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吉炳轩 《活力》2012,(18):4-4,6
近年来,我们着眼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和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有力促进了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通过推进农垦、森工小城镇建设和实施“百镇建设”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站在现代化全局的高度,把城镇和农村发展摆在"一盘棋"上,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营造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政策和规划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志伟 《活力》2008,(12):15-16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讷河市作为典型的农业县份,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单元。全市幅员667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个街道14个农林牧场,现有耕地530万亩。总人口73万,农业人口58万。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完成2亿元,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现9657元.增长12.5%:粮豆薯总产达到14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400元,增长15.8%。  相似文献   

4.
严雄飞 《企业导报》2014,(21):78-79
湖北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乡村居民点规模小而分散,且"空心化"趋势,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差,综合承载能力低下等问题。因此,应从新农村社区功能定位、规模、环境保护、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落文物古迹保护及历史传承等方面推进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湖北城乡空间格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新农村建设视为城镇建设有机组成部分,建成"具有城镇生活品质"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这一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从深化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并从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市场和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如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建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站在战略全局的制高点,解决推进日喀则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思想认识问题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把日喀则市建设成为现代化高原名城、实现前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破解“三农”工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统筹城乡经济的西安新农村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为主线,在统筹城乡经济的观点下,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阐述了依据西安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点认识和看法,提出了具有西安特色新农村的建设思路、建设措施以及"将决策权交给农民"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尝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阐述为西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做出有益铺垫.  相似文献   

8.
2004年实施城市化战略决定以来,河北省村镇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推进城市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部署,以培育重点镇和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主线,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服务功能,使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10.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形成机理不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转换为条件的、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的聚集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自然产物,而且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以建立城乡均衡决策机制为条件的、以规划政策制度为手段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作用的自觉结果。  相似文献   

11.
北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孝东 《数据》2009,(7):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具体实践。2006年以来,北京按照中央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业发生功能性变化,农民发生观念性变化,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贵在“建设”,政府的投入起着先导和主导作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作用,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引入股份制、合作制、招投标制等市场运作办法,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从而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此问题,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亓庠东 《活力》2010,(8):229-229
一、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概括的说,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过程中,必须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的转变。其具体内涵和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也结合我区实际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政府主导、发挥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面有效推进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区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涵盖了政治、经济、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由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涵盖了以上诸多领域的内容,因此,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鲍建安 《新远见》2010,(2):29-36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1、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09年6月15日,中国社科院向社会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表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已扩至4至6倍。城乡居民巨大的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居民消费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购买力低,也造成内需不旺。2、农业生产力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首先,以家庭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农村、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战略部署。发展乡镇企业,促进新农村、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乡镇企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三大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大课题。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国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央及时提出了城镇化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又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长期城乡分割体制形成的惯性思维模式,使我们习惯于孤立地看待农村和城镇问题,结果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相对立,形成两个极端。一是城镇化万能论,试图用城镇化解决所有的“三农问题”;另一个极端是用新农村建设否定城镇化。本文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姜福 《活力》2011,(1):14-1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北安市按照中央、省关于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探索实践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民转向城镇和新社区:城镇和农垦森工带动“双转双带”模式,找到一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路径,加速打造全省城乡一体化先导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