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晓丽  孙艳艳 《活力》2011,(6):221-221
电视新闻编排的目的是依据编辑方针和思路.选择、修改、编排稿件,使零散无序的稿件形成井然有序的整体。在众多编排思路中,笔者认为.在一期新闻节目中,将有内在联系的新闻集结起来化零为整形成板块,把整期节目化整为零.这种板块式编排。更能有效发挥新闻价值,利于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2.
刘锦 《企业导报》2013,(2):257-257
版面设计是一个建立在准确表达功能诉求与市场定位基础上,以有效传播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这种能与消费者建立沟通的具体视觉表现,通过对图、文、色等基础设计元素进行富有形式感及个性化的编排组合,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本文主要探讨报纸的版面设计。  相似文献   

3.
庄云鹤  袁帅  邓雷 《活力》2010,(10):213-213
当电视进入市场状态和竞争状态后,除节目创新和经营拓展外。编排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因为各家电视台目前电视剧播出量仍然占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对有些电视台来说.电视剧编排是否成功对频道整体收视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伟东 《活力》2012,(18):119-119
电视消息的编排是一个重要的加工、包装的程序,是一个体现编辑意图、发挥节目集群效应能动的创造性工作过程。编排播出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编辑是新闻节目编排环节的实施者。如果将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比作一桌盛宴.那么.  相似文献   

5.
刘汀心 《活力》2011,(10):111-111
电视新闻价值的实现.主要依靠电视新闻自身对观众的影响。而如何才能使电视新闻产生更好的效果,不但要看新闻的内容是否把思想和事实直接传达给观众,而且要看电视新闻的编排是否合理。可以说,只有综合考虑各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各条新闻所处的位置编排得当.才能使电视新闻发挥出显著的宣传价值,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视觉文化传播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关注。如今视觉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种文化之中,乃至于各种媒介都已经开始向视觉文化转向。作为大众传媒的先驱——报纸媒介更是在这场传媒变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经过研究发现报纸文化的视觉转向甚至很早以前就早已悄悄开始了。本文试图通过对《申报》、《南京日报》百年报纸的抽样调查,从微观层面解读中国报业在内容和文化上所表现出来的视觉转向历程。  相似文献   

7.
张莹 《活力》2012,(10):197-197
随着近年来新闻媒体竞争加剧,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手机报等的兴起,传统纸媒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报纸的版式设计由从属地位一跃而成为增加报纸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视觉文化在快餐式消费时代的地位愈加凸显,其经营理念也强调视觉化呈现。而新闻文本的高度同质化使得报纸必须在视觉优化上下工夫,才能在瞬间争夺眼球,赢得受众。近年来,国内媒体所进行的前后三次“版式革命”,无不是围绕着对版式设计的新认识而发起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报纸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8.
朱天娇  代瑞 《活力》2011,(3):203-203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媒体同业中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毫不逊色。广播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制作优秀的节目是竞争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编排这些节目.也是值得重视和关注的。好的节目编排.可以使频率的整套节目形成强大的整体效应.使内容丰富的节目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频率整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张艳 《现代企业》2005,(7):54-55
大众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作为我国主要的新闻传媒具有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享受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保护。但是,进入21世纪,大众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与化需求的总量与结构与大众媒体在提供能力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其次,现代科技在传播领域的不断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传媒格局和运行方式。再次,经济全球化、传媒市场的逐渐开放,带来媒介竞争的全球化以及国内媒介竞争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马军 《活力》2011,(5):224-224
电视新闻编排是一个再创作过程.新闻编排是门学问,电视新闻的编排工作作为电视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至今,仍有一些人认为编排电视新闻是“排稿子、串片子,不用动脑子”。其实,电视新闻的价值固然取决于内容。但绝不能忽视编排工作,对新闻编排要“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刘颖 《活力》2013,(9):56-56
频道编排是指根据观众的作息时间和收视心理,在合适的时段安排合适的节目.以求频道整体收视的最大化,同时巧妙配置广告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频道编排是频道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具有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门艺术。编排舞蹈如同写文章一样,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结尾,结构上要层次分明,有对比,有轻、有重的舞蹈才耐人寻味。编排舞蹈要有好的舞蹈题材,好的音乐,编排有序的舞蹈构思及舞蹈的情境创造,最重要的更要有精炼的动作素材。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舞蹈是视觉形象,在舞蹈编排中,要注重与其他艺术相互联系。用别具匠心的结构、方法、画面,用具有鲜明色彩的舞蹈语言,创造一种意境,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人们的愿望和理想。  相似文献   

13.
何方 《活力》2011,(7):185-185
报纸自运用了图片.报纸版面就有了形象语言。随着报纸新闻图片的大量运用、图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报纸的形象化语言就越来越得到了充分发挥.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可以认为。新闻图片作为报纸的形象化手段.发挥着无声的形象化语言作用。这种形象化语言如何在版面上体现出来.这就需要编辑在对新闻图片的处理上进行谋篇布局、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在版面上造成错落有致、起伏变化、庄重大气的视觉美感和冲击力:这既是报纸对运用形象化语言的特殊要求,同时也达到了受众在赏心悦目中来接受信息传播与沟通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营销中.越来越多的策划人员利用音乐艺术的特性.增强企业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随着竞争的加剧,音乐作为突破视觉接触、强化品牌记忆的媒介,越来越得到营销人员的重视。一、音乐营销的魅力音乐是传达感情的载体,好听的音乐可以很轻松的流行,借助音乐进行营销可以使枯燥的信息轻松的传播;而借助经典的音乐更会使得品牌深入人心,经久难忘,历久弥新。研究表明,轻松、慢节奏的。  相似文献   

15.
韩业宏  于靖 《活力》2005,(7):221-221
当代新闻传播进入图像传播时代,“带你走进新闻现场”的新闻呈现方式已经成为不仅是具有影像优势的电视传媒全力追求的境界,而且报纸等平面媒体也纷纷提出“读图”理念,扩大视觉新闻版面、提高图片编辑水平,营造可以使人“一见钟情”的魅力,在争夺受众有限的“初始注意力”的竞争中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于是,在讲究视觉冲击力的阅读需求下,新闻组照脱颖而出,以其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回放“新闻进程”,具有强烈现场感的特色,受到报纸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王莹 《活力》2013,(22):91-91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受众的青睐,达到传播致效,作为传播者的媒体就必须在了解受众的同时优化传播环境,讲求传播技巧。而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广播和电视媒介)中,语言无疑是播音员与主持人达到传播效果的有力手段,所以作为联系媒介与受众的它们就要充分结合各自的传播环境,运用各自具有特点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拉近观众与传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更有利于受众接受传媒发布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活力》2010,(9):67-67
电视不同于传统媒体。是动态的画面和有声的语言及背景音响的衬托结合在一起,同时呈现在受众面前,电视可以做到实时传输,在事件发生的同时,直接把画面、语言传输给受众、经技术加工,还可配以背景音响,以增强宣传效果。因此.对于电视新闻及其他节目的编排人员较之于传统媒体编辑人员,有着更高的素质要求与技巧要求,其编排也更复杂、繁难。  相似文献   

18.
李亚茹 《活力》2013,(3):55-55
当前。电视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胜出。电视新闻媒体除了追求每条新闻制作精良,更是越来越重视新闻节目的整体编排。这是因为新闻节目是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如果只是各条新闻的任意堆砌,则如散沙一盘.难以吸引观众的持续关注,而且可能导致新闻间的互相干扰。  相似文献   

19.
闻勇男  闻欢 《活力》2011,(16):92-9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拓宽和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新闻纸进入了全彩时代。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实力的报纸多推出了全彩版.其他一些报纸也纷纷增加彩版的数量.彩报的普及是数字时代的要求和结果.落后了,无疑会影响一份报纸的竞争力。与黑白版报纸相比。彩版报纸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对新闻内容的传播更具表现力。更受读者的欢迎。全彩印刷及彩版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20.
徐力军 《活力》2011,(3):204-204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传统新闻理念中,编排是后期工序,是对前期新闻采访被动态的有序化。当今的新闻编排已被赋予主动形态,位置也往往处在前期采访之前。也就是说早在新闻策划阶段就已经有了新闻编排的身影。特别是预发性新闻事件,新闻视角是编排的基石,找到切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