.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新闻工作,肩负起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正起草领导讲话稿,是政研工作以文辅政的重中之重。为起草出高质量的讲话稿,政研室的同志们可谓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不少同志在字斟句酌之间青丝熬成了白发。写好领导讲话稿,难点有三:一是要"对路",符合领导讲话意图和风格;二是要"出新",老话题要讲出新意;三是要"写深",有深刻的见解和一定理论深度。如何解决这些难点,笔者认为关键是增强文稿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乔文 《活力》2012,(4):65-65
新闻中最难的可能就是两件事。一是发现。即在大干世界中把人们想知道还不知道的事情找到,另一个是表达,就是把发现和找到的新闻事实整理清晰变成文字写出来。让读者看明白。而在表达中,胸有千言万语,下笔又该从何说起?万事开头难.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如何写出一个优秀的导语。  相似文献   

10.
于立新 《活力》2013,(4):166-166
“新闻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而在从事记者工作的几年当中的也真正感觉到,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要逐步学会这样的本领: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能迅速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并从“小”中看出“大”来,从“形”中找出“神”来,这就是新闻敏锐性。  相似文献   

11.
景临 《秘书工作》2014,(11):46-47
正公文写作,说到底,就是写文章。写文章的意义,在于把思想和主张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接受,而这取决于文章讲话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公文工作,早在1950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然而,现在机关的许多年轻同志都不愿、不敢、不会写公文,有的宁可组织十次活动也不愿意写一篇稿子,有的宁可出差一个星期也不愿意整一份材料。这主要因为公文写作确实是机关公务中比较难的。有人说,公文写作就是用"别人的话"表达"别人的思想",所以难;有人  相似文献   

12.
不会写文章的人写的文章,大多数是那种东拼西凑的“文中文“、“书中文“;会写文章的人写的文章,一般都是那种充满个性的“眼中文“、“心中文“.有道是:“人生不朽是文章.“一个人要真正学会写文章,其窍门之一,就是要懂得写文章重在写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讲求实效,机关文字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上人书》里指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意谓写文章一定要对社会有实用价值,也就是要有实际效果。机关文稿尤其是讲话稿,也有一个实际效果的问题。讲话稿如果没有实际效果,那就是文字游戏,就是形式主义。我认为,讲话稿的实际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写公文、整材料要出新.没有新意,"炒剩饭"是没人看的,也无人愿听的.要常写常新,的确很难.笔者以为,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5.
论文作为一种文体,它也与所有文章一样,既是一种思维交流的载体,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艺术。作者通过论文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索,也要努力使自己的文章能吸引读者,强化自己观点的感染力。顾此及彼,论文的写作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了。本文就论文的写作质量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乐曲要有主旋律,文章要有主题。论文必须自始至终紧扣主题,不要热衷于漫无边际的浮燥的噱头。这就好比盖房子,只有搭好了框架,才可能逐层扩建。突出主题是写好任何一篇文章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些同志写文章总感到自己写着写着就如脱缰的野马似的失去控制,关键在于事先没有划定好范围。写文章首先确定要阐明的  相似文献   

16.
李安民 《活力》2011,(5):185-185
新闻工作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寄予殷切的期望并提出较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新闻从业者,才能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保证我国新闻单位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传媒和舆论工具。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新闻工作.肩负起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张敏 《活力》2012,(19):122-122
从事新闻工作十几年,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做编辑,总是在接触新闻稿件,在处理一些稿件时常会发现,有些稿件的新闻事实存在偏差.常言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编辑作为新闻的"把关人",就要练就一双"慧眼",识别虚假新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要真实,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客观、公正,就是用事实说话,自觉考虑新闻的社会影响,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引导人;有立场,就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而不是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真实、客观、公正、有立场,是同准确、鲜明、生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在准确报道事实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通过生动的报道形式赢得最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闻线索,也就是采访线索,是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始.从线索到新闻的产生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和发掘线索中的新闻价值.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学会把握新闻线索,懂得放大新闻价值,这是对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文明的基本标志。人本管理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对象包括馆员和读者。有双层意义:一是以读者为本,尽量满足读者需要,为读者服务好;二是以职工为本,调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做好服务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图书馆的一切工作中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一切为了人,就是要为读者提供最周到、最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玥 《活力》2009,(10)
做好重大题材、热点的大事件新闻报道,是众多媒体在新闻"同质化"竞争中,体现报道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考验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真功夫的地方.晚报类报纸在报道中大部分是以市民化定位、百姓视角切入,着力做出"软新闻",可这并不代表晚报类报纸在报道中可以忽略"大题材"或不是本地发生的热点事件.热点新闻本地化、重大题材百姓化是晚报类报纸应该扩展的报道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