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记者采访中,闫女士的情况比较特别。记者的眼光落在了她那贴满各种票据的小本上.那上面闰女士集中了所有的材料购买证据。“我这样做是为了装修出问题后能及时找到责任方。”朴实的话道出了消费者的觉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从前,黄健翔告前妻索要女儿抚养权的时候,我曾效力的一家报社的一位女记者发了一篇新闻,里面“采访”了黄健翔。次日,被黄健翔投诉,黄说:“就这个事情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记者的采访,你们记者怎幺可以这样胡编乱造?”  相似文献   

3.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即使中国的资本市场眼下仍然是宏观看来进步不小,微观看来问题不少,但对于中国资本市场长远的发展,我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向来以“股市的审慎的乐观者”自称的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相似文献   

4.
陈冰 《活力》2011,(9):62-62
一名记者的晶常工作,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采访”与“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前期工作,没有充分的采访是无法做出准确全面的报道的。而采访又离不开提问。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提问是采访成功的基础。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学会怎么样提问题。记者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是检验记者逻辑思维、判断事物、应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好尺度。  相似文献   

5.
张蕾 《活力》2011,(1):92-92
提问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以了解新闻事实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了解情况最直接、最简捷的方式.是采访的基础和中心环节。要想“谈”成功,首先是要善于发问,“问”出来,才能“记”下来,“问”不出来,“记”什么呢?所以,记者首先要学会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要做一个好的“提问者”。  相似文献   

6.
周清石 《活力》2012,(8):171-171
身为一名记者,采访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虽说一篇成功的采访稿件和采访对象密不可分,但是不得不允认,作为提问者,记者掌握着主动权。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有句名言:“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可见,采访不是简单的任意提问,而是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  相似文献   

7.
董艳春 《活力》2010,(23):66-66
隐性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一种重要采访途径,是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或采访意图采用的方法。对于很多被故意掩盖的新闻事实真相的采访。经常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目前各媒体常用的方法。有新闻同行说,现在采访调查的难度加大,记者越来越像“侦探”和“演员”,为了揭开新闻背后的新闻,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然而.这种能够还原新闻事实最原始生态的方法.却是调查性报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积极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记者采访中,闫女士的情况比较特别。记者的眼光落在了她那贴满各种票据的小本上,那上面闫女士集中了所有的材料购买证据“。我这样做是为了装修出问题后能及时找到责任方。”朴实的话道出了消费者的觉悟  相似文献   

9.
几次在北京遇到张贤亮,谈的都是商业以外的事情。及至要采访作为董事长的他时,他立即邀请记者务必去银川看看西部影视域。他的理由很充分:不真正接触企业,采访怎么会深入呢?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贤亮依然以宁夏文联主席的身份分在文艺组.他对组里的委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早就不该和你们在一组了,我应该在经济组。”来到银川,张贤亮先让记者作为一个普通游客独自去影视城走了一遭,显然,他对自己企业的管理和魅力很自信。带着游览后的新鲜感受,记者在影视城的茶楼上采访了这位“老板”.  相似文献   

10.
王爱军  陈俊菲 《活力》2012,(8):186-186
新闻采访不是“录音式”的有闻必录.它要求采访者要随时地从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捕捉和挖掘新闻.这就需要在采访过程中,设法深入进去.进行“深度采访”。记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联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进行“深度采访”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孟凡龙 《活力》2013,(15):104-104
对于新闻采访,曾有这样一句十分流行的话“采访无禁区,发稿有纪律”。形象生动地表明了作为记者在采访新闻过程中所享有的充分自由,同时,从另—方面表明作为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所遵循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2.
卢军 《活力》2011,(20):121-121
2011年11月8日这一天。作为记者的一员.我为有一个自己的节日而高兴。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当记者为什么?怎样做好记者”。看似两个简单的问题,却一直让我纠结。近30年的驻站记者生涯,却使我在贴近基层、服务群众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断转换身份和角色,时刻关注地方热点。让裤腿上永远沾着泥巴,这样才能写出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记者。  相似文献   

13.
王皓 《活力》2013,(4):114-114
“记者是杂家”,记得刚入行不久,报社的一位总编就曾这样对我说过。的确.社会上很多人这样认识记者,很多记者也这样自命。但随着时代的高速前进.这种说法早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平面媒体的记者来说,需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和技能,而生存在日益挑剔的读者群之中的企业报的记者来说,则更加需要超强的专业业务素质。笔者认为.作为当代企业报的记者必须改变观念.走出只能当杂家的传统框框,通过强化自身职业素质,认真钻研企业的各种知识,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成为企业的一名“专家”.这将是今后企业报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今天,已有很多家媒体记者要求采访张省长。由于论坛参台领导时间安排很紧张.不可能一一接受各位记者采访。因此,张省长从百忙中专门抽出这样一个时问,与记者们见面。见面会以记者提问为主.每个记者限提问一个.见面会时间限定为半小时。  相似文献   

15.
周世杰 《活力》2010,(14):107-107
中国作家、演讲家郑渊洁,一个人坚持25年一直在写一本月刊,成为世界纪录保持者.令人不可思议。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这源于我有隐形的翅膀。”我被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这隐形的翅膀,不就是想象力吗?小学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中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6.
《中外管理》2009,(10):1-2
喜逢我国60年大庆,像我这样近80岁的人,既内心欣喜,又感慨万千,想说的话太多了。前几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记者在采访之后对我说:“您的激情让我感动。”这也使我想到,为什么老人在最后的岁月总想说点写点什么?因为在立业、立功、立德之后的立言,乃人生之大享受。  相似文献   

17.
刘菲  范忠孝 《活力》2014,(16):54-54
作为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活动全过程第一阶段.是记者通过交流沟通获取受访者提供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并进行翻译加工保存的一个过程。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通常会贯穿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也影响着采访的成败。可以说,记者的业务素质包含两大基本功:过硬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采访技巧。人们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许多优秀的新闻节目无一不体现着采访的重要性。因为采访对象的千差万别,也因为采访事件的复杂多样,要想挖掘出好的新闻来。关键在记者的采访技巧。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认为下面几点比较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两封相“抵触”的来信鸡年的春节过后,记者接连收到两封内容“互相抵触”的信:一封是“请求”记者前往采访的,一封是“哀求”记者不要前去采访的。前一封信是河南濮阳县庆祖镇孙还城村孙世朝在1月29日晚上写的:我是一位农村青年,看到许多对农民不公平的现象,多次奔走呼号,也为群众挽回了不少损失,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人,最终被恶人报复。1月24日凌晨1时左右我被人连砍5刀……目前我在医院已住了5天,公安局的人也来了两趟,但一直没什么结果。家里本来也不宽裕,全是求亲告友凑的医疗费。马上要过春节,这个本应预示吉祥的鸡年春节,却给我带来了深…  相似文献   

19.
鹏飞 《上海企业》2013,(11):32-32
近日,媒体记者就公众关心的,“延迟退休”问题,采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郑秉文表示:“延迟(退休)是一个趋势,早晚的事,全世界都是这样做的,中国计划生育这么多年,人口老龄化更严峻,能例外吗?”(10月16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20.
邓羊格 《中外管理》2001,(11):15-15
在非常有争议但却卖得异常火爆的“现代城”样板间里,记者见到了提前几天预约的潘石屹。一向特立独行、崇尚简约和艺术的潘石屹,果然如我所料,黑色长裤、黑色衬衫、黑边眼镜,白晰的肤色中显示出一份文弱的气质,使我想到了WWW.panshiyi.com网站的黑白风格。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反问”,将一个问题踢给你,先引起你的思考,然后他才强调他的观点。这使我感到,在采访潘石屹的时候,你必须有能力、有把握和他站在同一个层次去共同探讨问题,并感到交流的平等与尖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